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摘? 要: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中,語文作為基礎性的人文素質學科,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知識儲備以及談吐表達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為優(yōu)化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綜合性優(yōu)化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教師應該結合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中凸顯的問題,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切實提升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高職教育;語文類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0-0173-03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Chinese, as a basic humanistic quality discipl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ultural literacy, knowledge reserve and speech expression. For optimizing the overall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languagecourses, improv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and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highlighted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ans actively, to raise the teaching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language classe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mean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anguage courses; application
所謂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指根據學生對知識信息加工的心理過程,依托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對教學目標、學習需求、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進行分析、設計的過程。目的在于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優(yōu)化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高職教育體系中,語文教育是一門基礎性的教育,科學的語文教育不僅能夠優(yōu)化高職生的文化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培育他們健全的人格,更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競爭力?;诖?,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依托于信息技術,全面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綜合性提升高職語文教育的整體質量,全面優(yōu)化高職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重要作用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主動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性的教學方式,充分依托于高職生的認知需求以及興趣特點,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實施信息化教學。實踐證明,信息化教學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能夠綜合擴展學生的語文視野,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高職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全面優(yōu)化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綜合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由于高職語文教學所使用教材具有較長的修訂更新周期,使得其內容缺乏一定的時效性,在字、詞的讀音或注解上有存在錯誤或爭議的可能。將語文教學與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結合,教師在備課時能及時根據網絡信息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正,避免將錯誤的知識內容教授給學生。與此同時,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夠形象生動的將語文知識傳遞給學生,能夠有效啟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完全可以依托于信息技術來開展信息化教學,不僅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知識獲取訴求,同時也能夠全面拓展語文教學的渠道,改變過去“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同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來開展自主學習??梢?,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綜合性優(yōu)化語文類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提升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的整體吸引力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鮮少關注學生的獲得水平,而是自顧自的進行課程講解,學生則被動性地接受語文知識,師生關系并不融洽,師生互動被嚴重割裂,這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也制約著學生的語文能力?;诖?,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以此來全面優(yōu)化課堂的吸引力,引導學生全身心投身于語文學習實踐中。一方面,依托于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語文內容。不同的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訴求是存在差異的,他們可能因興趣愛好不同,或者自身關注點不同等,所以對于語文內容的需求也會存在顯著差異。依托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生的主體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主多元的進行內容的選擇,這本身能夠提升高職語文課堂的整體吸引力。同時,依托于信息技術,師生可以進行多元互動。比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展示學生的疑問,引導其他學生來進行解答。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來充當語文課堂或者某一知識點的“代課老師”,為其他學生講解。另一方面,高職教育的特點在于它的職業(yè)性和專業(yè)性。若高職語文類課程無法與職業(yè)教育相聯(lián)系,勢必難以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需求,充分體現語文教育為職業(yè)教育的服務屬性,本身能夠提升語文課堂的整體吸引力和整體魅力。
二、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語文類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全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綜合性提升語文課堂的吸引力,教師應該發(fā)揮關鍵性的引導作用,全面實現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來指導語文教學工作,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課堂角色的合理轉換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汲取精華和優(yōu)點,同時也要注重摒棄缺點和不足,以此來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師要順勢而為,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全面注重課堂角色的合理轉換。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真正成為語文類課程教學的主體。為了踐行這種教學理念,教師在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發(fā)揮服務者、引導者、把關者的角色,為學生篩選合理合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全面提升自身的語文認知。當學生存在認知障礙時,教師不能第一時間予以指導,而是要預留一定的時間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比如當學生對某一內容存在認知誤區(qū)時,教師不能立刻給予否定,而是鼓勵學生嘗試換個角度來進行思考。當學生仍然無法把握正確的方向時,教師引導學生向其他學生進行求助,通過合作學習來切實優(yōu)化學習效率,通過合作學習來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二)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的主要杠桿或者橋梁是信息技術手段。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該充分明確信息技術的關鍵作用,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成為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者。比如在語文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某一內容框架,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充實和完善這部分內容。不同的學生在進行信息加工或者篩選的過程中,可能側重點不同。教師絕不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而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進行信息加工與篩選。當學生呈現信息加工的“成品”時,教師要給予多元化的評價。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結合學生前一階段的語文基礎,應該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運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審視和看待學生,及時發(fā)現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科學分析學生的不足和缺陷。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建構知識體系,更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完善知識體系。如教師鼓勵學生結合專業(yè)發(fā)展需求來建構具有職業(yè)特色的語文知識體系。
