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紹仁
摘 要:中國漢字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了解漢字發(fā)展進程,學習好漢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首要任務(wù)。對此,作為新時代背景下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讓小學生具備良好的識字能力,打造語文識字教學有效課堂尤為重要。本文就自身教學實踐,通過多種教學途徑談?wù)勑W語文識字教學,以期真正提升小學生識字能力,為語文及其他學科學習良好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多元教學理念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制約著學生的閱讀及寫作學習。就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來看,其教學成效并不樂觀,不僅沒有最大化調(diào)動學生識字興趣,還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鑒于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善于借助多元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shè)多種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策略,讓小學生識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就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的具體闡述,希望能為其他一線教師教學起到可參考價值。
一、游戲識字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將游戲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不僅能激發(fā)小學生課堂參與興趣,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小學生主動積極投身于識字學習活動中,繼而讓小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起到良好課堂教學效果。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善于立足識字教學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解決以往識字教學枯燥、乏味感,讓小學生真正融入學習,讓學習行為真正發(fā)生。
二、編謎語識字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更是打好語言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時期。但由于大部分漢字筆畫較多,且結(jié)構(gòu)復(fù)雜,就使得小學生語文識字學習存在諸多困難。經(jīng)多年教學經(jīng)驗得知,創(chuàng)編謎語就是引領(lǐng)學生更好學習漢字的有效途徑。即立足文本并結(jié)合小學生學習特征創(chuàng)編謎語,既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啟迪學生思維,讓小學生更好投身于課堂識字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良好教學效果。
如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為讓學生認識更多漢字,我便引領(lǐng)學生通過編謎語的方式來認識字、熟記字。以“眾”為例,我會讓學生觀察這個字的特征,學生說是由三個“人”組成在一起的,這時我便先為學生打樣,“一個人,兩個人,一個在前兩個跟?!睂W生看到教師的謎語再對照“眾”這個字,覺得十分神奇又有趣。隨后,我便又為學生出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測,如“國字玉出門,人才進了門。”通過學生間的一番思考與我的點撥,學生很快得知這是“團”字。如此一來,學生借助此種識字方法認識了更多字,也記住了更多字,讓小學生識字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三、歸類識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教育教學改革,“教師講——學生模仿”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育需求。對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深刻認識到:過去死記硬背識字方法應(yīng)積極摒棄,因為其不僅阻礙著小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使得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受到了限制。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真正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讓小學生識字能力有所提升,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積極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通過借助教給學生識字學習方法,讓小學生識字學習更有效,讓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更高效。
如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為讓學生學會如何識字、記住字,我便教給了學生一種簡單的識字方法,即通過一個字認識更多字。以“青”為例,我會先引領(lǐng)學生學習這個字,如字義、可以組成的詞組等。然后為學生出示“清、請、情、晴、睛”等近似字,讓學生觀察其共同特征。這樣一來,學生便記住了更多關(guān)于“青”的字,讓小學生識字能力取得進一步提升。由此,通過歸類識字,不僅集中了學生觀察力,還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力,繼而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學習更上一層樓。
四、字理識字
字理識字也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簡單說,字理識字就是運用漢字的傳統(tǒng)書寫展開教學。如在以往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漢字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演變,從其字體結(jié)構(gòu)上還是能了解到一些古代的文化及生活常識。所以通過字理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對字義的理解,繼而更深層次的認識漢字,理解漢字,加深記憶。
如“幅”這個字就可以借助字理識字教學法加深學生的認識與記憶。簡單說,我會先引領(lǐng)學生思考“幅”這個字用什么作為偏旁,學生輕松說出“巾”。緊接著我再問“為什么要用‘巾’作為這個字的偏旁呢?”由于學生學習及認知水平有限,大多學生都十分迷惑。這時,我再為學生講述其中的道理“在古代時期,由于科學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人們還無法在紙上畫畫,只能用布來作畫,所以‘巾’就當成了這個字的偏旁?!贝龑W生對“幅”字有一定認識后,我再讓學生思考“副”這個字為什么用利刀作為偏旁,學生肯定知道這其中有哪些道理存在,就開始議論起來。這時,我再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這個字從以前到今天的變化圖,學生便恍然大悟,古人用刀將一個東西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就被稱為“一副”。由此,通過這樣的方式展開教學,既加深了學生印象,還讓學生了解到了更多深層次含義的知識,具有雙重教學作用。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基礎(chǔ)內(nèi)容,但同時也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重難點。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本文主要介紹了以上四種識字教學方法,希望真正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讓小學生輕松、愉悅識字,提升識字能力,為今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chǔ)。因此,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在日后教學實踐中多加探索與實踐,旨在構(gòu)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識字教學模式,促使小學生更好學習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金香.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29-30.
[2]房狄.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102-103.
[3]郁明景.趣味當先,高效識字——淺談低年級段語文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9(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