彭群英
摘 要: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初中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進行自主有效的選擇,對于英語的單詞和語法知識能夠通過自身能力來掌握,同時在遇到英語應用情景時能夠靈活運用。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將自己在英語方面的所學知識進行提升,使其能夠獲得并保持自主英語學習的無窮動力。這就是為什么要大力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原因。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學習能力;學生培養(yǎng)
前言:
沒有哪個初中學生從一開始就能夠熟練掌握自主學習方法的,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中逐步萌發(fā),最后成形并發(fā)揮作用的。所以,自主學習看似是學生自己的任務,但實際上是離不開教師的幫助的。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還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1.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簡介
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相對于傳統(tǒng)的、被動型的接受學習來說,自主學習徹底將學生視為完全的學習主體,要求學生能夠自己當家作主,不為外界所影響和控制。同時,學生自己要通過閱讀理解、聽、探究、觀察、感知以及實際操作等方式來讓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夠得到持續(xù)性提升(在知識技能、行為方法以及價值觀方面)。
對于自主學習來說,其要求施教者能夠有效在當代的學習型社會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學習。尤其是對于在校進行學習的學生們來說,作為最主要的學習場所和渠道,學校及其中的教師是最為關鍵的施教者。而自主學習正是要求施教者能夠以學校教育作為主要陣地,并將科學適當?shù)募彝ソ逃蜕鐣逃鳛檩o助手段來進行。這是為了讓兒童以及青少年們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做人、健體、審美、生活、勞動、交往、生存和求知。而這些方面的知識則與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相匹配。自主學習正是通過這些方面的獨特學習來讓學生自身能夠擁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能夠與之相符的基本素質。
2.初中英語的學科特點
①記憶性:初中英語是一種更新層次的基礎性,這種基礎性被包含在記憶性之中,如果學生在進行初中英語的學習時沒有做到對相應的單詞和語法的良好記憶,那么這一惡性影響將極其深遠。
②變化性:相較小學來看,初中英語所涉及的內(nèi)容更多,語法和單詞的變化程度也愈發(fā)加深,配合第一項特性證明了初中英語所要記憶的內(nèi)容是很多的。
③運用性:初中英語所涉及到的運用場景更多,這些運用場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單項選擇以及聽力之中,而且部分地區(qū)的初中英語考試還有口試,這對于學生的英語運用要求就更高了。
④人文性:這種人文性更多體現(xiàn)在英語單元課文和閱讀理解之中。很多閱讀理解會用英美等國家較為流行的話題、電影介紹或者是笑話等作為閱讀理解的考查題目,以體現(xiàn)英語的文化內(nèi)涵。
3.學生在初中英語方面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及分數(shù)之間的“斗爭”,讓很多初中英語老師只顧讓學生在做題和考試上有所發(fā)展,卻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視而不見。同樣地,他們也只是認為學生只要能夠機械地記住和背誦英語單詞和句式就可以了,而學生們也在這種環(huán)境下默認自己對于英語的學習只能是會背和會做題會考試,從來沒有想過運用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來進行對知識的獲取。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恰恰是對學生總體發(fā)展有所推動和引領,所以,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師們必須對此有所改變。而要想改變,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方式方法。
3.1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巧妙激發(fā)學生好奇和興趣心
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心,教師應該做到三個準則,即“四帶進”、“三形式”和“兩適當”。這三個準則具體分析是指:
“四帶進”指將微笑、鼓勵、趣味以及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同時帶入課堂。
“三形式”指把交互、開放和發(fā)散式,同時運用在課堂教學之中,以保證課堂的教學形式能夠新穎多樣。
“兩適當”指對學生要進行適當?shù)墓膭钜约斑m當?shù)囊龑?,這兩個“適當”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將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表達方式都向著正面的方向引導。
3.2有效設置問題,鼓勵學生思考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要涉及到很多思考的問題,這也是自主學習中一個最為關鍵的部分。而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要設計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行為。這是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最關鍵的一步。為此,教師要盡可能在英語課堂上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來設計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且最為關鍵的地方在于,教師必須將問題作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的某一段時間之內(nèi)的進行思考的唯一中心。其通過對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的觀察和指導——尤其是在學生出現(xiàn)思考的停滯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之所在,并有效地為其打破思考方面的障礙。
3.3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學習方法
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我要求學生準備四個本:課堂筆記本、詞組本、錯題本、作文本。它們?nèi)坑蓪W生歸納總結,教師適當?shù)匾龑А?/p>
1.課堂筆記本。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可以深化學習內(nèi)容,理請思路,增進記憶。我曾讓學生把筆記中間畫一條豎線,一分兩半,左邊記課堂上講解的要點、詞語用法、語法項目等,右邊可以記預習時查得的例句用法之類,引導學生在右半部分記下自己的心得或是課后需要提出的疑問。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賬性思維的能力,同時指導學生在記筆記時采用一套自己慣用的符號規(guī)劃筆記內(nèi)容,使筆記更加條理清楚,一目了然,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2.詞組本。平常到了期中、期末考試時,教師總是一絲不茍地歸納出所有相關詞組并打印出來讓學生去背。其實我們可以讓學生各自去歸納列出重要的詞組,選擇幾個有代表性學生的作品與全班學生共享,然后看看老師的作品,讓他們作對照比較,再集體對那些學生的作品作評價,大部分的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歸納能力會有所提高。
3.錯題本。學生在每次練習和考試過后,都會有些做錯的題目,這些題目恰恰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點沒有掌握的體現(xiàn)。所以,通過積累錯題,大部分學生可以找出自我學習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重視。錯題本也分為兩部分,前2/3抄題,后1/3寫出錯題原因。這樣,在不斷的積累當中,學生能力不知不覺就會有所提高。
4.作文本。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學生長期地練習,我要求學生把每一篇作文連同要求寫在作文本的左邊一頁,右邊的一頁寫出老師的范文或同學們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在老師沒有篇篇批改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采用自批或互批的方式完成對作文的評價。
結語: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興奮情緒怎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能喚醒沉睡的人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深厚的英語功底,把學生帶進一個充滿美感的英語教室。課堂上,教師要用自己自然的教態(tài)、敏銳的目光、豐富的表情、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及純正地道的英語口語來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模范。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他們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技能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他們以后的繼續(xù)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爽.試析初中英語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78(8):67-68.
[2]賴淑芬.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4(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