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大學生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的元分析

      2019-09-03 05:44:56葉秀敏孟迎芳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完美主義高標準消極

      葉秀敏,孟迎芳

      (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過去幾十年里,抑郁不僅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而且一直是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回顧大學生的抑郁問題,其中關系最為密切的人格因素之一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作為一種重要的、相對穩(wěn)定的特質,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作為一個相關變量來了解不同形式的精神病理,包括抑郁癥狀[1-3]。從其自身來說,抑郁會影響身心健康,例如持久個體的抑郁情緒會影響學生的食欲和睡眠質量,進而對身體節(jié)律產生影響[4];從他人層面來說,抑郁會導致人際困擾,同時給親人朋友帶來壓力[5-6];從社會角度來說,抑郁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7]。完美主義被作為抑郁的易感因素之一[8],迄今為止,還未有研究對完美主義與抑郁的關系問題進行整合分析。因此,該研究采用元分析技術,進一步細化二者的關系。

      關于完美主義概念的界定,眾多研究者還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Homey將完美主義歸結為過分要求,完美主義者傾向于自身在智商和品德上都高于他人,盡力使自身變得絕對完美[9]。Hollander同樣也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消極特質,對自身或別人顯示出高標準,對完成某件事永遠有更高期許[10]。Burns對完美主義進行探究時,發(fā)現(xiàn)完美主義主要是一個由期許、詮釋事件、評判自我和他人組成的認知網絡[11]。因此,早期完美主義被定義為單維結構,隨著研究的發(fā)展,完美主義從單一維度發(fā)展到多維結構。Frost等人把完美主義定義為“高標準”,并伴隨著對某種行為批判性評價,提出完美主義是一種凡事都追求完美無缺,在設定高標準的同時伴隨自我批評,只是這種高標準不一定是負性,對自身成功做出自我批評是正常完美主義[12]。Slaney也支持高標準和秩序體現(xiàn)的是適應性完美主義,差異則是適應不良完美主義[13]。適應性的個體給自身設立高標準后極力去完成,非適應性者則會關注差錯并設立嚴格的目標并迫使自身完成[14]。Stoeber和Otto同樣支持完美主義包括積極和消極方面[15]。

      抑郁是一種心理學或精神病學術語,Kim等將抑郁界定為低落情緒或消極狀態(tài),通常伴有痛苦、缺乏愉快感和內疚傾向[17]。Harrington認為嚴重的抑郁不僅會對個體動機和情緒造成破壞,甚至引發(fā)自殺行為[18]。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抑郁往往伴隨痛苦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比普通情緒體驗更加強烈,持續(xù)時間更持久[19]。

      國內有關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的研究中,形成了帶傾向性的結論,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成負相關,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成正相關。例如,積極完美主義可以減輕抑郁癥狀,消極完美主義會加重抑郁[20];在臨床和非臨床樣本中,非適應完美主義和抑郁之間都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21-22]。另外關于抑郁癥患者研究也顯示,治愈后完美主義的消極部分總分會顯著減少[23]。完美主義個體設定目標時的高標準、追求完美目標過程中的過度要求以及目標評估中的負性思維方式,類似于抑郁認知理論中消極思維方式。如果一個人不能達到高標準,就會產生一種不正確的信念,認為自身沒有價值,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抑郁。

      但是查閱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完美主義與抑郁相關關系,各個研究者得出的結果不盡一致,例如積極完美主義和抑郁的相關系數(shù)介于-0.307到0.21之間[24-25],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系數(shù)介于0.047-0.777之間[26-27]。元分析可以提高對初步結論的論證強度,解決各個結果不一致的問題,得出更全面的認識。因此,研究以中國大學生為樣本,進行完美主義與抑郁的元分析,以獲得更客觀和綜合的結果。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獻搜索策略

      通過搜索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優(yōu)秀碩博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以及百度學術搜索對2000年到2018年(因為國內報告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最早文獻在2000年以后)有關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的中文文獻進行篩選。以“大學生,完美主義,抑郁,抑郁癥”為關鍵詞或篇名進行檢索,共有56篇相關文獻。

      1.納入文獻的標準。根據(jù)以下標準來查找文獻:(1)要求必須是實證研究,純理論和綜述性研究被排除。(2)研究群體必須是大學生。(3)文獻中必須報告完美主義的分維度與抑郁的相關關系,并明確報告r值。(4)文獻中有關數(shù)據(jù)不重復,如果同一份數(shù)據(jù)被多次發(fā)表,則只納入發(fā)表時間最早的文獻。根據(jù)此納入標準進行文獻篩選后共有31篇。

