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任務型語言教學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界廣為推崇。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建議,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yǎng)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教學中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本文通過對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概念、特點以及課例的闡述,簡單闡述了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中專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任務型語言教學法、中專英語教學、實踐應用
1.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概念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讓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利用真實場景或設置虛擬場景,引導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生活、學習、工作等有意義的交際活動。將課堂教學的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從而培養(yǎng)其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教學法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通過聽、說、讀、寫等活動,用所學語言去做事,并在做事的過程中發(fā)展運用英語語言。簡單地說就是:為用而學,學了就用。它立足于學生本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2.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特點
2.1讓學生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任務型語言教學中,各項任務的完成離不開真實的交流,交流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交際能力,任務型練習可以給學生提供真正交流的機會,使學生真正地運用所學語言。
2.2將具有真實性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huán)境。真實的場景能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真正地體驗語言,理解語言并大膽地運用語言,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而任務型語言教學是將具有真實性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
2.3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可以把課堂的整個教學目標設計成符合本目標的若干個任務,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各項任務,進而按步驟完成各項學習目標。學生在具體目標下完成任務的過程既是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又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和掌握,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體現著學習效果。
2.4師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是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具有學習的自主性,并經常進行兩人或小組活動。教師扮演助學者,任務的組織者和完成任務的監(jiān)督者,有時也加入到活動中,擔當學生的伙伴,與學生共同完成交際任務。
3.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活動設計
3.1任務的設計要有興趣性、真實性和實用性。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
3.2任務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布置的任務越容易,參加任務的學生就越多,學生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習興趣就越濃厚。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設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任務。
4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中專英語教學上的實踐應用
筆者以講授英語教材基礎模塊中第八單元 “We’d like to check in.”這一堂課為例,簡單闡述一下教師在本堂課中對新的教學模式—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探索。
4.1分層次設定教學目標,讓各個水平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以禮貌的方式接待客人;學會核對客人的資料,包括客人的姓名、電話、預訂房間的類型、逗留時間等等;了解酒店入住登記卡片上面的內容,并協(xié)助客人填寫卡片。
4.2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導入新課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一家五星級酒店公開招聘幾位前臺接待。所有實習員工都必須接受崗前的英語培訓,只有培訓合格的員工才有機會成為酒店的正式員工。學生對崗前培訓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導入部分從最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4.3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做好完成順利任務的準備
為了順利地完成本堂課的任務,讓學生提前做好語言知識的儲備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給學生下發(fā)了“導學任務書”,上面包含了“接待客人入住”的工作程序以及相關的語言知識。如:接待客人的日常用語、核對客人資料的常用句式、還包括一張真實的酒店入住登記卡片。在讓學生練習“導學任務書”上面的內容時,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在旁邊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學習潛能。在各小組完成練習之后,教師播放一段“接待客人入住”的視頻材料。學生在觀看完這段視頻之后完成對應的聯系。通過這項練習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接待客人入住”的工作程序;二是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情況,以便調整和設計接下來的任務。
4.4 設置情境,布置任務
當學生已經較好地掌握了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設計情境,布置任務。當然,要強調的是,任務的設計要有梯度,要根據學生的水平,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學生可以根據小組成員的語言水平來選擇任務。本堂課,教師布置了幾個不同難度的任務供學生選擇。任務A: 來自英國的比爾布萊克先生在該酒店提前預定了一個單人間,請認真核對客人資料并安排客人入住。任務B:來自加拿大的安妮懷特小姐在該酒店預定了兩個雙人間,但酒店工作人員在錄入信息時,不慎將客人信息輸入錯誤。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在核對客人信息時,發(fā)現了這個失誤,請向客人做出合理的解釋,并給客人辦理入住。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進行合理的溝通、咨詢、解釋,從而完成任務。
4.5 綜合點評,及時反饋
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展示完成任務的過程。各組成員可以相互點評,要側重點評前臺工作人員和客人交流時語言的流利性以及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較好的職業(yè)禮儀。小組點評完畢,教師下發(fā)課堂自我測評表,讓每個學生勾選自己在本堂課所掌握的內容,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等等。通過上述兩種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在課堂上是有所收獲的,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確定今后的學習目標。
本堂課之所以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法,源于其最大的優(yōu)點在與如果教師所設計的任務合理,有操作性,這會從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再者,教師和學生在完成任務前要做好準備,這包括語言知識的儲備、學生以往的經歷、完成任務前的預熱、明確任務的主題等等。只有在上述準備比較充分的情況下,任務才可能得以順利完成。
5.任務型語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5.1任務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只有根據目標有目的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務,才能達到交際效果。
5.2教師應設計出各種使學生能說英語的任務,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和沖動。教師在課堂實踐中。
5.3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難易適中。任務太容易或太難都會使學生喪失學習動力。
6.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它能夠通過布置具體的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任務的完成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更能進一步擴展日常生活用語和職場常用英語的深度和廣度,以滿足未來職業(yè)需求。由此可見,在中專英語課堂上,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會從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程曉堂 《任務型語言教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方文禮 “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