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明
摘 要 砂仁是中醫(yī)藥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中藥,具備調(diào)中、溫脾、消食、安胎、鎮(zhèn)吐等功能,其主要用來治療胸腹脹痛、氣滯食積、噎膈等癥狀。砂仁生長在過程中不耐寒、怕干旱、喜漫射光,所以種植砂仁應該選擇完整的山區(qū)溝谷林,有長流水的溪溝兩旁,在上層深厚、疏松以及肥力強的土地中生長較好。砂仁市場需求量大,只有重視研究砂仁高產(chǎn)種植技術,才能提升砂仁種植效益。基于此,根據(jù)自身相關從業(yè)經(jīng)驗并結(jié)合廣泛的社會實踐調(diào)查研究,就砂仁高產(chǎn)種植技術展開相關探討,希望能夠為提高砂仁種植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 砂仁;高產(chǎn)種植技術;廣西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18
近年來,人們對砂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砂仁的市場價格比較高,種植效益較好,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砂仁,種植砂仁成為廣大農(nóng)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廣西地區(qū)大力推進砂仁種植,并根據(jù)砂仁的生長習性,科學合理地選擇疏松保水、肥力較好的土地進行種植,進而能夠有效提高砂仁種植水平,推動砂仁種植成為農(nóng)民增收的重要產(chǎn)業(yè)[1-2]?;诖耍Y(jié)合廣西砂仁栽培、種植實際情況并結(jié)合相關調(diào)查研究,從選地整地、砂仁苗選擇、定植、病蟲害防治以及田間管理等方面對砂仁高產(chǎn)栽培技術進行探討。
1 適宜砂仁種植的條件
砂仁屬于熱帶種植物,適宜在高溫而且多霧的氣候條件下種植,最適宜的溫度是22~38 ℃,但在砂仁的種植過程中,偶爾遇到低溫也能正常生長。但是在砂仁生長過程中,花果期對溫度要求十分嚴格,如果在22 ℃以下,砂仁開花則處于不正常狀態(tài),結(jié)果率比較低,至少在25 ℃以上才能正常開花結(jié)果。蔭蔽度最好控制在50%~70%,砂仁的苗期需要比較大的蔭蔽度,一般在70%以上。在砂仁生長過程中,喜歡漫射光,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狀況良好,但是強直線光會對生長造成一定干擾,所以一定要有效控制蔭蔽度。此外,砂仁對水分的要求特別高,正常條件下,砂仁要在年降水量2 200~2 500 mm的地方種植,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在25%左右,進而保證砂仁正常生長,保證砂仁的結(jié)果率[3]。
2 砂仁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
2.1 科學整地、選地
根據(jù)對砂仁生長習性的研究分析可知,砂仁最好種植在土壤含水率較高的地方,而且種植地必須有相對較好的排水性,可以選擇在較為肥沃的山谷或溪流旁。在砂仁種植過程中,用來控制砂仁生長過程中的蔭蔽樹最好選擇常綠喬木。
科學整地、選地包括以下4方面。1)宜在較為開闊平坦的地區(qū)種植。2)科學選擇蔭蔽樹,落葉常綠喬木是最佳選擇,并注意控制蔭蔽度。3)在種植砂仁前,要對種植地中比較大的碎土塊進行整理,還要注意排查種植地的排水溝,保證其具備良好的排水性,進而保證種植成活率。4)避免在低洼地種植,以免植株泡水爛根,引起砂仁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2 選種
砂仁有綠殼砂、紅殼砂和陽春砂3個主要品種,由于各個品種的產(chǎn)量不一樣,所以種植時必須選擇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的優(yōu)良品種,這個也是確保砂仁增產(chǎn)增收的一個關鍵技術。綠殼砂無柄,葉鞘包莖,葉片狹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紅殼砂的葉面相對比較大,而且葉面上帶有一定的絨毛,果實非常小,而且果實的外表是紅色的,結(jié)果率是3種砂仁中最高的,但是質(zhì)量比較差,所以種植比較少。陽春砂的果實質(zhì)量最好,產(chǎn)量高,所以種植面積最廣,在廣西地區(qū)、廣東省、云南省等地都是以種植陽春砂為主。建議各地種植品種應選擇陽春砂仁。