      2.文獻編碼。對符合要求的文獻進行以下編碼:(1)文獻信息(第一作者和發(fā)表年限)。(2)期刊類型。(3)樣本總量。(4)男性所占比例。(5)地域分布。(6)相關系數(shù)(詳見表1)。

      3.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研究采用Excel2003和CMA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整理并分析。分析過程中,首先將原始相關系數(shù)r轉換為相應的Fisher Z分數(shù),然后再轉換回相關系數(shù)以呈現(xiàn)結果。接著用Q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性檢驗,若各研究同質時,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若各研究異質時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一些文獻如果只報告完美主義各維度與抑郁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筆者采用相關系數(shù)合成的方法(r-Fisher Z)得出積極完美主義或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系數(shù)。

      表1 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相關文獻的基本信息

      續(xù)表1

      文獻信息期刊類型總樣本量男性%地域分布r1r2康華潔(2012)一般22835%華南-0.20.196李苑(2015)一般38957%-0.3070.208陳功興(2014)一般780-0.2640.315張斌c(2013)一般29247%華中-0.090.54姚聘(2013)學位56674%華中-0.2880.3635王雨吟(2015)核心26757%-0.0340.565楊麗a(2008)學位45464%華北0.0390.328肖長根b(2016)一般33456%華東-0.290.22孔國忠(2013)核心68453%華北-0.0780.318吳心靈(2012)一般32235%華東-0.0030.156蔣懷濱(2013)核心426華中-0.160.33張軼文(2006)核心40754%華北-0.0480.148孫莉娟(2014)核心69081%華中-0.120.249周亞娟(2010)學位67835%華北-0.0560.385劉新春(2013)核心469395華北-0.090.354沈瑜來(2017)一般217東北-0.040.179劉敏a(2010)一般158755%華東-0.1860.207張斌d(2012)一般57048%華中0.050.047楊麗b(2011)核心48863%華北0.0690.449

      注:該表只表示第一作者,同一作者多篇研究則在作者后加英文字母a、b 進行區(qū)分;參照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將期刊類型分為一般、核心期刊、學位論文;地域分布參照行政區(qū)域劃分;r1表示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r2表示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

      二 結 果

      (一)異質性檢驗

      對大學生完美主義與抑郁進行異質性檢驗,任意選用固定或隨機效應模型,計算得到Cochrane Q和I2統(tǒng)計量,結果見表2。根據(jù)鄭明華異質性高低的標準,I2值大于75%時,說明研究具有高度異質性[28]。由此可見,該元分析具有高度異質性,所以選擇隨機效應模型。

      表2 完美主義與抑郁異質性檢驗結果

      (二)主效應檢驗

      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分析發(fā)現(xiàn),積極完美主義和抑郁的相關系數(shù)為-0.12,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371,具體如表3所示。依據(jù)Cohen的經驗法則[29],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關系、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關系分別屬于小效應量、中效應量。

      表3 完美主義與抑郁模型分析結果

      (三)調節(jié)效應檢驗

      對期刊類型和地域分布進行調節(jié)作用分析,結果顯示(見表4和5),期刊類型對完美主義與抑郁調節(jié)作用顯著(P<0.05),但地域分布均無調節(jié)效應。

      表4 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調節(jié)效應

      表5 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的調節(jié)效應

      (四)發(fā)表偏倚檢驗

      采用漏斗圖觀察元分析是否存在發(fā)表偏倚。漏斗圖顯示此次元分析選取的研究分布“倒漏斗”的上部,且左右大致對稱,因此此次元分析存在出版偏差的可能性較小。

      因漏斗圖是從直觀上粗略判斷納入的研究是否存在發(fā)表偏倚,鑒于此,研究在此基礎上采用Egger檢驗來評估發(fā)表偏倚。從表6的Egger檢驗結果可以看出,Egger’s Intercept分別為3.417和2.460(p>0.05),表明此次元分析不存在發(fā)表偏倚,這與漏斗圖所觀察到結果也相一致。

