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曼
摘 ? 要: 本文主要分析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寫作課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解釋并且提出應對之策。
關鍵詞: 英語專業(yè) ? ?寫作問題 ? ?解決策略
1.寫作課程中的主要問題
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專業(yè)四級和八級考試中重點的考核內容。專業(yè)寫作課也是各大高校英語專業(yè)的重點教學課程之一。英語寫作教學研究者(蔡慧萍,方琰,2006)在研究中指出國內高校英語教學狀況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學生對寫作課不滿意和缺乏興趣。第二,在學習期間對寫作題材要求了解不夠,不熟悉不同題材的作文,寫作對應的要求是什么。第三,學生的詞匯量少等。
白云(2010)對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進行了研究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在分析了112份作文后,發(fā)現(xiàn)學生經常犯錯的部分集中在語言表達本身,比如單詞拼寫、詞性不分、中式翻譯,有時也會涉及文章題材不清,等等。
2013年何明烈和閻黎明對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進行了寫作課教學方面的問卷調查,這項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學校: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及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由于校區(qū)跨度比較廣,教師授課方式不同,筆者認為這樣的對比有一定的參考和代表意義,可以觀察了解學生在寫作課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他們的研究中提到學生雖然認為寫作課很重要,但是很難提高英文寫作興趣,同時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很多時候面對題目無話可說。
除此之外,筆者在專業(yè)寫作課程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文標點使用不規(guī)范,詞匯短語的使用不夠地道,詞語搭配比較生硬,語法基礎不扎實等。甚至文章的邏輯漏洞比較多等也是常見的問題。綜上所述,英語專業(yè)寫作課程中的主要問題,可以用以下表格呈現(xiàn)(蔡慧萍,方琰,2006;白云,2010;何明烈,閻黎,2013)。
2.解決辦法
2.1滿意程度和缺乏興趣的解決辦法。
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的大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即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座位上被動聽課和記筆記(Sawant & Rizvi, 2015)??梢钥吹秸n堂中學生的參與度相對比較低,老師授課很認真,但是學生吸收消化理解的效果不一定很好。就這一問題,解決辦法是教師嘗試調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扮演著引導者、促進者、鼓勵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中心(Sawant & Rizvi, 2015)。這意味著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融入小組討論、個人或者小組演講、角色扮演、小游戲,競爭機制等課程活動。比如,在講授“大學英文寫作”第二冊第五單元“Drawing a portrait”這一課時,引導學生學會描寫一位人物是本單元的核心,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在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增加游戲和競爭機制。比如:老師可以把全班分為三四個小組,每組選一位代表上臺作為整個小組的觀察描寫對象。四五分鐘的討論時間后,每一組的同學分別站起來描述本組代表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等。最后老師和學生投票選出全班最佳小組。課后安排同學們按照小組完成寫作作業(yè):請描寫各自的小組代表A/B/ C/D同學。在以學生為主的課程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夠參與到課程設計中,有較強的存在感。從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铀伎己陀懻?。競爭的機制和同學間的團結和互動慢慢培養(yǎng)他們對課程的興趣,相信滿意度會有所提高。
2.2不熟悉寫作題材和寫作要求的解決辦法。
