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 要:本文從傳統(tǒng)田徑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慕課”在田徑教學中運用的可能。將慕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田徑課程教學模式融于一體,取長補短,為田徑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
關鍵詞:慕課;田徑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053-02
田徑是體育運動中最古老的項目,被喻為“運動之母”。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古老呆板的舊式教學,早已不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有些學校甚至取消田徑課程。就田徑課教學而言,慕課的出現給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慕課作為大數據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使全世界人們共享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成為了可能。慕課的出現給田徑教學帶來了怎樣的沖擊?如何在田徑教學中應用好開放式的網絡課程?值得我們關注。
1傳統(tǒng)田徑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田徑教學中普遍采用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傳遞—接受模式。它的本質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的教學程序多以三段式教學程序為主。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易造成教學過分追求運動競技成分,追求運動技能的精確度、速度、力量、遠度、高度,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
田徑教學的按部就班講授、練習、再講授練習,缺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不愛問、不愛想“為什么”的習慣,容易養(yǎng)成老師認為“我這樣就是最好的”。此外,傳統(tǒng)田徑教學模式還存在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內容單一化、重視運動技術的規(guī)格忽略運動的質量,從而導致學生田徑課枯燥乏味,運動達不到相應的強度,鍛煉效果不佳。另外,教師觀念落后,部分教師在某項特長項目上一干好幾年,不自覺養(yǎng)成了怠慢心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方法與形式幾年不變。對于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都逐漸淡化,難以滿足現代學生的心理渴求和運動追求。
2慕課
2.1“慕課”的內涵
“慕課”(MOOC)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近年來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它發(fā)端于過去的那種發(fā)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tǒng)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tǒng)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課程開發(fā)模式。
2.2“慕課”的優(yōu)勢
開放互助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安排,甚至學習水平自主選擇課程。學生根據需求選擇學習內容、要求進行在線討論、隨堂測試、作業(yè)反饋、自我管理等學習進程,實現全方位的自主學習形式,它有著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和課程結構,包含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能更立體地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知識。
3“慕課”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
3.1基于“慕課”的田徑教學模式設計
慕課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知識傳遞的新途徑,同時也為我國體育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因勢利導,將慕課與田徑教學有效結合,不斷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調動學生主觀能動的發(fā)揮,為田徑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重要的作用,同時,為營造良好的田徑氛圍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體育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而形成的規(guī)范化教學程序,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過程結構、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按照體育教學模式的定義,將慕課下的田徑教學模式進行初步設計。
在網絡化、信息化發(fā)展的今天,慕課應運而生。根據當前我國學生體質發(fā)展情況和田徑運動發(fā)展現狀,以增強學生體質、注重田徑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為重要目標。在角色定位上,慕課下的田徑教學本質是以人為主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線下輔助。慕課下的田徑學習,在網絡背景下,更注重多項信息交流,多學科、多先輩同行之間的取長補短,學員在多元文化中有利于打開視野、知識遷移。在教學方法上,慕課教學結構多元,每周有研討話題的慕課會,其中還有較頻繁的小測試。田徑教學的慕課,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授課者和學者共同通過主題或話題結合起來,進行多項信息交流。最后,在評價方法上,注重學生的評價,將綜合評定作為衡量學生田徑學習的重要指標。
3.2“慕課”與田徑教學的結合
隨著慕課的到來,有助于為田徑教學改革提供思路,緩解體育教學中“教”與“學”的矛盾,有助于提升田徑教學的水平。
3.2.1隨時隨地學習田徑技能
慕課相對于傳統(tǒng)田徑教學而言,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你想學習,學員們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互聯網連接,與世界頂級課程相聯系。對田徑教學而言,無論是田徑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技能課的學習,利用慕課吸引學員的注意力以及學習田徑課程的積極性,這是田徑課程改革建設的突破點。慕課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網絡化教學的發(fā)展潮流,學習者由班級授課制的學習形式向單一學習轉變,這為學習者的自由學習提供了最大便利,同時,可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完成田徑課程的預習、復習及疑難問題的解答,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時效性。
3.2.2滿足不同運動技能水平學生的需求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找到適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步驟。面對我國國情,分班教學解決的是大部分學生教育的問題,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人的田徑教學課堂如何實現因材施教,顯然是一代代體育教師們美好的夙愿。然而,小班授課制在體育教學中因地區(qū)發(fā)展、學校、師資等情況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拔共伙枺圆簧稀钡那闆r在田徑課教學中時常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