      表6 發(fā)表偏倚檢驗結果

      三 討 論

      (一)完美主義與抑郁相關的主效應

      研究對中國大學生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的實證研究進行元分析,共有31項研究,15 755名被試被納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呈負相關(r=-0.120,p<0.001),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呈正相關(r=0.371,p<0.001),說明完美主義與抑郁確實存在密切的關系,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30-32]。這暗示完美主義除了多維結構外,還具有破壞性和積極預測性。根據(jù)Beck認知理論,抑郁與人們的自我評價有關,與正常個體相比,抑郁者擁有更多抑郁性和歪曲的認知。消極完美主義易引發(fā)抑郁,這可能由于完美主義個體設定高標準目標、對目標過程的過度要求,這些消極思維方式類似于抑郁認知理論中負性思維方式。如果一個人不能達到高標準,會產生不正確的信念,認為自身沒有價值,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抑郁。此外,王雨吟等人也認為消極完美主義者易感抑郁可能是由于其追求不現(xiàn)實目標的過程中伴隨著對自我或他人過度批評,從而對現(xiàn)狀沒有一個正確認識[33]。

      積極完美主義者比消極完美主義者使用更少的否認和放棄行為,研究者稱其為合乎現(xiàn)實的自我期望[34]。積極完美主義者雖然對自身有很高的標準,但在個人評價上更加靈活,并且滿意于已取得的成就,反過來有了更積極的自我評價[35]。也就是說,積極完美主義者不會執(zhí)著于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更關注自身成長,客觀地進行個人評價和事件評估。因此,完美主義與抑郁之間的關系應得到心理咨詢工作者的重視,今后可以通過培養(yǎng)個體的積極完美主義傾向來減少其體驗抑郁情緒。此外,雖然研究結果也發(fā)現(xiàn)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有著中等程度的相關,但是還有其他因素同樣會影響完美主義與抑郁之間的關系。抑郁的素質—應激模型強調個體、易感性和應激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36]。而負性生活事件、社會文化因素都屬于潛在的應激因素,說明應激也是影響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關系的重要變量,這也得到葉艷等人和張靜研究的支持[37-38]??傮w來說,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確實有一定的關系,但二者的關系還與很多其他因素有關。

      (二)完美主義與抑郁相關的調節(jié)效應

      調節(jié)效應結果顯示,完美主義與抑郁的元分析檢驗均為隨機效應模型,表明完美主義與抑郁相關系數(shù)的效應量并非同質,還會受到其他調節(jié)效應的影響。因此,研究對期刊類型和地域分布分別進行調節(jié)效應檢驗。

      對地域分布進行調節(jié)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地域分布對完美主義和抑郁的相關調節(jié)作用不顯著。也就是說,無論是北部地區(qū)還是南部地區(qū)對完美主義與抑郁的相關不具有顯著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無論是哪個地區(qū)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都可能存在抑郁風險。而期刊類型是影響完美主義和抑郁關系的調節(jié)變量,在積極完美主義和抑郁關系中,一般期刊效應值顯著大于核心期刊和學位論文,而在消極完美主義和抑郁關系中,核心期刊和學位論文效應值顯著大于一般期刊。一般來說,有顯著性結果的研究報告被發(fā)表的可能性更大。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和學位論文發(fā)表的標準更為嚴格,且更多地具有應用性意義。

      四 結 論

      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中國大學生積極完美主義與抑郁之間存在負相關,消極完美主義與抑郁之間存在中等程度正相關,二者之間的關系受期刊類型的調節(jié),但不受地域分布的影響。

      猜你喜歡
      完美主義高標準消極
      避免消極溝通
      你是完美主義的領導嗎?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6.89萬公頃(253.34萬畝)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確保按時保質完工
      高標準高質量轉入“三年行動”
      完美是個坑
      “兩委”換屆發(fā)動攻堅——確??械簟坝补穷^”、實現(xiàn)“高標準”
      當代陜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8
      完美主義是完美,還是完蛋
      海峽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0:57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消極保護”不如“積極改變”
      新和县| 泸州市| 鹿泉市| 喀喇沁旗| 井冈山市| 望江县| 丹棱县| 嘉黎县| 正蓝旗| 五常市| 信丰县| 鹤壁市| 德安县| 吉水县| 望城县| 射洪县| 贵州省| 班玛县| 六枝特区| 红原县| 崇阳县| 德安县| 麦盖提县| 通江县| 淮安市| 朝阳市| 托克逊县| 陕西省| 高州市| 沭阳县| 元氏县| 碌曲县| 登封市| 灯塔市| 曲麻莱县| 会泽县| 海林市| 南木林县| 南通市| 连州市|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