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柳川 吳明亮
摘要: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在房屋建筑質量安全中地基基礎施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問題甚至倒塌,會直接影響著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中施工技術的把控顯得尤為重要。好的施工技術可以加快建筑企業(yè)的發(fā)展,從而使得建筑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本文就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展開探討。
關鍵詞:地基;基礎工程;房屋建筑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現代房屋建筑得到了建設。而想要保證建筑工程建設質量,還要加強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運用,以便使建筑安全性和施工的穩(wěn)定性得到保證,使建筑整體施工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因此,需要加強現代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研究,以便加強地基基礎施工管理,推動建筑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一、地基基礎施工
現代房屋建筑工程越來越復雜,這也使地基加固技術變得更加重要,使其應用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地基質量是整個房屋建筑工程建設的關鍵,同時,由于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工作量較大,因此工程的施工時間較長,采用的施工技術較為繁瑣,尤其是對一些較高的建筑,對施工還有著較高的工作和要求,因此,施工單位在具體施工期間,應當確保地基工程的具體施工質量能夠達到工程的要求標準,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不會出現問題。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前,應當從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組織相應的工作人員對地基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該應用的圖紙,以及資料數據進行探討,并且要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確保質量可以在達到要求標準的基礎上,按期竣工。
二、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特點
(一)具有復雜性。我國的地域十分的廣泛,其領土近千萬平方,也是因此,在工程中,所需要被考慮的地質條件,用兩個字來表達的話,就是復雜,像是濕陷性黃土、雜填土、淤泥質土、凍土、季節(jié)性凍土等。除了這些以外,在福州向西以南的地方,還有溶巖地質的存在,當然在他各種各樣不為人知的地方也有分布,但主要出現場所是在西北;同時,在我們國家,地震時常發(fā)生,震級普遍偏高,同時也是這一點最令人頭疼,大家都知道,地震對地基基礎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地基基礎工程的勘察設計處理以及工程施工在面對這種復雜的地質條件面前十分的艱難,提出了大量且復雜的技術難題。(二)多發(fā)性。建筑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建筑數量始終處于持續(xù)增長的狀態(tài),建筑的質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建筑地基如果存在問題,就必然會導致建筑質量的降低。這種潛在的多發(fā)問題雖然不一定立即產生惡性影響,但在某種契機之下,就會引發(fā)嚴重的質量問題,這對于建筑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三)具有潛在性。主體結構的工序銜接本身是復雜的,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大部分情況下前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的被后一道工序所覆蓋,所以在工序質量當中,隱蔽性是其特點之一?;诖耍覀冊隍炇者^程中,應該把隱蔽驗收資料進行完整的存放,以保證工程主體結構的完整。
三、現代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一)勘察技術
深入分析工程建設的相關圖紙與資料,明確工程規(guī)模和結構性質,科學計算地基荷載,防止變形范圍出現較大的誤差。明確施工現場的地質狀況,分析不良地質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機理,制定預防與應急處理方案,保障地基基礎施工的順利進行。在設置勘探點時,應該對水平方向上的數量進行合理控制,通常情況下應該在4個以上。保障取樣的合理性,以便真實、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設區(qū)域實際的地質信息。
(二)土方開挖
在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實施中,土方開挖是第一個步驟技術,土壤開挖技術的要點很多,其中要保障土方開挖的質量,這樣可以加快地基基礎工程施工速度。首先是施工單位要綜合勘察獲得的數據信息,編制土方開挖方案,對開挖技術進行規(guī)范,合理配置土方開挖中的技術、設備與施工人員,在確定好開挖順序之后進入施工環(huán)節(jié)。在土方開挖中要控制開挖深度,和硬持力層相較,其中土方深度要在5m之上,也可以依據房屋建筑對地基的要求,合理調整土方開挖深度。最后施工人員還需要嚴格管理土方開挖現場情況,若是出現不符合土方開挖標準的問題,要馬上使用合理的措施來規(guī)范施工技術,以此避免在地基施工中形成壓力。
(三)地基加固技術應用
一般情況下,地基很少有天然條件比較好的,都是需要后期施工加固來創(chuàng)造好的地基條件。以工業(yè)廠房的施工為例,其施工技術是極為重要的,其中就包括地基的加固施工。換土施工法是地基加固時最為常見的一種,其主要注意事項表現為:首先,在施工前,對施工地段進行檢驗和清理,把施工地中的垃圾及污泥污水等及時清理掉,并且待場地環(huán)境清潔且干燥之后才可以進行鋪灰土。其次,鋪灰土之前要對灰土的含水量及整體質量進行檢驗。通常灰土含水量的檢驗方法比較簡單:抓一把灰土纂成團,然后用兩指對其輕捏,即碎的便可以稱為是符合標準的灰土。反復多次取不同樣本進行檢驗,如果出現含水量不均勻的情況,則需要對灰土進行澆水或者重新晾曬的方法來達到全部灰土質量滿足施工要求。待重新多次取樣檢驗全部符合要求后再將灰土鋪設到基坑內,并且進行夯實加固。灰土在分段施工的過程中,再確保分段接槎之間的距離大于0.5m的同時確保夯實工作做到位,如果存在高差,可以采用階梯回填的方式來找平,以保證階梯的寬度也在0.5m以上。為保證地基加固的有效性,灰土鋪撒完成進行夯實的時候,以及夯實后的3天之內,必須確保基坑內是干燥的,如果遇到雨季,夯實后需要對全部地基范圍進行覆蓋,以防止被雨水澆灌而破壞地基條件。待地基完全穩(wěn)固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基礎結構的施工,冬季施工時,小心不能將凍土填入基坑內,除了這點以外還要做好充分的覆蓋防凍的相關措施等等。
(四)注漿施工技術分析
之所以要再進行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時采取注漿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強化地基的承載力。在運用此類施工技術時,需要提前進行地基鉆孔,依據工程的實際需求確定鉆孔位置和鉆孔數量。一般來說,鉆孔越多,所取得的成效越為突出。同時也需要進行混合漿液的配制,即將水泥、沙子、碎石等進行均勻攪拌混合,值得注意的是,混合的溫度和攪拌的頻率都需要嚴格把控。在進行注漿時,應當對于細小內容做好嚴格的記錄,在完成漿液注入之后,必須第一時間清除管線,以充分避免混凝土凝固導致管線難以清除的問題的出現。
(五)碎石樁法與強夯法相結合
地基施工中,還可以利用碎石法與強夯法相結合的技術來提高地基條件。為了保證地基的土壤緊密,增加其穩(wěn)定性,首先要對填土層使用的碎石進行處理,將其用重錘打散,填入到已經選好的夯實點,進行打夯,加大碎石的密度,從而避免地基松散的導致不穩(wěn)定的情況發(fā)生。除此之外,強夯的力度、深度、次數以及夯沉量對地基的穩(wěn)定也是有影響的,因此,需要我們著實拿捏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行業(yè)在不斷發(fā)展進步,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也被融入了更多的技術內容,找準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重點,強化施工技術的實際運用水平,不僅能夠有效強化地基基礎工程的實際建設水平,同時也能夠有效推動建筑行業(yè)的優(yōu)質長遠發(fā)展。在未來的發(fā)展當中,我們應當不斷發(fā)掘新技術,為地基基礎工程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保障性內容。
參考文獻:
[1]羅杰,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學,2017,8(8):144-145.
[2]王偉,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8,176(44):238.
[3]胡仁志.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中華建設,2019(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