2.3 選苗
采用分株繁殖進行種植,幼苗培育要在砂仁種植地專門設置幼苗培育苗圃,選擇幼苗莖葉5~10片,然后選擇2個新發(fā)地下莖作為幼苗。當幼苗生長比較好時,選擇比較健壯、結(jié)果率比較高的砂仁進行種植,將選擇出來的幼苗立即種植,以保證種植成活率和統(tǒng)一管理。
2.4 定植
種植砂仁一般選擇在春季定植,3月為最佳定植時間,但如果種植地不能滿足砂仁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也可以在6月進行定植,要根據(jù)砂仁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規(guī)劃。砂仁定植最好選擇在陰天進行,定植完成后要施基肥(基肥最好加鈣鎂磷肥攪拌堆漚成熟后再用),基肥與表土攪拌均勻,將苗按自然情況栽入(如果苗根系過長,必須剪去,保留20 cm左右即可,避免種植時根系彎曲打折,影響植株生長),要讓砂仁的紅芽微微露出,其他埋在土壤里,然后將其壓實。
2.5 田間管理
2.5.1 除草割苗
在砂仁種植的2年里,由于砂仁生長比較緩慢,而且較為稀疏,所以砂仁田間會有大量的雜草,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每年要除2次草,選擇在2月和9月進行。在除草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清除雜草,還要重視割去枯、弱、病的砂仁苗,并注意控制植株密度,每667 m2應該保持2萬~3萬株,平地2萬~2.5萬株,坡地2.5萬~3萬株。
2.5.2 追肥培土
定植后,要在砂仁生長的前2年進行施肥管理。每年一般施肥2~3次,最好在2月以及10月進行,肥料除了施磷、鉀肥外,還應配合適量的氮肥。根據(jù)土壤肥力,每667 m2施用尿素10 kg,復合肥20~30 kg,加速群體形成和植株健壯,為高產(chǎn)奠定基礎。進入開花結(jié)果期施肥不要偏氮肥,還要施用復合肥(平衡肥),以提升植株對有機肥的吸收效率,培養(yǎng)健壯植株,吸引蒼蠅等昆蟲進行授粉,提高授粉和著果率。濃度一定把握好,避免濃度過大燒傷植株和花芽,有利于提升砂仁種植效益。
2.5.3 合理控制砂仁種植蔭蔽度
在砂仁種植過程中,應根據(jù)砂仁的生長實際,對其所需的蔭蔽度進行調(diào)整,要科學、合理地控制砂仁生長過程中的蔭蔽度。如果蔭蔽度過大,應該砍掉部分蔭蔽樹或砂仁樹枝,如果蔭蔽度過小,則應該適當增加蔭蔽度。
2.5.4 排灌
在砂仁生長過程中,要充分滿足砂仁生長的水分需求,首先要做好砂仁種植地的排灌工作,如果遇到比較干旱的天氣,應該安排灌溉,盡可能滿足其生長的水分需求,在種植時應該避開低洼積水地方。
2.5.5 人工授粉
砂仁樹的花是比較典型的蟲媒花,砂仁花是不能自行授粉的,需要昆蟲進行授粉,在砂仁生長過程中,可以對昆蟲授粉比較少的地方采用人工授粉,以提升砂仁授粉效益進而保障砂仁的著果率。
目前,人工授粉主要有推拉法和毛筆授粉法。1)推拉法。所謂推拉授粉法是指利用左手或者右手夾住大花瓣以及雄蕊,然后用拇指進行推拉,推拉讓花粉塞入砂仁柱頭孔。2)毛筆授粉法。用一支中等大的新毛筆,把毛筆頭蘸水后將毛散開,用毛筆頭輕輕在砂仁的花朵輕輕掃兩下,使雄花花粉掃到雌花花蕊上即可。此方法更簡單快捷(使用時注意,一定讓毛筆保持一點濕度,才能夠黏住花粉),能夠大大提高授粉效率和產(chǎn)量。該技術在南寧市的隆安縣和百色市一帶較多應用。砂仁授粉最佳時間段是每天的7: 00—16: 00。
2.5.6 放養(yǎng)蜜蜂以及保護授粉昆蟲
砂仁授粉的重要媒介是昆蟲,所以在種植砂仁過程中應該重視保護授粉昆蟲?;ㄑ糠只螅谏叭史N植地一般要禁止噴射農(nóng)藥,否則會由于噴藥后降低授粉和著果率,大大降低砂仁的產(chǎn)量。在砂仁開花的中期以及晚期,可以適當噴灑硼肥、磷酸二氫鉀以及甜味劑,吸引昆蟲,還要重視在砂仁種植田間放養(yǎng)蜜蜂,進而有效保護授粉昆蟲,保障砂仁的授粉率,進而提高砂仁的種植效益。
2.5.7 植物細胞分裂素在砂生產(chǎn)中的應用
