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p>
部編語文新教材對閱讀課程結構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形成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框架,提倡將課外閱讀納入課時計劃當中,力求發(fā)揮教師的導讀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改變學生不讀書的狀態(tài)。
可以說,課外閱讀教學越來越重要。這是時代變化的要求,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也是語文教學生態(tài)改變的要求。
那么,怎樣將課外閱讀教學進行得完整而又有一定的體系呢?我們認為應該彈好下面的四重奏。
一、打造經典課例
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通過教師的先行閱讀,設計出多種形式的課型,以此有效促進課外閱讀活動的展開。我們始終認為,要想學生投入到閱讀活動當中,教師的影響是巨大的,那么教師的閱讀也是必須的。師不讀書,何以讓學生讀書?師不讀書,何以能引領學生讀書?又何以能夠有效推進閱讀活動的展開?
根據(jù)讀書的進程,教者可以設計“讀前激趣課”“讀中促進課”“讀后提升課”“讀寫結合課”等課型。在各種課型中,要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給予學生讀書方法,諸如:默讀法、跳讀法、猜讀法、精讀法、略讀法、瀏覽法、圈點批注法、摘錄法等。也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促進作用,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深入一個層次。
例如,一位教師講授的《城南舊事》一書的“讀前激趣課”。
導入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突顯小說意境的歌曲《送別》,再加上教師情感體驗的渲染,有效地與學生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了學生走進小說的熱切欲望;教學推進中,圖片、視頻等多種教學元素的融入,也是激趣的手段之一;對《城南舊事》文學成就的介紹也從文學魅力與價值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小說的過程中并不力求把小說的全貌推給學生,而是在人物、情節(jié)、主題等方面不斷地設疑,目的也是從不同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傊?,一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就這點而言教學任務就完成了重要一部分。
毫無疑問,要把學生帶入名著深處,導讀很重要。教學中,“經典提前讀”“經典人物鏈接”“閱讀分享”等環(huán)節(jié)分別指向創(chuàng)作背景、主要人物、小說精彩情節(jié)等內容,教師力求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幫助學生在閱讀名著之前對小說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接下來更深入地閱讀做了很好的鋪墊。
中學生正處于文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如何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務必先讀名著,思考設計出經典課例,自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開展豐富活動
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展開,要積極推進形式多樣的分享活動,因為閱讀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各種分享活動的進行,既可以使學生有一個展示的舞臺,又可以使所讀的內容有一個初步內化的過程。
初一、初二學年,我們可以每周設置一節(jié)閱讀課,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全校型的讀書會,通過“名著再現(xiàn)”“朗讀者”等形式,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表演,如唱歌、朗誦、小品、相聲、課本劇等,再現(xiàn)經典內容,分享讀書所得,獲得閱讀的快樂。
也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進行“我最喜歡的書籍”“課前講名著”等活動,讓閱讀分享日?;@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纯聪旅嬉恍├蠋煹木唧w做法:
“名著再現(xiàn)”活動。如在一次讀書節(jié)期間,班級先以小組為單位,確定名著,共同研討篩選表演片斷;接下來學生進行分工:編劇、導演、分配臺詞、準備服裝道具等;最后鉆研原著精心排練,班級公演后選出《紅巖》中給成崗打誠實藥劑一段,在學校進行演出。雖僅是一個表演,但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班級中的演員及觀眾也許一生都忘不了與名著結下的這份緣。這樣的活動是對讀書的延展深化,很好地推動促進了讀書。
“朗讀者”活動。就是對經典作品進行朗讀,學生了解作者,走進作者的經歷體會作品,用聲音用情感演繹對作品的理解,通過讀出作品的無窮韻味,走進作家的生命,認識這個人,再由這個人深入地理解這部作品,在此基礎上,走進作者更多的作品,這樣的讀書活動會讓學生有豐厚的收益。