三、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發(fā)揮信息技術的關鍵作用,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綜合性提升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全面優(yōu)化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整體教學成效,全面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綜合進步。
(一)充分依托于信息技術實現課堂翻轉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改變“一對多”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充分依托于信息技術條件來實現課堂翻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之一,這種教學模式的顯著特點是重新建構了學生的學習流程。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過程中,其科學流程包括“信息傳遞”、“吸收內化”、“課后拓展”等。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引導者,應該積極實現課堂翻轉,以便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信息傳遞與接收”。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開展前,教師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主預習。為了保證預習效果,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信息篩選。教師將選擇好的預習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利用電腦PC端、手機客戶端等媒介方式來進行信息接收。當學生接收到信息后,教師引導學生按照預習目標來科學開展預習?;谛畔⒓夹g手段的傳輸便捷性,當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存在思維障礙或者認知矛盾時,教師能夠給予及時的在線輔導,以便于學生在課前環(huán)節(jié)就能夠自主消化和吸收大部分知識點。
(二)構建完善的課程網絡學習平臺
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顯然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難以優(yōu)化學生的整體語文認知。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全面拓展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范疇,不斷豐富學生的語文認知,引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語文學習,教師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構建完善的課程網絡學習平臺。相比學生,高職語文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社會閱歷等都比較豐富。因此,教師可以發(fā)揮引導者的角色,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以及未來成長就業(yè)需求等,為學生精心挑選相適應的語文內容。教師將這部分語文內容共享到網絡中,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網絡課堂開展自主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也能夠真正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思維,全面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比如在高職語文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尋求學校技術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在校園局域網上搭建網絡語文課堂。教師將精心挑選的語文課程視頻、語文課件、語文課外資料等全部放在網絡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為了加強教學反饋工作,教師還可以在網絡課堂的構建上設計相應的“插件”,如可以反映學生學習時長的插件,或者考評學生是否自主學習的插件等。當然,為了加強互動學習的成效,教師還可以在網絡課堂上建構多元化的互動平臺,如與名師互動、生生互動以及更廣范圍的網絡互動等。通過這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加強語文課程的豐富性與多元性。
(三)積極踐行任務驅動式的高職語文課程教學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應該依托于信息技術條件,科學探討任務驅動式的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進行信息加工與信息收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等來全面夯實語文素養(yǎng)。現階段高職生的認知特點具有明顯的變化,他們更加注重自身的主觀感受,他們更加注重結合自身的需求和認知能力來主動探究知識。同時,在社會就業(yè)壓力與日俱增的今天,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出擊意識也得到了強化,他們可能會根據自身未來的發(fā)展來進行廣泛的知識獲取。教師應該緊密把握高職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重要作用,全面創(chuàng)新高職類語文課堂的教學形態(tài),積極探索任務驅動式的全新教學模式。一方面,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高職語文教師,應該科學采用任務教學法。為高職生布置相應的探究性任務,引導他們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探究任務。教師結合任務的大小,規(guī)定相應的時長,鼓勵和引導高職生通過調研報告、論文、匯報、課件展示等等多種形式來匯報探究任務。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高職學生成立合作團隊,以團隊的形式來完成探究任務。教師引導高職生參照項目組的方式,成立項目小組,明確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開展合作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完善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方案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教師在進行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完善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方案,確保這種網絡學習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網絡世界是相對開放的,若教師只顧督促和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而不顧學生網絡學習的效果,極容易影響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應該科學設計基于網絡學習平時性的考核。如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預習或者基于網絡課堂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應該運用網絡渠道或者網絡方式來便捷式的進行考核,督促學生樹立自律意識,自覺主動的優(yōu)化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構建終結性考核方案。當學生通過階段性的學習后,教師為了判斷和評價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效果,需要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如教師可以在學生網絡課程學習一定時期后,布置相應的網絡作業(yè)。學生只有提交了網絡作業(yè),才能開始下一階段的學習。通過這種相對強制性的考核方式,便于教師判斷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效。
四、結束語
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傳統(tǒng)的灌輸性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提升教學質量,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教師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創(chuàng)新高職語文類課程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切實提升高職類語文課程的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李莉.依托信息化平臺推動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索[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13):80-81.
[2]安玉華.重新點燃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火焰——職高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教”之我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3):91-93.
[3]謝水瓔,黃金花.信息化教學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的課堂設計[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3.
[4]柏景嵐.全國職業(yè)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解析——以高職組教學設計分賽項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