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妮
摘? 要: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是適應新課標改革的一項重要學習方法,其先進性在于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教師的被動灌輸教學方式轉變?yōu)閷W生主動思考學習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對學語文篇章學習過程里出現的優(yōu)美段落或文字,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語句進行摘抄。通過摘抄和多次朗讀的方式加強對段落或文字的印象,并深刻理解其內涵,能夠在有效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為今后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提供依據。
關鍵詞:有效摘錄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在語文教學當中占據基礎地位,是學生學習語文、培養(yǎng)語文興趣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語文知識積累的重要階段。伴隨新課標的改革推進,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受到較大沖擊,讀寫教學逐漸衍生,并成為如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而有效摘錄法正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摘錄文章段落或優(yōu)美文字,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并為之后的學習寫作提供有利素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引導角色,既要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摘錄方法,也要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寫作中靈活應用摘抄內容,從而達到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態(tài)的目的,使傳統(tǒng)的教師灌輸式被動教學轉為學生主動思考學習的主動方式。
一、掌握有效摘錄法,啟迪讀寫結合的思維
小學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階段,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啟迪學生們讀寫結合的思維,從而達到寫作水平提升的目的,需要完成以下三步:
第一,摘錄。積累的過程由摘錄完成,學生由于知識和經驗較為欠缺,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由教師主動引導去摘錄那些優(yōu)美的段落或文字。教師可以作業(yè)的方式,以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進行摘錄作業(yè)的安排。通過作業(yè)形式督促學生完成。例如在《雷雨》一文中,可以令學生摘錄動詞活用的經典語句——“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以及“蜘蛛又坐在網上結網了”等,并將這幾句話中的動詞“掛”“垂”“逃”“坐”重點標注,使學生領會動詞在其中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并體會這些詞為語句帶來的畫面感,培養(yǎng)學生們的文學素質。
第二,理解。有效摘錄是基礎,理解便是有效摘錄法中的重點。摘錄段落或文字并非最終目標,是希望學生通過摘錄名家名篇后能夠在自己的寫作中靈活運用。要達成這一目標,對摘錄內容的深度理解便必不可少。也就是說,教師要對要求學生們摘錄的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領會摘錄內容的含義,不能僅停留在背誦表層。
第三,運用。運用是有效摘錄法的目的,通過前期的積累和中期的理解深化,達成在自身寫作時的有效運用,如此才能實現“下筆如有神”的目的。在對摘錄內容進行一定量的積累后,可以對摘錄內容進行含義的賦值,如描寫努力的語句、描寫懶惰的語句、描寫勤勞的語句等,將摘錄內容放置其下,便于今后的有效運用。
二、避免厭倦式學習,讓學生感受摘錄的魅力
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大量的摘錄只會讓學生厭倦,對有效摘錄這一學習方法產生抗性,那最終有效摘錄法帶來的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更遑論能夠在后續(xù)的寫作有效運用摘錄篇章。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自主摘錄的權力。學生們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里,為快速完成作業(yè),往往摘錄的都是文章中較短的語句。當老師問起學生摘錄這些語句的原因時,學生往往回答不上來。這樣“應付式”的教學反饋當然不是教師們希望看到的。為避免這種情況,老師應當有意識地增強課堂學習趣味性,豐富課堂讀寫活動,比如在學習《彩色的非洲》一文時,以分組的形式令學生們完成課文內容的摘錄,并派出代表在講臺上講出自己小組為什么會選擇某一段作為摘錄的內容,以分享形式激發(fā)學生們的摘錄熱情,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
三、延伸課外讀物,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語文學習中,摘錄的范圍不應當局限在課內讀物,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延伸閱讀課外讀物,對那些優(yōu)美的有意義的段落或文字,同樣要摘錄學習,以便日后的靈活應用。
加強學生對摘錄學習法的興趣,教師可以小組形式督促學生們進行摘錄活動的比賽。同時在教室中建立閱讀角,放置一些課外閱讀書籍,供學生們閱讀摘錄,并以周為單位進行“摘錄之星”評比,以榮譽感和成就感作為學習摘錄附加值,以此激發(fā)學生們對課外讀物的閱讀和摘錄興趣。
四、有機結合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很多教師秉持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將摘錄和讀寫活動分開進行,極大影響了課堂學習效率。教師應當認識到在新課標改革的現狀下,要將摘錄同讀寫有機結合,以摘錄為積累手段,進行深層次理解,進而靈活應用到學生的寫作中。
在進行摘錄學習法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兼容并蓄,不要只著眼于“華麗辭藻”“華麗句式”等,對那些蘊含著深刻意義的樸實文字也要摘錄,有助于避免學生寫作形成華而不實的文風。
五、結束語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豐富課堂教學趣味性,提升摘錄法的趣味性,使學生易于接受,從而完成語文的基本積累,并在深刻理解之后應用到日常寫作中。
參考文獻:
[1]陳進新.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法的整合實踐闡釋[J]. 課外語文,2018(15).
[2]邱子寧.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 黑河教育,2018(1):28-29.
[3]佚名.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考試周刊,2018(A5):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