“課前講名著”活動。每天課前三分鐘,由一名學生講名著,提前一周時間安排人選,將周一至周五講名著學生名單寫在班級后面黑板上,每一天由誰來講一目了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準備時間,提煉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講說時圍繞回目,演繹情節(jié),適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認識。要求聲音洪亮,姿態(tài)自然,情節(jié)設計要緊張刺激,多運用口語化的語言,結合眼神和肢體動作,力求通俗易懂,生動有趣。
為了更好地開展這項活動,老師指導學生結合回目的內容,將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等信息,呈現(xiàn)在黑板上,標畫出彼此之間的關系圖。這樣,學生可以利用關系圖,輕松自如地解讀,其他學生也可以通過關系圖準確把握主要內容,收效很好。
為了讓這項活動順利開展,老師先從班級的優(yōu)生開始,讓他們給其他學生做示范,經過一段時間,待其他學生對講名著有了一定認識之后,再安排中等學生來展示,接著再適當安排后進生參與進來。學生一個個在課前積極準備,或認真閱讀原著,或向講過的學生請教,然后自己反復練習,反復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對于個別有畏難情緒的學生,老師課下及時做好思想動員,同時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允許他們可以先按照準備的材料來講,課上展示時以鼓勵為主,幫助他們增強信心。這樣,所有的學生會逐漸地參與進來。在以前一名學生講名著的基礎上,老師又嘗試讓兩個學生搭檔來展示,這種方式可以彌補一個學生因緊張影響發(fā)揮的弊端,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既有相聲語言的幽默風趣,又有評書語言的生動形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共同解讀名著,受到更多學生的青睞。
除此之外,有的老師還開展了“每日美文”“讀書漂流”“書香小組評選” 等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讀書,又深化了讀書。
三、形成精彩輸出
所謂的“輸出”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輸出,即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將自己的閱讀收獲展現(xiàn)分享出來。學生的閱讀是輸入,但是學生讀得怎么樣?則要通過“輸出”來檢驗。只有高質量的“輸出”,才有高質量的閱讀。強調“輸出”,就是要避免那種為了讀而讀的弊端,真正讓閱讀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輸出的形式多種多樣??梢岳L制情節(jié)脈絡圖、人物關系圖,還可以建立人物檔案,繪制情景畫面,如有個學生繪制了武松打虎的畫面,看看武松那粗壯的胳膊,老虎的血盆大口,武松的英雄形象躍然而出,學生對人物的理解也就通過畫面表現(xiàn)出來了。還有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他們用文字記錄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如用詩化的語言評價人物,這是一個學生以詩化的語言來評價諸葛亮:“諸葛一生多錦囊,奇謀妙計不勝防。忠肝赤膽仁義重,輔佐先主終稱王?;馃乱俺醯菆?,智激周瑜戰(zhàn)長江。草船借箭巧施力,舌戰(zhàn)群儒斗四方。七擒孟獲留清史,六出祁山美名揚。空城險計退強敵,鞠躬盡瘁世無雙?!彪m然還有些稚嫩,但是可以看出他對人物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閱讀輸出的形式還有很多,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類:(一)文字類:讀后感、書評、微論文、書信、續(xù)寫、改寫、擴寫、縮寫、詠人詩、歌詞、劇本、人物傳記、人物紀年表、腰封設計、推薦語、辯論稿等。 (二)圖畫類:思維導圖、譜系圖、人物旅行圖、人物形象復原圖、物件復原圖、地形圖、手抄報等。(三)視頻類:辯論視頻、課本劇表演視頻、自制動畫或視頻、講故事視頻等。(四)創(chuàng)意類:書簽秀、詩畫擂臺、游戲開發(fā)、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等。
無論哪種輸出形式,都要建立在認真深入的閱讀基礎上,力爭擁有“獨創(chuàng)性”“思辨性”“邏輯性”“審美性”。
四、進行多元評價
評價方法的形成是推進課外閱讀的必要保障,如何有效地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指導,一些形式適當?shù)脑u價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形式:
(一)激勵性評價
激勵性評價就是通過一定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獲得閱讀上的成就感??梢圆捎米x書征文、名著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當然,日常讀書中的及時鼓勵也很重要。
(二)自主性評價
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緩慢的漸進過程,評價自當融入整個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很重要。引導學生每學期把自己的閱讀輸出整理成冊,學期末寫一篇讀書敘事,記錄自己的閱讀軌跡。幾個學期下來,自己讀書的成長狀況清晰自現(xiàn)。
(三)考試性評價
考試是教與學行為方向的指揮棒。將整本書的閱讀納入正規(guī)考試,是促進課外閱讀有效展開的重要方法。它與單篇閱讀的考試應有一定的區(qū)別。了解了、理解了、探究了,是整本書閱讀考查的三個維度,整體上要側重考查學生對整本書的感受、理解、分析和欣賞。
以上的“課外閱讀四重奏”是從部編教材課外閱讀課程化的角度進行思考的,避免了課外閱讀教學的碎片化??梢哉f,系統(tǒng)的旋律才會有動聽的效果。
董占軍,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