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相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對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也在隨著時代的需求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成了現階段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首要要求。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際,講解了幾種常用并且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方法,希望通過本文的閱讀,能夠為初中數學教育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啟發(fā),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整體進步略盡綿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方法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注重解題結果而言,經過新課改之后,對于數學教學的要求轉變成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對于數學教學來講,其核心素養(yǎng)無疑是數學思維。初中階段正是整個人生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在該階段的學生很多學習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如同一塊璞玉,正待精雕細琢。因此,該階段也是幫助其養(yǎng)成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甚至是對于其他領域的問題處理上體現優(yōu)勢,更容易獲得成功。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一般來講教師會選擇輔以各種由淺入深的習題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對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的幫助,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常常就是解題和考試。而在新時代、新課改背景之下的今天,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略顯呆板,難以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起到幫助,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思考,尋求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借助道具、互動和新媒體技術等一切能夠借助的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實現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目標。
例如九年級下冊中圓的內容,是平面幾何當中的重點知識,這是因為圓本身在平面圖形中具有不小的特殊性,也是中考的考核重難點,在過去往往通過題海戰(zhàn)術和規(guī)定的公式以及解題套路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在今天,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各種教具和新媒體技術,特別是學習點與圓的關系以及線與圓的關系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更加直觀的展示,幫助學生了解抽象的幾何關系。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給出了一定的解決手段和方法,其中傳統(tǒng)課堂中問題最為尖銳突出的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立關系,教師作為課堂的管理者,常常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堂紀律作為重點進行把握,以此保證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節(jié)奏不被打亂,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過于被動,常常只能被迫地跟著教師的想法一步一步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知識的灌輸,而不是知識的探索,這不僅會極大地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進行以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為主的數學教學工作過程中,需要教師適當地轉變身份和角色,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一些游戲和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更好地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索。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進行函數及其圖像的學習時,牽扯到了從公式到圖形之間的轉化,作為代數和幾何之間的橋梁,這章內容對數學的學習和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常常以死記硬背為主,極大地增加了學習的難度,而由于這章節(jié)的知識本身過于抽象,又附加了大量的計算甚至繪圖的習題,讓學生常常心生抵觸,非常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適當的編一些順口溜,就能極大地幫助學生增加學習熱情,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主動地對其進行探索,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這讓剛剛學習到函數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同學一下子就掌握了其內容核心,也增加了學習的樂趣。
三、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通過對以往的數學教學效果進行調查,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學生能夠熟練地解決書本上的例題,而這些例題稍微變換一下,很多人就表現出措手不及、莫衷一是了。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中,常常追求的都是學生解題的熟練度和準確率,利用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反復鞏固和記憶,很多學生在題海中甚至能夠對自己做過的習題倒背如流、如數家珍。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存在知識使用不靈活,難以融會貫通的情況,簡而言之,就是學生沒有掌握數學思維,這是十分不利于學生整體的解題的,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堅決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順應潮流和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對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進行不斷地重塑、充電和提升,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要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以符合社會和時代的需要。
例如在進行勾股定理的學習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常常是將公式給到學生的手中,然后就開始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實際上,勾股定理是華夏文明中非常璀璨的一顆明星,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先進性,勾股定理作為目前所有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一種定理(約有500多種),是非常符合數學思維中嚴謹、創(chuàng)新的理念的,教師通過勾股定理推導方法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思維和知識。
四、結束語
總之,數學思維在數學教育中非常重要,能夠幫助更快地接受新知識,更好地處理問題,發(fā)現問題的本質,非常符合當下和將來社會對人才的核心素養(yǎng)的需求,在初中這個教育的黃金時期,及時地將數學思維成體系的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會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柳祺煒.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析[J].才智,2018(2):33-34.
[2]薛安瑩.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45-46.
[3]劉磊磊.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7(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