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宏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教師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要在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倳涍€進一步提出:“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yè),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卑嘀魅问呛⒆訋熼L中的“重要他人”,加強自身品德修養(yǎng)顯得尤為緊要。
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做好品德修養(yǎng)呢?《論語·憲問》中說:“子曰:‘修己以敬?!唬骸缢苟押??’曰:‘修己以安人?!币馑际切藓米约海侥苡绊憚e人。一個人自身修養(yǎng)有多深,才能影響別人有多深。一個人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能理解他人、服務他人、成就他人。
修己安人,首先要有為人之道。“范跑跑事件”仍記憶猶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fā)生時,正在講課的班主任老師范美忠丟下學生先行逃生。隨后他在網(wǎng)上發(fā)文說:“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此事引起道德、倫理、法律等一系列問題的討論。理論與實踐研究表明,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認知模式、情感模式、行為模式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大影響,所以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完善的人。如果班主任自己不會管理情緒,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高情商;如果班主任價值異化,怎能在教育生活中落實立德樹人;如果班主任都是固定型思維,怎么能指望培養(yǎng)出成長型思維的人。近期我們舉辦了一期班主任研修班,主題是關(guān)于溝通,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以指責、超理智為主要溝通姿態(tài)的人占了60%,教師的自我成長任重道遠。
修己安人,其次要有為師之道。傳道授業(yè)、教書育人是為師之道,有人說當今時代“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會教書的老師不少,會育人的老師不多。中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調(diào)查顯示,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水平較好,但教育效能感普遍不高。班主任不但需要教書,更需要育人,缺乏教育效能感的班主任,很難成為一個稱職的班主任,也一定不會是一個幸福的班主任。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不少班主任不懂孩子,不能準確把握教育規(guī)律,不能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近年發(fā)生的湖南弒師案、紅黃藍事件等都可以見其端倪。班主任只有不斷探索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探索教書育人規(guī)律,基于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行,在所有學生心目中樹立“道德權(quán)威”,努力從道義上、心理上、精神上、修養(yǎng)上踐行“以德育德”,班級才會越來越有凝聚力,孩子才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修己安人,第三要有為圣之道。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被稱為圣人的不多,道家的黃老列莊,儒家的堯舜孔孟,他們被尊稱為圣人,所以圣人是指得道高人,是至美至善的存在,是德行天下的人,他們不僅做最好的自己,還能愛滿天下。班主任雖然不能被稱為圣人,但可以懷有圣人之心,行圣人之道。每一個孩子都帶著獨特的天賦資源而來,都是美麗的天使,教育的使命是發(fā)現(xiàn)、發(fā)掘、綻放每一個生命,這是何等偉大的事業(yè),如果保持自我覺察,每一位班主任的胸中都會時時涌動這種激情,這種激情會激發(fā)每一位教育者心中的使命,心甘情愿為孩子成長辛勤奉獻,努力實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班主任要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強烈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踏實修好品德,學會做人,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為人之道,為師之道,為圣之道,這是班主任自我成長的小路,又是立德樹人的大道。這“道”就是要不忘育人初心,豐盈教育夢想,恪守師道尊嚴,真正做到在以德立身中提升自我修養(yǎng),在以德立學中實現(xiàn)德才兼?zhèn)?,在以德施教中培育時代新人,從而真正讓班主任成為孩子品德修養(yǎng)的最好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