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兵 吳霞
摘要:義務教育是學生接觸基礎知識教育、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性格逐漸成熟,這就要求老師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進步,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共同提升。素質教育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重要的教學任務,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優(yōu)化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合作學習的機會,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空間,實現學生口、手以及大腦等多種感官的綜合應用,讓學生能夠高效的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教學引導
引言:
教育教學中,老師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作為學生意識形態(tài)尚未完善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做好小學階段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起一定的啟蒙作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去自主探索。由此,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充分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將一定的課堂時間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進步。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對于課堂教學的意義闡述
1.優(yōu)化課堂教學秩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實現小組之間的思維碰撞,交換思想,幫助學生鞏固扎實知識的同時,又起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作用。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受限于時間元素,導致教學引導不夠充分,而小組合作學習引導下則從根本上彌補了這一方面的欠缺,改變了單一教學模式下的諸多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大膽討論,還起到完善課堂教學秩序的作用,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拓寬課堂知識容量
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下,會在學習過程中嚴重束縛學生的思維,且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小組合作學習探索下,老師所要花費的時間有限,而學生以合作互動代替聽講為主的學習方式下,則真正起到克服難點知識,使得抽象知識具體化、難點知識簡單化的作用。且合作學習下,可以充分集中小組間學生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解決計算馬虎、思路不清晰、理解難度大等問題,在節(jié)省課堂時間的同時,又起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應用
1.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對于學生年齡都比較小的群體而言,這類學生生活經驗難免欠缺,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做好一定的教學引導,在課堂上源源不斷的補充一些生活化元素,從而不斷喚起小學生的學習共鳴,進而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缺乏帶來的弊端;同時,這又是豐富學生學習視野的重要基礎,小學生盡管經驗元素比較缺乏,但是往往都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由此老師便可以抓住這一點,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和互動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氛圍中,大膽想象,放飛自己的思維,在具體的組間合作中進行明確分工,通過自主探索來獲取知識內容,這要比老師過渡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更加重要。
2.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首先,老師應尊重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自主學習中,老師應該密切關注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并且針對性的給與教學引導,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過程,實現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其次,小組學習任務的開展下,可以實現所有學生的平等參與,并且老師針對性的為不同性格的學生開展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平等有效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好習慣。最后,有效的教學引導下,通過各種體制規(guī)則來規(guī)范小組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可以通過輪班制度來規(guī)范各個小組成員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索的學習,從而提升其知識儲備和技能訓練,這對于轉變過去被動學習的弊端,提高主動探索式參與的有效性具有顯著意義。
3.靈活帶動起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機會少之又少,而小組合作學習引導下,則可以針對性的就某一部分的知識內容進行靈活整合,將其整合成專題的形式,讓學生去討論、探索,老師則在旁邊密切關注,起到適時的點撥作用。其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網絡技術在教育課堂上的應用日趨普遍;許多學生往往會對于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等新鮮元素充滿較強的好奇心,由此,老師便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網絡途徑和信息條件,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教材知識轉變?yōu)槲淖?、圖像以及視頻的形式,從而為課堂上源源不斷的注入一些新的教學元素,喚起學生的好奇心,靈活帶動起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4.合作學習應面向學生全體,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首先,合作學習的開展應該面向整個學生群體,讓學生能夠在相互學習中不斷進步,從而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協調發(fā)展。其次,在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引導中,老師還應該從學生的興趣特點入手,喚起學生的學習中的共鳴,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相對應的學習認知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并且在學生主動探索中,及時給與學生贊許般的目光進行鼓勵,真正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喚起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探索的動機。
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下,要求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引導中,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積極思考的機會,并且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能不斷提升其合作學習水平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孫才.寧夏教育科研 2012年02期
[2]課前動手 課堂探究 課后延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益的點滴體會[J].劉秀華.教育革新 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