在砂仁收獲完,施完果后肥后,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每隔15 d噴施1次植物細胞分裂素,共噴施2次,1桶噴霧器水(約30 g水)放1 g植物細胞分裂素,攪拌均勻噴施即可。植物細胞分裂素可以大大促進砂仁花芽分化,增加花量,提高著果率和產(chǎn)量,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
2.5.8 修剪
在砂仁種植過程里,一定要適時、合理地進行修剪,修剪時間應在收獲后的9月進行,避免在3月、4月砂仁花芽已經(jīng)形成或花芽長出后進行修剪,否則容易踩壞花芽,造成不必要的減產(chǎn)。通過修剪,能夠調(diào)節(jié)砂仁的植株密度和田間透光、透風度和濕度,有利于砂仁進行光合作用和昆蟲授粉,減少病蟲害,也有利于進行田間管理。修剪時間應選擇在砂仁收獲完后,結(jié)合除草工作進行合理修剪,剪除枯株、病蟲株、細弱株、病葉和過密株等。修剪完成后,要把所有的枯葉、病株等全部拿到外面集中燒毀,控制病蟲害源頭,并全園噴施1次甲基托布津和敵百蟲等防病、防蟲藥物,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
3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3.1 立枯病
立枯病容易在苗期發(fā)生,而且在3—4月以及10—11月更容易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會造成砂仁幼苗萎縮。在容易發(fā)病的月份,可以噴灑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3.2 葉斑病
葉斑病一般在砂仁生長的苗期發(fā)生,其開始發(fā)病時葉片會呈水漬狀,而且病斑是沒有邊緣的,葉斑病發(fā)生一段時間后,砂仁苗會枯死。防治方法:1)重視清潔苗床,然后燒毀病株;2)重視對苗床進行通風,盡可能降低溫度;3)重視施用磷鉀肥,以提高砂仁植株的抗病力;4)用1∶1∶120的波爾多液,每7 d噴灑1次,要連續(xù)3~4次;5)在開花結(jié)果期盡量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在花果期間,重視利用1%的福爾馬林以及0.2%的高錳酸鉀液預防葉斑病。
4 適時采收加工
砂仁種植后2~3年開花結(jié)果,當果實由鮮紅色轉(zhuǎn)為紫紅色,種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濃烈辛辣味時即為成熟,采收因地區(qū)而異,采收過早會影響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建議較晚收獲,因為入秋后晝夜溫差大,可以提高砂仁的含藥量、品質(zhì)和銷售價。收獲砂仁時應用小刀進行收割,不能直接用手拉,以防砂仁的根莖被撕破,進而影響砂仁正常生長。
5 結(jié)語
應用高產(chǎn)栽培技術在種植砂仁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種植水平,促進種植戶增收,是農(nóng)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在砂仁栽培過程中,農(nóng)戶要重視選苗、定植工作,采用昆蟲授粉,適時進行合理修剪,做好水肥管理、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從而不斷提高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 周永康.砂仁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7(4):26-28.
[2] 陳振夏,謝小麗,龐玉新,等.海南砂仁高產(chǎn)種植技術與推廣[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16,36(6):33-36.
[3] 馮世鑫.砂仁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栽培技術調(diào)查[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 1996(2):69-70.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