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尤其是扶貧干部,他們的一天有什么不一樣呢。
凌晨2時
2016年,陳越考上了山西省屬的公務員崗位,回到家鄉(xiāng)太原。
扶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開啟,改變了他的生活。2017年9月底,陳越前往忻州市中的一個鄉(xiāng)掛職,再次與家人分別,這一次,他離家更遠了。2018年,“世界杯后的不久”,陳越成為了一個村的扶貧工作隊員。
“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妻子,不開玩笑?!标愒秸f。剛到村莊時,陳越的妻子才生育不久,兒子兩三個月大。陳越只能趁著周末,回去個半天一天,“往往就去打個預防針,或者治個頭疼腦熱,有小孩的人會懂,這點時間根本陪不了孩子”。
匆匆見家人一面,又回到貧困的呂梁山脈的腹地,陳越在這里至少要待兩年。
周末一過,陳越再度返回鄉(xiāng)下。向西而去,平原地勢被甩在車后,黃土高坡迎面而來。海拔越來越高,村莊就在黃土袒露的高低丘陵之間。這里是國家級貧困縣,村莊的土壤貧瘠,只適合種玉米、土豆、紅蕓豆、高粱和谷子,風一吹,塵土飛揚。在這里,最豐富的是能看見整個星云的夜空,有時掛著亮堂堂的月亮。
夜空之下,山中寒風四起。村委會所在地是小場院,只有陳越與另一名幫扶干部劉達慶二人守在這里。最冷的三個月里,氣溫在零下二十七八度。陳越找出一張照片,夜里凍的冰把門與墻“焊”在一塊,門把上盡是霜。陳越說:“這還是用電爐把門暖著了的?!?/p>
即便到了三月,夜里仍是零下幾度,鍋爐供熱是必須的?;氐酱謇镆呀璩浚琅f要生起火來,可惜煤塊太大了,引火用的報紙全都受了潮,陳越一遍遍點燃,投進爐中,總不能成功。他索性摘了手套,在地面跪伏著,察看爐中的火,燒干的紙屑與煤灰落在他的頭發(fā)上。燃起這爐火用了40多分鐘,收拾完畢后,已是凌晨2時。
山中人情
把事做好,在這極度貧困的山村中,思路與手段是在城里的人難以想象的。
陳越最初到村里時,想著如何“借雞生蛋”。他聯(lián)系做服裝的朋友,對方贈送了150件服裝給村民,一開始領到衣服的村民都很高興。沒多久,兩派的意見就起來了,因為這些都是“很時髦的女裝”,單身的五保戶率先尷尬了,身材不合適的看見別人穿著合身,心里也有些意見。
這些聲音都傳到了陳越的耳朵。他沒想到,好心想出的惠民措施竟使他遭遇了第一個“下馬威”。
精準扶貧的前提,是對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的排查摸清。為以后的扶貧措施打下基礎。陳越說,資料詳細到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口關系,家種幾畝田,是什么作物,是否養(yǎng)家禽,雞有幾只,牛羊有幾頭,收購價多少,收支是多少等等。
到農(nóng)民家里多跑幾次,交叉驗證,獲取的信息才能真實詳細。此外,陳越還會詢問農(nóng)民的意愿,是否愿意養(yǎng)羊、養(yǎng)雞等等。“并不是政府一股腦兒地送東西送牲畜就管用的,也要尊重農(nóng)民自己的意愿,這相當于致富意愿?!?/p>
有的村民,致富意愿不強,白天就圍在蔭涼地方大聲聊天,或者只是站在一起沉默。增強村民的致富意愿,也是扶貧干部的工作。“作為一個外鄉(xiāng)人來這里,村民難免對你有些不信任,酒在這時很有用,坐下來和他們喝幾兩燒酒,他們覺得你是自己人,事兒就能談成?!?/p>
但更多的時候,喝酒交心卻并不那么好使。
說到動情時,陳越直言:“經(jīng)濟脫貧是一定能實現(xiàn)的,但思想脫貧很難。”
不問動機
扶貧干部的工資如何?陳越只笑,說:“我也很想繳上個稅啊?!?/p>
他記得一連串數(shù)據(jù):1668、1868、2020、2228、2446、2652、3028、3998、4080、4422,這是他八年工作以來,工資的變化趨勢。
他的工作量的增加,遠遠高于工資的漲幅。陳越說過,他不反感做資料,也贊同“事過留痕”,否則無法評價一個公務員的工作業(yè)績,但時常變化的考核標準,及屢次三番地打回重寫,卻令他吃不消。
比如,對貧困戶資料的評定標準,就經(jīng)常變更。“一次材料交上去了,打回來,說再加個牲畜數(shù)量的登記。好,重新調(diào)整后補上了,再交上去。但又有新的指標,說要測量危房的評級,再重新調(diào)整,理順了交上去。又有了新的指標……”
但對扶貧干部來說,反復地做這些工作,加班加點,卻并不能體現(xiàn)到工資上。
陳越很少訴苦,每次談到這個話題,他就把話頭轉(zhuǎn)給身邊的同事,說他們辛苦多了。對方笑說,這又是官話。他就忙解釋:“不是,這是真心話。”
劉達慶是被他經(jīng)常點名的人之一。劉達慶原本在山西一所大學里做老師,幾年前,“老丈人要求,一定要找個有編制的工作”,后來考到省屬機關下的事業(yè)單位,拿到了編制,工資卻斷崖式下跌。如今扶貧,他也只能離家千里,老丈人沉默了。
還有駐村第一書記嚴書記,為了兼顧扶貧事業(yè)和家庭,她把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接到當?shù)?,工作忙的時候,孩子的接送照管全靠鄰居,母子也是聚少離多。
陳越也一樣,他反感一些過度捧高扶貧干部的文章,“扶貧工作中,的確有很多感人的事,父親死了也回不去的,過年也回不了家的。但對他們的家庭來說,這很悲哀?!辈贿^,在他與妻兒分別、難得團圓的事實到來時,他也只能默然接受,“也許這就是犧牲?”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這是陳越提到的一句俗語。
陳越直言,扶貧干部也好,公務員也好,這就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艾F(xiàn)在社會上對公務員這個職業(yè)有些過度的解讀,其實歸根結底,這只是一個職業(yè)。工作之余,我自己做投資,想給我兒子掙個足夠?qū)捲5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