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 要: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較難的部分。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是要找對途徑,用對方法,二是要持之以恒,落到實處,以期不斷促進學生識譜能力的發(fā)展。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及體會,簡要探討了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三條基本途徑,即在演唱活動中識譜;在器樂教學中識譜;在拓展提升中識譜。
關鍵詞: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基本途徑;教學心得
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較難的部分。對于音樂教育和音樂素養(yǎng)均處于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準確熟練的識譜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此很多教師感到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可又沒有好的辦法。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的識譜教學實踐及體會,擬簡要探討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三條基本途徑,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一、在演唱活動中識譜
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由于教唱歌曲時使用和附帶的樂譜眾多,故教唱歌曲可說是識譜教學最基本也最有效的途徑。通常情況下,音樂課上學生學唱歌曲時會自然地打開課本對著樂譜演唱,只要教師善于利用,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的好機會。具體又可分為兩種基本情況。
第一,引導學生從熟悉的音樂中識譜,即對于一些旋律流暢優(yōu)美,一聽之后即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隨便哼出來的歌曲,可以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再教識譜,而不是先教識譜再教唱。實踐證明,這樣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歌聲與微笑》,不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通俗易唱,基本上只要聽過幾遍,都能憑著感覺哼出來,尤其那句經典的“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當學生熟悉其旋律會唱之后,再來識譜,自然事半功倍。
第二,先學習典型的音樂節(jié)奏后識譜。這里所謂典型,意思是方便于學生感悟音樂符號,歌曲往往表現(xiàn)為強弱對比強烈,或速度對比強烈,又或者特殊演唱符號集中等鮮明特點。例如,《鈴兒響叮當》的弱起音符、《阿童木之歌》的切分音、《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的中休止符較有特點。再如,《義勇軍進行曲》中的“三連音”也很有特點,實際教學中,筆者通過彈奏《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引導學生說出“三連音”與其它節(jié)奏的不同,并進行節(jié)奏練習,在學生掌握“三連音”的節(jié)奏特點后,再識譜,這樣學生對音符與時值的關系就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識譜和演唱也就沒有難度了。
二、在器樂教學中識譜
器樂的操作是小學音樂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來說通常要比學唱難度大。因此一般選擇的樂器都較為簡單,如,低年級選擇打擊樂器,中高年級選擇豎笛或口琴。為什么說在器樂教學中識譜是一條基本途徑呢?因為器樂演奏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其精神會自然而然地貫注到識譜上,諸如音符、節(jié)奏、調號等項,會于不知不覺中形成深刻感覺,這無疑能大大加深學生對曲譜的認識,有利于其識譜能力鞏固和提升。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組,分別演奏一樣樂器,還可以再配上歌唱組和表演者,不僅能很好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總體上提升課堂效果。
例如,在學習《黃鸝鳥的歌》時,筆者就組織了一次混合集體練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是將所有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第一小組演奏碰鈴、第二小組吹奏豎笛,另外兩個小組則分別唱歌和捻指。在整個進行過程中,教師是“總導演”和“總指揮”,教室內充滿了歡快輕松、令人愉悅的氣氛,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森林,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學生們都投入進了這樣的藝術表演中,主觀能動性和音樂潛能也得以較充分的發(fā)揮,整節(jié)課取得了令師生都感到滿意的理想效果。
三、在拓展提升中識譜
學生在小學音樂課程中接受的教育和訓練屬于初級范疇,其認知能力和鑒賞水平自然不夠成熟,同時在音樂方面的積累也還遠遠不夠,包括常識、體驗、感悟等各個方面,簡言之,小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還遠遠談不上。而這一點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識譜能力的提升。如果把綜合素養(yǎng)比作“內功”,則識譜就算是外在的“招式”,內功深厚的話,自然無往而不利。因此,我們還有必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拓展一些音樂知識,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身情況多接觸一些音樂方面的知識,適當拓展視野和提升鑒賞能力。這當然是一種長期的過程,以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地增廣知識面,助力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但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應合理拓展,隨時注意幫助學生拓展音樂視野和知識面。譬如說,小學生普遍好奇心強,愛聽故事,在平時教學中可以適當滲透一些名曲及其創(chuàng)作者的故事。記得在一次拓展性的環(huán)節(jié)中筆者以鋼琴彈奏《命運交響曲》,就順帶講了一些貝多芬的生平以及他的創(chuàng)作經歷,同時突出了識譜的重要性,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及體會,簡要探討了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三條基本途徑,即在演唱活動中識譜;在器樂教學中識譜;在拓展提升中識譜。毫無疑問,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是要找對途徑,用對方法,二是要持之以恒,落到實處,以期不斷促進學生識譜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偉. 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方法初探[J]. 新課程(小學),2014(10):82-83.
[2]黃瀟霄. 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北方音樂,2017,37(11):211-212.
[3]王艷芝. 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之我見[J]. 教育教學論壇,2011(19):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