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線電測向運動是無線電通訊技術與長跑相結合的運動項目,該項運動又稱“獵狐運動”。無線電測向運動具有集體性、趣味性、科技性,它要求參與者手持測向機采用徒步奔跑的方式,在規(guī)定時間內快速準確無誤地尋找出事先隱藏好的信號源,用時越少的選手名次越靠前。隨著無線電測向運動以賽促學的形式在全國各省的良好開展,不斷地吸引了廣大愛好者參與其中。如果將無線電測向運動引進體育教學當中,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而且充分體現(xiàn)科技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是新課程理念的最好表現(xiàn),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運動;體育;教學
一、 無線電測向運動課程
(一) 無線電測向運動教學模式
無線電測向運動訓練采取“設置問題—解決問題—再設置問題—繼續(xù)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融入了野外(體能、技能)綜合訓練。打破了常規(guī)教學模式,通過隱藏電臺,增設流動電臺、假臺等方法,讓學生在挫折中逐漸成長。
(二) 無線電運動的運動特點
無線電測向運動最大亮點是“測向”與“奔跑”相結合。在訓練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借助測向機獲得已隱藏電臺的信息,依據(jù)這些信息準確定位電臺的方向,并選擇一條合理快捷的行進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賽。在整個過程不僅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而且還激發(fā)學生拼搏向前的精神。個人賽中參賽者必須在有效時間內按順序找出隱藏的電臺,才算任務的完成;團體賽中需要小組成員根據(jù)體力分配區(qū)域齊心協(xié)力完成比賽,整個過程對個人體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三) 如何在校園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
無線電測向運動課程教學從技術動作的學習到場地實踐,都考慮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可接受性,打破以往的體育課程內容。在校園里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就相對比較簡單,盡量避開學校高大建筑物,空曠有樹木草叢地帶設置隱藏點,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利用測向機找到各個電臺。因此,在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課程和選擇教學內容難易程度上,就要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情況設定合理的教學訓練內容。不僅讓孩子們喜歡這種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也能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
二、 無線電測向運動對學生的影響
(一) 能增加學生的有氧耐力運動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中長距離項目,最佳臺序總直線為4~7 km,運動員實跑距離約6~10 km,臺與臺之間不小于400 m。短距離項目最佳臺序總直線距離為1~3 km,運動員實跑距離約2~4 km,臺與臺間距在30~200 m以內,整個過程有長距離奔跑的耐力,又要有短距離沖刺的速度,所以對增加學生的有氧運動非常有利。由于無線電測向運動的有效時間為40分鐘,在運動密度和強度上都達到體育教學要求范圍。
(二)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
一般學生的活動場所是田徑場、體育館、球場等,而無線電測向運動只要在空曠有樹木草叢的環(huán)境都可以進行比如:校園、公園、森林、野外等大自然環(huán)境。因為場地環(huán)境的未知性這就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高要求。比如:良好的平衡能力、彈跳能力、應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不斷通過在這種環(huán)境中訓練和比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迫使學生主動參與訓練,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以便適應各種環(huán)境。
(三) 提高學生的承受抗壓的能力
由于比賽環(huán)境的特殊性,除對學生的體能提出要求以外,對學生的承受大賽抗壓能力同樣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運動過程中,根據(jù)測向機搜集到的頻率從而最快地作出判斷并隨時調整路線,直到找到目標。如果訓練或比賽中出現(xiàn)找錯臺、漏找臺、超時等問題,學生容易出現(xiàn)急躁、錯亂、慌張等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訓練時不僅是比賽內容的訓練,也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波動,培養(yǎng)學生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抗打擊的能力。
(四) 豐富學生課外知識
無線電測向運動起源于軍事體育。它涉及運動生理學、訓練學、體育心理學、物理學、環(huán)境地理和無線電學等。學生接觸該項目后都會潛移默化接受這些學科知識,從中不斷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的課外知識面。無線電測向運動既不是單一的體育運動項目也不是純粹的室內科技制作,它完全將理論與實踐、動手與動腦、室內與戶外、體能與智力相結合。將科技體育、健身、體育教學融為一體,對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強身健體、磨練意志、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能力、豐富了學校社團活動。
(五)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無線電測向運動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qū)別,通過教學形式的多元化,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自主積極學習的能動性。以不同方式體現(xiàn)調動學生運動興趣,根據(jù)學生運動水平制定難度和標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增加學生運動的動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時刻要求參與者必須要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不能為了走捷徑而破壞花草樹木。所以無線電測向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
三、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一項新型的科技體育項目,如果大規(guī)模的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還存在教育觀念落后、學生參與度不高、師資隊伍水平不高,及家長學生認識不到位等諸多問題。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校采用小班授課形式,進行大規(guī)模的宣傳培訓,讓老師學生家長改變以往的觀念接受新型的教育方式,多組織老師參加無線電測向培訓。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改變學生對中長跑、越野賽的懼怕。
四、 結論與建議
無線電測向運動結合了有氧、無氧運動和三維性空間性,提高學生短時間內的應變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無線電測向運動,給我校體育課帶來了全新思路,它是新課程理念的最好表現(xiàn),完全體現(xiàn)了學生積極主動性。為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它不斷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推動這項運動在學校的發(fā)展,也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立軍.無線電測向運動[J].中國學校體育,2002(5):47.
[2]王艷.定向運動的特點及其針對性訓練試驗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6).
[3]陳華.無線電測向教學與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65-68.
[4]王翔,彭光輝,張新安,湯萬輝,李飛龍,等.定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
[5]王翔,彭光輝,張新安,湯萬輝,李飛龍,等.定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8.
[6]王力軍.無線電測向運動[J].中國學校體育,2000(5):47.
作者簡介:
魏芳娟,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酒鋼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