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摘要:語文教學同班級管理之間具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進行簡單的論述,并提出一些個人觀點,希望能對相關學者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班級管理;融合
語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班級管理也是教育教學的關鍵,那么二者怎樣做到有機融合呢?語文知識掌握得好,是小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前提,班級管理過程中將語文知識十分有效地融合到日常班級管理當中,做到十分有效地使班級管理工作良性開展。可見,語文教學同班級管理之間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概述
1.小學語文教學內涵與方式。新課標提出的語文教學理念,即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把握語文教育特點、倡導自主學習方式以及建設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為達到這一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多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對學生教學,不過最常用的方式為朗讀教學、文字練習以及課文表達三種,這三種活動是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篇章訓練”,來強化其思維能力,提升其整體素養(yǎng)。
2.班級管理內容與目的。班級管理是一種動態(tài)的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依據一定的目標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調配,從而實現學生的發(fā)展。班級管理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各校對班級管理的重視度日漸加深。從班級管理的內容上來看,班級管理主要包括班級組織建設、班級制度管理、班級教學管理以及班級活動管理,追根究底,是讓學生思想發(fā)生變化,以利于班級秩序的維持以及班級的管理。
二、語文教學對班級管理具有極高的價值
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得以進行的基本個體,班級這個個體的基本成員有班主
任、有各科教師和班級學生,它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班級目標。所以,班級是一個育人之處。語文教學也是教師學生在自己的班級進行合作探究交流。語文教師如果能盡情地發(fā)揮出語文方面的教育價值,必將會促進班集體形成健康向上、團結合作的班風。
1.語文教學有利于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有制度方面和人文方面。制度方面可以由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兩個方面構成。成文的制度指所涉班級的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基本規(guī)范形式的要求,是常規(guī)方面的管理;而不成文制
度指班級中傳統(tǒng)的、輿論的、風氣的、習慣的等方面的內容,它有不成文的特點,屬于約定俗成方面的非常規(guī)性的管理,這個非常規(guī)性的制度方面也會影響著常規(guī)制度管理方面的管控程度以及效果。而且一個班的班風好壞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班級學生的核心凝聚力、士氣精神等方方面面的氛圍。語文教育的核心是體現我們所倡導的真善美。語文的工具性通過知識的傳達讓學生更加聰明、能干,這些又是認識以及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文化氛圍的保證;語文的人文性能在班級內體現出教育公正的思想,它是作為那些不成文制度最有力的保證;語文教學具有著活力、創(chuàng)造力,又有它的欣賞價值,而這方面又使班級文化能夠具有生命力。
2.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課堂軟性環(huán)境。課堂軟性環(huán)境,主要是指課堂中占主體的情感方面的氛圍。一般包含著師生的精神情緒、感受等。課堂氛圍的好壞又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解答是否滿意,教師對工作的環(huán)境與現狀是否滿意,教師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是和諧的等。語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精神享受的過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能盡情享受文化大餐。
三、小學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相融合的措施
1.注重分組教學方式。由于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學習能力水平也存在不同的差距,如果小學語文老師不能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班級管理水平,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想讓語文教
學與班級管理有效的融合,那么小學語文老師就要提高對分組教學的重視。首先,通過分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小團體的學習與交流中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其他同學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樣小學生的競爭心理就會使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約束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得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另外,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有效的提高班級整體管理水平,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部署與安排。
其次,通過分組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小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能提高小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這樣小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僅會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有所提高,道德素養(yǎng)水平也能有所提升。因此,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有效的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最后,通過分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還處于愛玩鬧的階段,對于學習這種枯燥的事情很難提起興趣。所以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中會出現說話、睡覺或玩鬧現象,不僅影響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還對老師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但是通過分組方式進行語文教學,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在同學之間的陪伴下,小學生不僅
能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很多的優(yōu)點,從而提高自身學習水平,為老師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條件。
2.注重語文課的引導作用。語文課程對小學生的成長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引導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優(yōu)質的語文課程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中認知文化的魅力,從而對自身文化素養(yǎng)進行提升。但如果老師采用了錯誤的教學方式,對于語文課
的引導作用不重視,那么小學生很難找到語文學習中的樂趣,對于相關知識、文化的學習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從而間接的影響了班級管理質量。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要注重語文課程的引導作用,同時還要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比如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將一些傳統(tǒng)文化故事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素養(yǎng)。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對其全面發(fā)展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3.注重教學與管理態(tài)度。教師既要像學生的嚴父,又要像學生的慈母。如果過分威嚴,學生就會產生畏懼感,不敢把自己學習和生活中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如果過分溺愛,就會影響教育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嚴而不威,和諧有度。
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有效結合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二者的結合進行了探究,希望能促進班級管理活動與語文教學活動的健康開展,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民.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57+40.
[2]吳小浩.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學周刊,2017,(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