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加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知識生成過程,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參與性,因此,教師也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語文課堂的開展,注重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诖耍P者從自身小學語文課程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提出介入游戲教學、開展合作活動,以及提供自學資源等策略,淺談如何將語文課堂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動權;游戲;合作
現(xiàn)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指出,學生通過自身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在這一個過程中強調(diào)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通過有效的策略設計,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一、介入游戲教學
游戲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游戲相關時,學生會主動耗費自己的精力參與到游戲之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以游戲的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也能夠最大化地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從而促進課堂中的主動權在學生手中。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竊讀記》這節(jié)課的生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的設計,促進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更自主地完成對生字的認知。在課下,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生字“竊”“腋”等錄入計算機當中,使得每張幻燈片對應一個生字。在課堂中,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通過查字典等形式,明確“竊”“腋”等生字的含義以及讀音,讓學生初步掌握這些生字。隨后,教師將提前制作的幻燈片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對幻燈片中呈現(xiàn)的生字進行認讀,對于認讀正確的學生,獲得本次游戲活動的勝利。在開展游戲時,教師在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的同時,能夠提高本節(jié)課生字的認讀教學效果。
顯而易見,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游戲活動的介入,提高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權。
二、開展合作活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企業(yè)對人才做出了明確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要求,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也引入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與同組成員進行交流和互助中,能夠實現(xiàn)合作能力的發(fā)展。同時,與傳統(tǒng)形式下教師進行單向講解的形式相比,在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更加強調(diào)的是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因此,能夠實現(xiàn)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例如,在《釣魚的啟示》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強化學生的自主交流能力,促進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先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不同,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之后,教師再按照同組學生相異性質(zhì)、異組之間性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能力呈現(xiàn)差異化的分別。緊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安排好的小組形式共同開展本節(jié)課的閱讀活動,并讓小組中閱讀素養(yǎng)較強的學生,對組內(nèi)的其他學生進行指導和輔助,促進學生在組內(nèi)的交流和互動中,完成對本篇文章的分析,從而提高自身在課堂中的參與性。
不難看出,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活動的優(yōu)勢,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完成對語文知識的認識。
三、提供自學資源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資源只有教材,單一化的文本形式,會逐漸降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自主學習的動力,而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則能改善這一情況。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技術,講解重點、難點、分析文章中的內(nèi)容等,從而讓學生在自主觀看微課視頻中,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突出自身在課堂中的主動權。
例如,在《新型玻璃》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本篇文章的寫作順序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展示。從教材中的內(nèi)容分析來看,本篇文章的主要是按照五種不同的玻璃類型進行寫作的,基于上述內(nèi)容,結合文章中的細節(jié),教師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根據(jù)當前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認知結構,將微課的時長控制在15分鐘左右。隨后,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完成對文章寫作順序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能夠通過自身的力量,完成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游戲活動的設計,以及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和自學資源的提供等,都能夠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參與性,引導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但是,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使得這些教學活動的價值不是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xiàn)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在之后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弱化自身在課堂中的存在,彰顯學生的作用和價值,從而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本位性,促進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參考文獻:
[1]慕紅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163-164.
[2]駱文穎.讓“自主學習”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J].內(nèi)蒙古教育,201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