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星星
摘 要:為了有效落實《關于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益的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文件精神,我區(qū)推進中小學課堂改革工作制定了以《關于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益的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為指引,全面落實“以學定教”“分層教學”的思想。重點抓后30%學生群體的教育,提升教學底線的達標,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fā)生,切實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以學定教;分層教學;教學效益
一、案例背景
作為新教師,我拘泥于生搬硬套,依據(jù)教案設計程序化教學,純粹為了“教”而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僅僅追求教師的角色完成。只根據(jù)自己設計好的教案,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授課,過程中并未關注學生是否學會、多少學生學會等等;我對目標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以為把每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就算是目標達成了,誤解了目標的本質是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學會應用,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特定的品質;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雖然考慮到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簡單的折中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和練習內(nèi)容的選擇,想當然地認定較弱的學生能夠掌握技能,較強的學生能力能得以加強。但現(xiàn)實課堂是: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跳一跳”并未“摘到桃子”;能力稍強的學生則輕而易舉地“摘到桃子”。課的預設和生成大相徑庭。
二、案例描述
(一)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課前布置好場地,將小型體操墊架起來,形成像一個個的小山洞的樣子,每個小型體操墊的兩邊都放好了足球,等待學生的到來。學生來到場地看到布置好的場地器材,圍著我問東問西,顯示出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也拿出十二分的激情開始上足球——腳內(nèi)側踢球課。在完整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踢球的準確性,我要求學生將球從小型體操墊形成的小山洞下踢過。大部分學生都興高采烈地練習著,也在努力地嘗試達到我的要求,而一小部分完成不了的學生已經(jīng)選擇安靜地在原地隨便踢踢玩玩,而我也只是稍做了一下鼓勵,希望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力爭完成學習任務;待我回頭一看:那部分輕易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覺得我安排的任務過于簡單,已經(jīng)自行拉大了距離,增加力道,結果把球踢得滿場飛,影響了其他同學的練習。對于這些學生我當時覺得是“滿瓶不動半瓶搖”,便不假思索地對其進行了呵斥:“你們以為你們是足球巨星啊,走還不會,就想跑啦,給我把球撿回來好好練習!”學生掛著一臉沮喪又無奈的表情將球撿了回來,可是撿回來之后就無心再練習,表情里透著滿不在乎,隨意踢兩腳。
面對這樣的情景,我一邊巡場指導并鼓勵著,一邊尋思著如何改變這樣的局面,但局面似乎失去了控制,我蒼白的鼓勵聲和無效的呵斥聲在操場上顯得如此無力!這節(jié)課注定失敗了。課后我很沮喪,為什么設想如此美好,但現(xiàn)實課堂卻如此混亂呢?我開始尋找原因,我想:作為新教師的我可能在教法上存在不足之處,是不是可以嘗試聽聽學生的想法,或許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借鑒。我決定下次課重新調(diào)整!
(二)發(fā)現(xiàn)新大陸
“同學們,老師想知道你們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有什么樣的想法?!?/p>
“老師,太難了,我們根本做不到?!焙芏嗯惪谕暤卮蠛爸_€有一個女生故作撒嬌地說:“這個球一點都不配合,不聽話,煩死了,沒意思!”而上節(jié)課被我批評過的男生則是心不在焉地與旁邊的同學嬉戲打鬧,根本不想聽。我覺得是我的態(tài)度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想去改變。于是乎我說:“好!同學們,下面是你們展現(xiàn)真正技術的時候了,兩人一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給你們?nèi)昼姇r間自己商量,選擇你們覺得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但是要記住我們這節(jié)課的目的,到時候我會選擇幾組學生出來展示你們的練習方法。OK!行動起來?!?/p>
學生一聽要展示,立刻重視起來,回到位置后便開始討論、嘗試練習。場面雖然有點嘈雜和看起來無秩序,但至少所有學生都行動起來了,努力尋找最好的練習方法。
“嗶……”
“集合……同學們請坐下,剛剛老師看了,有很多組的練習方法很好,下面我要請幾組同學來展示一下。童童,你們先來?!?/p>
“老師,我們現(xiàn)在還達不到您的要求,我們將您一開始一人踩球一人踢的方法升級了一下。”只見他們兩人雙手互相搭在對方的肩上,支撐腳踏在球的兩側,嘴里喊著“一、二、踢”,兩人同時踢球,球依然在原地,緊接著又是一腳。我嘴里不由自主地說出“好”并為他們鼓掌?!巴瑢W們,掌聲鼓勵一下他們!”在激烈的掌聲中,我心想,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還可以提高練習的效率。這是作為老師的想法,可是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就是因為覺得這樣有意思,同時還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剛剛童童組給我們開了個好頭,下面我們請大鵬這組展示一下?!?/p>
