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玲
摘 要: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80年代以來在西方國家日益得到重視,然而國內針對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融入的研究還相對滯后。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文章提出,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歸根結底,取決于改變教師傳統(tǒng)角色、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文化、調整課程設置及評價方式和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四個模塊的改變和革新。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大學英語教學、教師角色、現(xiàn)代教育技術
一.關于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最早開始于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Deway)提出的“反思性思維,英文中相應的翻譯是CriticalThinking,是指那種能抓住要領,善于質疑解析,并給予嚴格判斷,且富于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特征的高級智力活動。它由“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品質”兩個部分組成。
目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已在高等教育界被普遍確定為一項重要目標。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精神氣質,不僅有利于他們作為高端人才進入社會后應付復雜多變的世界,而且對于提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整體人文精神風貌,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匱缺
大學英語教學屬于語言類課程教學,如何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氣氛是上好這門課的關鍵所在。然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尚存在一些問題,集中反映在:
(一)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
和以前相比,雖然多媒體和課件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主體模式仍然是教師忙于講、學生忙于做筆記的傳統(tǒng)單一模式。很多英語教師上課時仍舊缺乏師生活動、生生互動,致使、課堂氣氛沉悶。由此,很多學生因為自信心不足不敢主動回答問題。
(二)學生整體缺乏問題意識和辯論意識
大學英語課堂中,多數(shù)學生往往對于自己不明白的內容保持沉默、得過且過,不善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他們總以為老師的答案就是正確的,對老師的知識講授毫不批判地全盤吸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缺乏質疑的辯證思維能力。
三.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使其產生問題意識,使其辯證地思考問題,從而調動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們各抒己見,從老師和同學那里學到更多看待問題的方法和角度,進而以更開放的頭腦去分析、判斷、辨別事物的表象和本質,從而建立起課堂主人的自信心和能力。再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融入,客觀上能夠與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相得益彰。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倡導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此外,批判性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還有利于大學生適應現(xiàn)代信息社會,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批判性思維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入的策略途徑
(一)改變教師傳統(tǒng)角色
當務之急,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必須從語言點的講授為主轉移到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交際能力為中心上來。大學英語教師相應地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橛⒄Z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督導者和鼓勵者。新形勢下,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應體現(xiàn)在“講”上,更應該體現(xiàn)在“導”上。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革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要保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課堂匯報、課堂辯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來,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良好氛圍。
(二)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文化
新型課堂教學文化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大膽質疑,去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鼓勵學生的多元思想和散發(fā)性思維。教師要使自己的課堂生動化、趣味化、知識化和互動化,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靈活性和多樣性,使自己的課堂氣氛“活”起來,“動”起來。教師要多設計啟發(fā)性的問題,多提供積極的回饋,在形式多變的互動活動中減少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從而構建一個有序、寬松、有趣的新型課堂氛圍和文化。
(三)調整課程設置和評價方式
在原有的聽說和讀寫課程中,現(xiàn)有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可多聚焦校園生活和一些熱點社會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以使其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另一方面,可以增設諸如西方國家歷史、英美概況類的選修課程[5],加深學生思維的深度和知識的廣度,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強化他們的思辨能力。此外,目前大學英語考試的內容也還依然側重對詞匯和語法的檢測而忽視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們同時還需要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體系,逐步探索出一個多渠道、多層次反映學生認知能力的網(wǎng)絡。
(四)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給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借助于網(wǎng)絡,計算機可以提供給學生大量和現(xiàn)實世界息息相關的真實材料,從而有利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電子郵件、網(wǎng)上論壇等工具都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互動機會,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從而提高了他們學習語言的自主性和思辨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融入可以極大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符合以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英語教師必須以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為依托,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師角色,綜合設計多樣化課堂活動打造新型課堂文化。同時,還要對現(xiàn)有課程評價體系作出調整。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效肩負起培養(yǎng)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任,才能為培養(yǎng)國家創(chuàng)新型人才作出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Deway,J.HowWeThink:AResearchoftheRelationofReflectiveThinkingtotheEducativeProcess[M].Boston.D.C.Heath&Company.1933
[2]崔晗,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缺失及培養(yǎng)[C],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
[3]劉靜,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實證研究--以重慶市某高校為例[D],重慶大學,2013:2-4
[4]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