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應用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接下來詳細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滲透路徑做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yè)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課外閱讀滲透路徑
引言
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閱讀,因此閱讀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閱讀由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組成,課外閱讀對提升開拓的學生的眼界,豐富知識內涵,都有一定的實效性。
1應用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詞匯量較為有限,課本中的詞匯學習對于學生的詞匯拓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學生在較長的一段學習時間內,僅能夠對于有限的詞匯達到熟悉的認知,然而,詞匯的應用環(huán)境總是局限于課本中的固定部分,學生的詞匯學習靈活程度提升有限。應用課外閱讀的形式,學生能夠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得到詞匯量的拓展,同時詞匯的應用環(huán)境多種多樣,學生能夠逐漸的在閱讀中關注到詞匯的應用方式,從而掌握對于詞匯的應用。
2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生閱讀內容比較片面且沒有營養(yǎng)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課外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和語法,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所以,很多學校的語文老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越來越重視。然而,一些小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他們大多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或周圍人的影響來選擇課外讀物,例如,小學低年級的男女生都比較喜歡選擇卡通、漫畫類看起來比較直觀且簡單的讀物;中年級男生更傾向于汽車、飛機類工具性讀物,而女生更傾向于芭比娃娃、萌寵類讀物;小學高年級男生一般喜歡武俠小說,而女生更喜歡言情小說、娛樂八卦等讀物。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會只專注于自身感興趣的某一類課外讀物,閱讀內容極其片面。除此之外,小學生的閱讀內容不僅單一,同時也缺乏營養(yǎng),分析各個年齡段男女生選擇的課外讀物內容,不難發(fā)現,很少或沒有學生去選擇一些中外名著、時事新聞等相關讀物。內容選擇出現偏差,營養(yǎng)汲取自然會受到影響。
2.2社會大環(huán)境壓縮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
首先,人們普遍認為,語文作為母語似乎是天生就會的,沒有什么專門學習的必要,只要掌握課本知識即可。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家長未能重視語文學習,教師的工作也很難按照既定程序開展下去。其次,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衍生了很多新興的詞匯和網絡語言,有些小學生甚至把網絡語言搬到了作文當中,而對一些古詩佳句卻知之甚少。時代發(fā)展是不可改變的客觀規(guī)律,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不可過度追趕時代的車輪。如果忽視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那么,從發(fā)展的眼光來看,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語言智慧將后繼無人,小學語文教學則會被淪為簡單的漢字傳授工具,而失去語文特有的內涵和魅力。
3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滲透路徑
3.1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綜合素質發(fā)展,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利用教學過程中講解的內容和課文與課外閱讀內容聯系,以課上閱讀文章為基礎,提出一些問題,在學生的心中埋下種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去閱讀課外讀物。比如,教師在講授《晏子使楚》這一課時,晏子使楚這一個小故事選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中還有很多的有趣的歷史故事,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你們知道晏子生活的時期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發(fā)生嗎?有一本書叫戰(zhàn)國策,里面有很多你們想要的故事,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去讀一讀?!敖處熯€可以在課堂的閱讀上滲透閱讀技巧,讓學生更高效的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講授《桂林山水》一課的學習中,文章總分總的結構特點明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讀文章的總起句,通過總起內容,初步的認識文章的內容,為下文的理解做鋪墊。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對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重要的意義。
3.2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教學氛圍
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引導之外,還需要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注重家庭、校園閱讀氛圍的構建,通過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讓學生在閱讀的氛圍中主動向前,積極閱讀。學??梢栽O置課外閱讀教室,為學生創(chuàng)建閱讀環(huán)境,提供閱讀條件。同時學校要聯合家長構建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積極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構建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通過多方面的配合,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無時無刻體會到課外閱讀的良好氣氛。教師可以聯合家長,與家長共同和學生讀一本書,并且在課后要求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共同交流。家長要注意減少手機使用頻率,多和孩子一起讀書,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3.3多方面提高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自主性
教師通過語文閱讀文章的課堂教學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傳遞給學生,通過課上教學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使用一些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從讀物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學校也要通過多種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方法,比如舉辦,閱讀競賽,讀書月,共讀一本書等多種活動,來促進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學校和教師也要注重對借節(jié)日的利用,利用學生的寒暑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家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也呈現出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聯合家長,促進良好家庭教育形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書籍,提高閱讀自主性。
3.4結合課本內容選擇課外閱讀材料
教師為了加強課外閱讀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聯系課內知識與課外閱讀,并將兩者相結合,從而在學生課外知識拓展時也能夠對課內學習內容實現復習,進而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注重結合新課標中所規(guī)定的教材內容,尋找適合小學生年齡階段和認知特點的課外閱讀文章和書籍。例如教師在對教材中某篇課文進行教學時,在教學之前就可以讓學生對包含這篇課文的書籍進行閱讀,使學生將課內的學習內容與課外閱讀文章和書籍聯系起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想感悟。而且小學生由于知識積累有限,所以教師在選擇閱讀文章和資料時要注重匹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情況,讓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興趣。教師要選擇本年級適合的課外讀本,如一、二年級學生,由于其識字能力和知識范圍實在是有限,單純的文字閱讀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因人施策,為他們選擇帶有圖片解釋,故事類的課外讀物,像《成語故事》等,既讓學生學到新的漢字,又讓學生從文章和書籍的閱讀中體味人生哲理。
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多個方面,能夠幫助小學生豐富詞匯量、拓寬視野和見聞、培養(yǎng)寫作興趣。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欣賞和借鑒文學作品的能力,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參考文獻
[1]于同德.重視課外閱讀,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7.
[2]陳衛(wèi).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28).
[3]何玉容.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速讀(下旬),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