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禮清
摘 要:政治教學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社會視野,還能強化學生的思維聯(lián)想,促使學生在政治問題的分析中,獲得正確的價值理解,基于政治這個橋梁,獲得思維的充分發(fā)散,具備政治意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認知理解,而初中生的社會閱歷少,他們面對政治的問題還存在較多的疑惑,因此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互動學習展開討論,在合作的組織下,可喚醒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 政治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095-02
小組合作學習可促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形成較為獨立的思維意志,期間教師循序的轉(zhuǎn)移課堂的角色定位,學生走上主動求知的舞臺,基于政治的問題獲得更多的聯(lián)想,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加開闊,在合作中分享各自的政治見聞,對于一系列的政治問題,可形成多視角的分辨能力,學生從思維的桎梏中脫離出來,走進一個更加廣闊的合作天地,在合作中碰撞思維閃耀智慧的火花。
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推進的必要性
(1)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變革
合作中自然的將學生轉(zhuǎn)移到課堂的主體上來,改變了傳統(tǒng)政治教學中,教師口若懸河,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新時期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展示自我,他們也能夠及時的表述出對政治的不理解之處,在合作中互相提出不同的意見,而非形成統(tǒng)一的答案,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較為發(fā)散,避免了形成思維定勢,合作模式有助于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變革,雖然以往在教學中也會自然的導(dǎo)入合作模式,但顯然占據(jù)的時間很少,學生在合作中容易走神、濫竽充數(shù),合作的效果不強,新時期合作中既尊重學生的意愿,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的表達,又有一定的秩序性,讓學生對于政治問題產(chǎn)生討論的熱情。
(2)促進學生的集體進步
合作可幫助后進生快速的領(lǐng)會問題的內(nèi)涵,找到核心的問題所在,幫助優(yōu)生拓展自己的視野,獲得多重問題的理解,不同學生均可以在政治合作中,說出自己的見解,促進討論的豐富性,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的動力較強,大家均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討論氛圍下,學生們相對注意力較為集中,而合作從心理學上來看,在一個集體中學生更容易感到溫暖與自信,避免了學生遇到難題就退縮,他們更加勇敢的說出自己的一些不同想法,在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都不太敢表達,擔心自己“班門弄斧”被消化,或者太過出頭被其他同學恥笑,在合作中完全不同,學生們較為隨意,面對同齡人他們更敢于說出自己的疑惑,很多問題就可以當堂得到解決。
(3)整合資源拓展思維空間
初中生他們本身的閱歷較淺,見識也少,遇到一個政治的問題,就只能照本宣科,十分信服教材上的信息,但嚴重缺乏獨立的問題分析能力,合作時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腦的梳理自己的意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經(jīng)驗,結(jié)合自己一點一滴的生活累積,不同的社會視角結(jié)論等進行總結(jié),這時候?qū)W生們也能夠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可短時間的拓展學生的視野,且他們獲得的資源更加貼近實際的生活問題,有助于他們形成更加透徹的理解。
2.初中政治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1)教師應(yīng)當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合理分配引導(dǎo)
教師應(yīng)預(yù)先與學生溝通,并通過課堂的觀察,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與習慣,如某學生愛看新聞、某學生喜歡參與社會實踐互動、某學生放假后經(jīng)常和家長去到處旅行,了解這些問題后,才更方便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的契機。如:合作中討論某一政治問題,就可以提出問題:“最近有哪些類似的社會事件?”相信經(jīng)??葱侣劦倪@名學生就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再如提出問題:“某些地區(qū)對于該事件的普遍反響是什么?”那些愛旅游見多識廣的學生就能夠暢所欲言。教師緊扣政治的教材,在教學中,要按照學生的情況合理的劃分小組,如教學:“情趣與興趣”時,教師預(yù)先了解到,班級舉行文藝匯演,班中某些學生參與了舞蹈,某些學生參與了唱歌,某些學生參與了演講等,可結(jié)合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將他們劃分為小組,小組討論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共鳴,各個小組還可以進行各自的興趣介紹說明,他們會自然的產(chǎn)生一種;“我的興趣很不錯,你要不要嘗試”的心理想法,盡力的表現(xiàn)自己,教師如果事先不了解這些,將不同興趣的人劃分在一起,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興趣的碰撞,也可能自說自話造成矛盾等,這些還應(yīng)結(jié)合具體學生的性格等來分析。
(2)充分合作展開實踐活動
初中時期學生的課余時間還是很多的,他們此時的學習壓力不像高中時期那么大,可適當?shù)恼归_社會調(diào)查,鼓勵學生合作完成社會政治實踐,在實踐中深入的了解政治問題。如教學“我愛我家”時,可以家庭生活為主題,讓學生自己擬題進行社會問答與調(diào)查活動,學生可主動的提出一個議題,詢問班級中有沒有人愿意參與到此議題當中去,這時班級中一些較為積極的、政治思考較為活躍的學生就開始了第一輪的擬題,其中一名學生設(shè)計活動為:“到街上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生日是幾號?遇到父母輩的路人問問他們知道孩子的生日嗎?生日都是怎么過的?問問子女知不知道家長的生日?”這樣的話題很快的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有十幾名學生都表示要參與其中,這時候就可以有擬題人選擇幾名結(jié)組,而后內(nèi)部自己分工,最后進行實踐總結(jié)匯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合作效果。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合作分析
教師可創(chuàng)設(shè)出情境模式,讓學生展開虛擬的情境合作分析,如教學“兩代人的對話”時,教師模仿電視節(jié)目《我家那閨女》的模式,讓學生先分成同桌一組,同桌兩個人一個人扮演父母,一個人扮演子女,回想自己父母經(jīng)常說的一些話,結(jié)合初中時期的問題進行兩者的對話,要突出矛盾,學生們都想到了很多真實的場景,對話中十分幽默又引人深思,在一輪討論后,教師改變“套路”,讓學生全班劃分為兩組,一組代表上輩人,一組代表自己,兩者進行一些主題的積極辯論:放學后去同學家做作業(yè),父母催促孩子必須在8點之前回家,但是初中生覺得這樣太倉促了,作業(yè)也寫不好,兩者就這樣的矛盾進行了一番討論,整個課堂的氣氛十分活躍,歡聲笑語不時傳出,學生們在合作中充分的發(fā)揮了自己的語言潛能,對于政治上的一些常見問題也展開了深思與換位思考。
(4)正確提問展開合作總結(jié)
合作中應(yīng)提出一些較為明確的問題,讓學生結(jié)合層次遞進的問題獲得合作的默契,在合作中有一定的目標,故而達到高效合作的目的。如教學“網(wǎng)絡(luò)上的人際交往”時,教師先提出一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感興趣的問題:“你都利用網(wǎng)絡(luò)做過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沒有網(wǎng)絡(luò)你覺得你的生活會有哪些不同?”進而教師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網(wǎng)絡(luò)世界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假的?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繼而再結(jié)合初中生的習慣提問:“你覺得作為初中生,應(yīng)在上網(wǎng)時注意哪些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中始終有目的與方向,具備協(xié)作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政治的教學,完全可按照合作的形式,推進各個問題的探究,實現(xiàn)合作中的互動與思考,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交往能力、問題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樹立獨立的政治意識,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曉明.初中信息技術(shù)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李海鳳.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踐探索與反思[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郭曉婷.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4]周京書.政治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10):70-71
[5]王健.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