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萍
摘 要:培訓管理是空管“強三基”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針對目前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對策,提出解決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空管;培訓管理
隨著民航空管的飛速發(fā)展,保障設備更新?lián)Q代,新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對通道人員專業(yè)技能的要求也來越高,從無線通信到有線通信,從硬件維護維修到軟件開發(fā)應用,通導人員需要結合本職工作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改善知識結構,以適應空管發(fā)展要求。培訓是提高通導人員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對此上級下發(fā)了培訓管理規(guī)定,各單位也制定了相應的培訓細則,對培訓方式、內容、課時制定了相應要求。然而目前通導技術人員培訓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只有分析這些問題,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才能不斷提高培訓的質量,提升專業(yè)技能,建設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滿足空管“三基”能力建設要求。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主觀上,技術人員培訓積極性不高
目前各個部門、科室都在按照年度培訓計劃進行培訓,一個顯著地問題就是大家普遍不愿意參加培訓,強制要求參加的話課堂參與度不高,究其原因基本上為以下幾點:
1)、學員基礎不好,學起來有難度,學不會,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培訓積極性。這個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老員工或者是業(yè)務較多的科室內部。通導設備更新較快,隨著新設備新技術的不斷投入應用,部分老員工由于基礎知識薄弱,新業(yè)務學習起來頗有難度。另外部分科室業(yè)務繁多,涉及通信導航監(jiān)視多套系統(tǒng),不同專業(yè)不同系統(tǒng)的原理架構有著天壤之別,對技術人員的基礎知識面的廣度有著較高的要求。
2)、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占用業(yè)余時間。根據(jù)《民用航空電信人員崗位培訓管理辦法》規(guī)定:電信人員每年至少應當進行一次復習培訓和考核,對于有多個崗位簽注的電信人員,通信導航監(jiān)視保障服務單位可視情況適當減少其一個或多個崗位的年度培訓時間,但總培訓時間應當不少于60個小時。由于通導技術人員基本上是采用輪班的值班方式,受限于目前通導人員數(shù)量限制,部分崗位存在人員緊張,勉強能夠維持值班的現(xiàn)象,考慮到工程建設、會議等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需要,為滿足上位法進行的集中培訓大幅占用了員工的業(yè)余休息時間,這是造成培訓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缺乏學習氛圍。部分技術人員的學習意識淡漠,覺得日常經(jīng)驗也可以滿足值班要求,沒有真正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對培訓只是被動應付,存在為了培訓而培訓的心理,對培訓的重要性和個人的職責缺乏足夠的認識。
2、客觀上,培訓缺乏吸引力
1)、培訓內容重復,缺乏深度。我們日常進行的培訓多為復習培訓,根據(jù)上位法規(guī)定,復習培訓是使電信人員數(shù)量掌握應當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更新、補充、擴展知識和提高技能所進行的培訓,包括崗位應急處置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說復習培訓主要是基于基礎維護技能,這一限定勢必會造成培訓內容年年重復,缺乏深度,培訓效果不盡人意。
2)、培訓形式單一。從通導運行保障實際需求來看,要求技術人員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加側重于動手實操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設備的日常維護、維修以及應急處置,因此技能培訓理應成為通導培訓的重點。而對近年來的內外培訓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各崗位培訓以集中PTT授課為主,培訓形式較為單一,技能培訓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只有10-15%。這種形式顯然不能滿足運行實際需求。技能培訓難以開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技能操作平臺或者平臺數(shù)量有限,滿足不了集中培訓需求,
二、解決辦法
針對上述培訓管理中面臨的種種問題,我們需要制定切實有用的對策,找準痛點,對癥下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1、政策上支持并鼓勵培訓的采用多樣化方式。鼓勵員工利用業(yè)務時間進行各項繼續(xù)教育,提升基礎知識儲備,并在財政上予以支持。鼓勵員工充分利用值守等碎片化時間學習,完成《民用航空電信人員崗位培訓管理辦法》要求的復習培訓,并通過考核對培訓效果進行驗證。提高集中培訓的效率,側重技能提升類,探索案例式、互動式、研討式集中培訓形式,培訓內容可以是新技術培訓集中答疑、典型案例分析等,集中培訓過程中要調動每個員工積極性,提高員工參與,把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貫穿于整個培訓的全過程,使之很好地轉化成為業(yè)務提升的課程、溝通交流的平臺和探討問題的論壇。
2、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任何工作都要有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取得切實的效果,培訓工作也是如此。要建立健全培訓與考核相結合的制度,把專業(yè)技術人員教育的學習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比如把培訓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考核員工受訓情況和授課情況,必須完成相應的培訓才能有晉升的資格;再比如建立嚴格的培訓考核機制,納入績效管理,績效關乎員工的切身利益,比較敏感,制定合理的培訓績效關聯(lián)制度,勢必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諸如此類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將切實改變“學沒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學好學不好一個樣”的狀況,充分激發(fā)專業(yè)技術人員參加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只有建立內在與外在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共同作用的培訓動力機制,才能真正激發(fā)專業(yè)技術學習的內在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關注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與相關廠家、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機制,培訓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對方針對單位制定培訓計劃,提前調研,根據(jù)員工需求、未來規(guī)劃等,開展技術培訓。例如針對未來幾年可能存在的大規(guī)模建設情況,可以提前籌謀,未雨綢繆,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涵蓋設備技術培訓、基建內容培訓、基礎知識培訓等等,此類培訓采用集中培訓方式,必須具備較高的培訓質量,才能真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亦可采用分層次培訓方式,培訓課程及內容的設置與員工個人成長規(guī)劃關聯(lián),相關人員要求必須參加,有提升需求的鼓勵參加。培訓課程內容設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實際需求,關系到能否調動員工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與最終的培訓質量息息相關。
民航安全工作要加強“三基”建設,培訓管理工作是“三基”建設的一個方面,關系到員工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需要合理規(guī)劃。培訓管理應以人為本,多管齊下,方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