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相較城關,蕉城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十分薄弱。如果可以結(jié)合我們蕉城豐富的山海資源,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興趣,倡導“自主寫作”實踐,不失為一種提高農(nóng)村小學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捷徑。
關鍵詞:山海資源;學生興趣;蕉城農(nóng)村;作文教學
不知何時,我們這些在基層教書的老師們,常常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農(nóng)村娃娃的寫作語言太貧瘠了,作文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筆者剛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不久,更有一種“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滋味。但我們蕉城不僅有引人入勝的青山綠水,還有歷史悠久的人文底蘊,這些都是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的涓涓泉水。因此,結(jié)合蕉城山海綠色資源,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倡導“自主實踐”,不失為一種提高農(nóng)村小學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捷徑。
一、 寫作看鄉(xiāng)鄉(xiāng)“景”好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似源泉,文章若溪水,源頭活水不枯竭,溪水自然流淌不歇。寫作并不是生活的點綴、裝飾,而是生活本身。”所以,如果我們能就地取材,有效地開發(fā)利用家鄉(xiāng)本土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也可以升華小學生的情感,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
(一) 觀自然山水,談家鄉(xiāng)之美
蕉城有碧空沃野,海岸綿長,孩子們可以看綠樹紅花,聽白鷺歌唱,挖灘涂海蟶,品蛤蜊味美,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玩耍,還可以相互敘述融融其樂,真情涌出,自然也滋生了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 捕人文風情,贊淳樸民風
蕉城近海,人民爽朗、質(zhì)樸、真誠,相較城鎮(zhèn),漁民更注重相互交往和互助,小到照看幼子、調(diào)解糾紛、互織漁網(wǎng),大到修船補路、合作賣海產(chǎn)品,類似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同時,充滿蕉城特色的民間風俗活動,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藝術知識。我們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搜集這些素材,鼓勵他們將這些素材寫入文章中。例如:可以讓學生交流飛鸞碗窯“瓦蓋房”的照片,學生通過上網(wǎng)搜集材料,發(fā)現(xiàn)這些在當?shù)厣钪兴究找姂T的東西竟然還藏著悠久的歷史傳說,當下就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
(三) 用山歌漁曲,促表達能力
山歌漁曲是流傳在民間的藝術瑰寶,蕉城人民擅用百靈鳥般的嗓子歌唱美好生活。傍晚時分,一葉扁舟蕩漾在湖泊,戴斗笠的漁民邊撒網(wǎng)邊哼著悠揚的小調(diào),這些曲調(diào)言語通俗但道理深刻。學生在寫作時如果能恰當?shù)剡\用,可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如“清明魚開口,白露魚閉嘴”“青魚尾巴白魚頭”等等,都是流傳甚廣的曲牌名。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 寫作有路“趣”為徑
興趣無疑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老師,它不僅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更能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所以我們應帶他們走進日常生活,享受寫作的快樂。
(一) 進行情趣游戲,邊做邊寫
快樂的寫作永遠伴隨著真理的檢驗。少年兒童的天性就是在做中學,玩中學,他們通過大量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了解生活,觀察自然。在這些游戲中,孩子們的精神是愉悅的,思維是敏捷的,語言是活潑的。哲人黑格爾曾說: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奇妙而奇幻,充滿靈性的天地。例如,頑皮的小男孩把石頭拋進河里,他在岸邊驚喜地看著水面呈現(xiàn)的一個又一個漣漪,覺得這是一個作品。此時,教師就可以用談話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情趣。我們可以表揚他的投擲技巧,詢問他眼中看到的圈圈是圓形還是其他形狀,也可以讓他想象此刻水面下的動靜……一篇富有情趣的作文就這樣產(chǎn)生了。
(二) 引導細致觀察,邊看邊寫
寫作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勞動過程。與其長篇大論枯燥地說教,不如引導學生走入生活這一寫作寶庫。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有計劃、有重點地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觀察。例如,一只蜜蜂飛進教室,我們可以利用這只蜜蜂,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蜜蜂美麗外形、蜜蜂與人的互動惟妙惟肖地寫下來。在偶發(fā)事件中,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錄下來,內(nèi)容不限體裁不拘,不僅能大大增加學生的練筆機會,還能促使他們留心周圍的事物,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
(三) 抓住年齡特點,邊學邊寫
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螺旋上升、逐漸成熟的過程,我們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揠苗助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分層施教。第一學段的孩子,我們要鼓勵他們多寫,不拘泥于條條框框,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放開膽子去寫;第二學段的孩子,我們要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不斷地寫持續(xù)地寫,但是寫的內(nèi)容不能單一,要豐富,體裁可以是觀察日記、散文隨筆之類,這一階段的重難點在于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到了第三、四學段,習作重點在個性表達,可以讓學生針對社會熱點,說直話,說真話,說自己想說的話。
三、 寫作有法“樂”為舟
真正的自主寫作,其實就是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表達。教師應樂于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所謂的自由作文,其實就是“情動而詞發(fā)”,手隨心動,我手寫我心。
記得有一次上課,雨過天晴,學校附近的草坡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美麗。于是,我決定帶孩子們上那兒散步。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要寫好文章,應該在山坡上靜靜感受、領悟、思考,然而孩子們卻像出籠的鳥兒一樣肆意涌向山坡,奔跑著,追逐著,笑啊,鬧啊……回到教室,孩子們出奇的安靜,寫得特別投入,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文誕生了:《美麗的山坡》《一次難忘的散步》等。
作文教學的內(nèi)容應是學生親歷的、熟悉的、感興趣的,讓學生提起筆就懂得怎么寫,看了題目就有東西寫。我們要解放孩子的天性,讓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生活體驗去快樂地寫作。
農(nóng)村教師的作文教學,不僅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思想,還要教會學生采擷生活中的浪花,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順暢地表達思想情感。總之,我們要做寫作教學中的有心人,不斷探索更新,始終結(jié)合山海綠色資源,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寫作興趣,屆時我們的作文教學質(zhì)量定會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馬想進.農(nóng)村作文教學之我見[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8(3):96-97.
[2]曾翠華.如何提高農(nóng)村作文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6):195.
[3]萬三燕.淺談如何挖掘農(nóng)村作文教學資源[J].商情,2012(16):237.
作者簡介:
呂玉鈴,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飛鸞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