“老師,您給我們的要求太簡單了,本來我們想加大點距離吧,可是練了一會兒,還是覺得不難,后來,我們決定不按您的要求來做了,我們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币贿呎f一邊將我架好的“小山洞”放了下來,他們每人腳下一球,兩人眼睛對視了一下,同時起動,同時沿著小體操墊的一邊踢球,踢完之后立馬橫向移動去停對面的來球,停下之后,后退幾步又是一個眼神的交流,又是一腳。盡管他們踢得不是很好,偶爾也會失誤地將球踢飛,但同學們覺得這個很新穎,報以了熱烈的掌聲。當時我心中是異常的興奮,仿佛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大聲說:“你們的能量,超乎我的想象!”博得了全班學生的笑聲,還有開玩笑地說:“老師!紅牛給你多少廣告費?”我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三)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
這節(jié)課,顯然要比上節(jié)課流暢了許多,但我總覺得還缺少點什么。我想可以把場地隔成四片區(qū)域,分別命名“基礎班”“普通班”“進階班”“精英班”。每個“班”的練習方法不限,但都有達標的統(tǒng)一要求。比如“基礎班”的達標要求是:能夠正確完成助跑、踏地支撐、擺腿、踢球、隨前這一套動作;普通班的達標要求是:能夠使用正確的踢球方法將球踢到指定位置。以此類推,逐漸加大難度。練習時讓學生以兩人一組捆綁式地都從基礎班開始練習,然后慢慢升級,每次升級小組兩人都要通過老師的考核,考核通過才可以得到通關批準,進入下一個“班”的練習。最終能夠進入精英班的學生則考慮入編學校“綠茵社”。學生對入選學?!熬G茵社足球隊”可是有無限遐想的,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積極性就不言而喻了。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為學校足球社團招募成員,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案例反思
作為一名新教師,開始我過分拘泥于課的形式,不切實際地要求學生都按照我的要求和方法去練習,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和主觀能動性。這違背了“以學定教”的規(guī)律。“以學定教”不僅是根據(jù)學習目標制定教學方法,更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通過此節(jié)課,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給學生一個舞臺,還你無限精彩
作為新教師的我,之前總覺得我的體育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千篇一律的準備活動、模式化的徒手操,教條的示范、講解、自主練習,似乎這一切都被定格了??墒?,我們又是否認真地思考過:現(xiàn)在的學生為何喜歡體育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是什么扼殺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他們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面對課堂混亂、學生脫離課堂教學時,我開始選擇了嚴厲批評,卻并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把備課當作任務,置學生的喜不喜歡、需不需要、適不適合于不顧。經(jīng)過反思,我覺得老師并不能做一個打水者、搬運工,每天負責打一桶水,強行灌入,這桶水未必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反之,教師應該扮演主導角色,關注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體育課這樣開放的課堂,身體素質的差異,心理素質的不同,必須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其實,只要我們反思每一節(jié)課,用心對待與學生的每一次接觸,記錄每一次的教學體會,你會發(fā)現(xiàn):給學生一個舞臺,他們定會還你無限精彩。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不僅有技能,或許還有快樂、成功,甚至更多。
(二)分層教學促進共同發(fā)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一直提倡“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的不同發(fā)展”。這就明確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貫徹分層教學法,對學生在教學和評價上都要分層。
首先,立足階梯備課,認真研究教材,抓住問題的本質,了解知識技能發(fā)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分層時要精心設計教學,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要。例如本節(jié)足球課,我創(chuàng)設了四個能力班級情境,分階梯地教學:第一梯級是能夠正確完成助跑、踏地支撐、擺腿、踢球、隨前這一套動作;第二梯級是能夠使用正確的踢球方法將球踢到指定位置;第三梯級是與同伴的配合及動作的運用;第四梯級是在小組比賽中靈活運用。以挑戰(zhàn)不同梯級的形式授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不同的學生都獲益。
其次,分層時要關注學生心理,避免負面作用。學生清楚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師直接對學生說我們是按能力進行分層的,無疑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的分層是最忌諱的。教師在進行分層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讓學生感到受挫,還要有激勵的作用,這就要考驗我們教師的能力和教學的藝術性了。
再次,雖然實施分層教學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許多地方值得商榷。首先,實施分層教學法對教師提高了要求,在時間、精力、課前教學準備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基礎班的學生學習情緒反復性很大,簡單的技能學習容易松懈,只要稍微放松,就會出現(xiàn)不好好學的情況,但只要經(jīng)常與他們進行交流,做好思想工作,依然可以解決;分層教學中師生之間關系是否融洽對他們能否學好教學內(nèi)容很重要;一定要做好即時評價工作和實施多樣化練習方法,及時解決學習問題,鞏固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基礎班學生,覺得動作很簡單,自以為已經(jīng)掌握,一看就會,一做就錯,一錯就放棄,所以這個過程的心理疏導和改變練習形式,對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千萬不能為了分組而忽略了目標達成的最終目的,得不償失!
(三)授人以漁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逃嗍侨绱耍阆肽愕膶W生可以飛翔,卻又給他多余的負擔和重量,那么他只能背負著壓力匍匐前進;為何不能為其插上翅膀,放手讓其在天空肆意地飛一會兒呢?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