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
摘 要:在我國社會不斷進步,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不再只專注學科知識的傳授,還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加以重視。因此,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要不斷加大德育方面的教育,以求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育;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1 初中化學德育教育的理論依據(jù)
眾所周知,我國在初中化學的教育大綱中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進行化學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學習到一些化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對化學在實際上的應用有初步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學習的方法,同時使學生關心社會與自然的情感得到培養(yǎng),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與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所以,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對知識上的傳承加以重視,對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更加重視。
2初中化學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2.1興趣教育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提高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可根據(jù)課堂中講述的不同化學知識, 引入到實際生活, 比如在對氫元素、氮元素的知識講解時,可讓學生了解這些元素的多樣性,并且引入這些元素的實際用途,以及氫、氮的各種化學反應。 通過生活中常見事物,加深學生對這些元素的了解,讓學生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游樂園販賣的氣球都使用氫氣,使用氫氣有何安全隱患, 氫氣為什么可以作為新型的綠色能源, 是什么制約了氫氣這一綠色能源的發(fā)展。將化學知識引入日常生活,并用一系列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將學生從書本中脫離出來,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物質變化發(fā)現(xiàn)其中的化學原理, 進而養(yǎng)成追求真理,探索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運用科學的良好習慣。
2.2 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的確定并執(zhí)行是保證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對于德育教育而言,這種目標的確定也非常重要。教育觀念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因此在開展大學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讓學生先明白做人的道理,再通過努力學習成材成功。 初中化學在確定德育教育目標時,應該嚴格做到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基礎,針對不同年級的德育教育層次和特點,制定可行性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如,初中生思想不成熟,價值觀念尚處于成長階段,教師要言傳身教,合理利用榜樣的力量。 初中化學教材內容中有很多德育典型與優(yōu)秀人物, 化學教師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賞析,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美, 并讓作品將各類人物形象展現(xiàn)出來,與初中生產(chǎn)生共鳴,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利用居里夫人提煉鐳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品德。
2.3 在化學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
化學這一學科是要研究物質的性質、結構、組成和變化規(guī)律。一部化學史是人類對物質世界進行不斷探索的發(fā)展史,這其中涵蓋了許許多多的先輩優(yōu)秀品質與偉大的成就。雖然初中這一階段所進行的化學教育只是處在啟蒙教育的階段,但仍然需要進行不斷地學習、了解先輩們在進行物質奧秘探索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知識,進行愛國主義這一教育的滲透。初中化學教材中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素材,比如在我國歷史悠久的古代文明當中,五十萬年之前我們國家的人就已經(jīng)會使用火了;公元前13世紀,我們國家就已經(jīng)發(fā)明出陶器;夏商時期,我們的先祖就可以煉出青銅器、釀制米酒;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可以進行生鐵的冶煉;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和使用天然氣、石油和煤的國家,等等。若是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德教育的滲透,絕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挖掘教材資源,拓展學習范圍
在化學教學課堂中,融合德育教育,從教材出發(fā),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學會用辯證唯物的觀點,進行問題的思考,培養(yǎng)其實事求是追求科學的態(tài)度,進而逐漸形成唯物主義世界觀。經(jīng)過化學知識的學習,通過有效引導,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意識,掌握事物變化的本質以及規(guī)律,避免片面看待事物。 比如,在開展水的組成和電解水反應等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對定理和反應進行實驗驗證,培養(yǎng)學生追求真理的意識,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在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對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幫助學生探索學習方式方法,保持學生追求科學的熱情,調動其創(chuàng)新積極性。 化學知識的學習,對部分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難度。 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引導學生扎實基礎知識,首先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接著逐漸拓展學習,掌握更多的內容,培養(yǎng)其積極探索和永不言敗的勇氣。
2.5多媒體教學加深對化學科學的認知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結合現(xiàn)有的多媒體技術、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因為化學科學的知識較為抽象,并且化學學科的本質是微觀的,只有學生了解了其微觀本質,才能真正掌握化學知識。單純通過課本進行教學,很難讓學生理解其復雜的化學結構。 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引入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動態(tài)圖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化學相關的知識。
2.6在化學實驗中滲透德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比較活躍,好奇心強。學生在做化學的實驗時,對身邊的很多儀器都覺得很新奇,比如有一些同學進了實驗室以后,喜歡隨便地使用儀器,隨意拿化學試劑,完全沒有規(guī)矩。這就需要老師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并告訴學生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同時,在學生進行實驗或是進行嘗試時,要給予一些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如若不然,會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這就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需要遵紀守法、講公德,只有這樣社會秩序才可以穩(wěn)定。此外,還有一些學生非??謶只瘜W試劑的毒性與腐蝕性,在做化學實驗時總是躲得遠遠的,老師這時就需要告訴學生化學的藥品與化學的實驗看起來是挺危險,但是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操作,就可以保障安全。而這些最為基本的操作都是在前人不斷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老師這時就可以借此引出化學史上那些化學家,講述他們不忘初心、不怕失敗與挫折,攀登科學高峰的故事,以此鼓勵學生,使學生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可以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結語
綜上所述,注重初中化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有利于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目標,樹立人生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讓學生養(yǎng)成勇于探索、不懼失敗的優(yōu)秀品質。
參考文獻:
[1] 譚秋萍 . 高中化學教學中德育創(chuàng)新模式探究 [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 15 ) .
[2] 楊黎鳴,李曉光 . 探析高中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