了解題目類型是完成寫作考試和提升寫作技能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這一步決定了學生能否高效完成寫作任務,否則議論文寫為記敘文的框架邏輯,有跑題之嫌,作文幾乎與高分無緣。首先,了解常見的語篇題材很有必要。主要涉及記敘文、議論文、個人簡歷、說明書、留言、通知、邀請信、論文摘要、描述一個人等(蔡慧萍,方琰,2006)。每一種類型都有不同的重點和要求。比如議論文要求對一個論點的兩面或者將雙方對立的論點進行討論。如果只討論一方論點,就是部分完成題目的任務。
2.3詞匯量少,詞性不分和使用不夠地道。
詞匯的多樣性和準確性是評價一篇文章的標準。首先,先輸入才能輸出。詞匯量少可能因為閱讀少,記憶少。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學生課外多看多記憶。沒有平時的積累和模仿,很難在寫作中輸出表達,更何況靈活切換詞匯來同義替換表達。第二,詞性不分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最初學習詞匯的時候沒有關注詞性,試著記憶每一個單詞的詞性,比如名詞、動詞。一個單詞有時候會有多個詞性。最后,建議學生平時積累寫作詞匯,注意區(qū)分口語和寫作表達的詞匯。不同題材的文章需求不同的表達,這是因為學術論文要求專業(yè)學術的書面表達,但留言就可以用口語化的表達。此外,平時記憶單詞,注意搭配和語境,理解情景比生搬硬套詞匯更容易提高寫作詞匯的水平。
2.4語法錯誤的解決策略。
建議外語學院的語法課提前至寫作課之前,這樣利于學生深厚基礎。寫作課程中,教師根據(jù)全班學生的主要問題,集中講解易錯的英文的標點符號,嚴格要求學生的單詞拼寫,可以增加單詞的聽寫和抽查環(huán)節(jié)。筆者建議可以把全班學生根據(jù)寫作水平和基礎分組,選出水平較高的學生作為組長,組長可監(jiān)督檢查基礎較弱的學生的作業(yè)。這樣利用領頭羊的效應,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印象。
2.5文章的邏輯漏洞比較多。
一篇文章的好壞,不僅僅在于詞匯是否多樣、準確,而且在于邏輯的推演是否一致統(tǒng)一。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了解常見的邏輯問題,比如:絕對判斷,錯誤類比,文不對題,以偏概全等。這樣利于實現(xiàn)學生表達的準確性和客觀性。絕對判斷指的是句子意思的表達太絕對。比如:“看電視不利于小孩子的智力發(fā)展”。這樣的例子太絕對,電視節(jié)目是很大的范圍,這句話可以改為“過度看電視導致學生花很少的時間學習,某些難的科目比如數(shù)學得不到有效的課后訓練,不利于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和發(fā)展”或者是“觀看暴力犯罪的電視節(jié)目不太利于孩子的智力精神健康發(fā)展”。
2.6知識面。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建議分話題分類型的積累閱讀相關的文章,比如科技類、教育類、環(huán)境保護類、社會類、生活類等話題。一方面利于學生積累對應話題下的詞匯,另一方面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和不同語境下的表達方式,這是一舉多得的方法。比如:科技類話題下的作文常常涉及如今科學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學生可以對應閱讀理解中讀到的電器類產品,比如冰箱“Refrigerator”。如果學生閱讀一篇講冰箱的文章,主要涉及冰箱的發(fā)展歷史:早期由于人類對新鮮食物的需求,需要保存延長新鮮的瓜果蔬菜、肉類等。冰被采用,后期發(fā)明木頭做的冰盒子。再后來,工業(yè)革命的到來,發(fā)明了冰箱。起初冰箱的制冷劑是有毒的液氨,雖然制冷效果理想但是容易漏,漸漸被淘汰。之后,氟利昂取代了液氨。但是氟利昂對臭氧層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目前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和研發(fā)人員仍在尋找更加綠色環(huán)保的新物質作為冷卻劑滿足人類的需求。學生在已經有了對一定話題背景知識的積累下,在構思寫作題目“科技的影響”時會顯得更加游刃有余,文思泉涌。所以,多讀多積累是寫好寫妙的前提。
3.結語
通過對高校學生寫作問題的研究,進一步闡明大學老師在教授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極大改觀。這其中,老師和學生長時間的共同努力和實踐改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學生和教師能夠在英語寫作課程中認識到和關注這些問題,嘗試采用方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英語寫作的美,英文的寫作能力能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蔡慧萍,方琰.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9).
[2]白云.英語專業(yè)寫作現(xiàn)狀分析及解決策略初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10):163-165.
[3]何明烈,閻黎明.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問題與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36(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