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是整個高中生涯最關鍵、最緊張的一年,學生通過高三的有效率的復習能夠對自身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高考語文復習中卻還是存在一些復習誤區(qū),導致學生在進行復習語文時并沒有提升自身的語文成績。本文便結合高考語文復習以及人教版教材,探究高考語文復習的誤區(qū)都有哪些,解決對策是什么。
關鍵詞:高考語文;語文復習;誤區(qū);對策
一開始進入高考復習階段的學生,由于復習內(nèi)容比較多,學生往往感覺無從下手,找不到復習的有效方法。其實高考語文的復習有自身的復習規(guī)律的存在,學生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語文觀,不能將其拋棄在一邊;另外要對自身的學習水平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要制訂符合自身的復習計劃;最后,在積累語文知識的同時要對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形成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下面我們就結合相應的實例進行探討。
一、 高考語文復習誤區(qū)
(一) 棄西瓜,得芝麻
語文能力以及優(yōu)異的語文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而是通過長期的積累感悟而形成,這就會使得學生認為在短短的高考復習時間中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是不可能的,因此,好多學生都會直接放棄對語文學科的復習而去復習他們覺得比較容易提升分數(shù)的學科。例如,在模擬考試結束,語文試卷發(fā)下來以后,好多學生只是看一下自己的成績,而不去尋找自身學習的缺漏,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彌補。這就是典型的拋棄了西瓜得到了芝麻,將語文這一主學科拋棄,去彌補其他學科,這是一種錯誤的復習觀念,學生不能在高考復習中平衡各學科的均衡復習與提升。
(二) 不知己,無計劃
學生在進行高考語文的總復習時,不能對所復習的學科盲目地樂觀或悲觀,要對自身的語文學習現(xiàn)狀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根據(jù)現(xiàn)狀制訂相應的語文復習計劃。在語文高考中包括對學生本身的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的綜合考察,學生首先將這幾部分進行了解,并在以后的高考復習時間中有針對性地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彌補。而往往處于復習階段的學生對自身語文學習現(xiàn)狀沒有清晰的了解,在復習時也沒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從而分散了學生很多的精力去做無用的事情。如果學生在復習時處于盲目跟從的狀態(tài),那么自身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一直處于被抑制的狀態(tài),學習效率也會被大大降低。
(三) 重積累,輕思維
在進行高考語文的復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處于積累的基礎階段,例如,對高考頻率高的詞組、語句、古詩等進行積累,抑或是對作文中的經(jīng)典事例或者優(yōu)美的片段進行積累,往往會忽視思維的鍛煉。學生在語文復習中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只是零星地對語文知識進行積累,這往往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起不到效果。沒有了清晰的語文思維能力,學生就不能在考試中對所考察的題目進行準確、迅速的作答;不能對語文知識進行遷移,以靈活地運用語文知識;也就不能寫出符合主題的較高水平的作文。因此,學生在學習時要有正確的復習觀念,積累是基礎,但還要注重對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形成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教師也應在思維能力培養(yǎng)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以輔助學生的語文復習。
二、 高考語文復習的對策
(一) 提高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
高三復習時針對的是所有學科的復習,每門學科都是自己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總復習時,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狀況做出合理的分配。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勢方面加以保持并發(fā)揮,而比較弱的地方就要加以提升。不能因為語文學科提高比較慢就放棄了語文學科的復習而任其發(fā)展。作為高三的學生應該在內(nèi)心加深對語文的重視,對語文學科的復習進行合理的計劃與學習,堅持到高考,肯定會有質的飛躍。
(二) 要知己并有計劃地復習
對自己語文學習的了解應該發(fā)生在高三總復習之前,而不是高三總復習當中。如果是總復習當中你才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情況了解清楚,不僅僅會影響你原來的復習計劃,還會浪費復習時間,要知道高考復習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因此,學生在進入高三復習之前就要對自身語文學習情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與了解,才能在語文總復習時,有計劃地跟隨老師進行語文總復習。另一方面,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總復習時,往往參考對象是班內(nèi)的絕大部分學生,如果你的學習能力很強,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提高,如果稍弱,那就降低一點,努力使自身的語文水平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
(三) 要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在語文學習的思維能力中,主要體現(xiàn)在口頭語言以及書面語言這兩個方面,這也是表達能力的輸出表現(xiàn)。學生在進行表達的輸出時,可能會出現(xiàn)與老師所說以及書本上結果不一樣,有的學生就會對此產(chǎn)生不自信,認為是自己的語文能力很差,進而不愿意在語文學習時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思想。例如,在作文這一模塊的學習時,對于一段話當中所可以設定的主題,學生們都可以踴躍發(fā)表自己對于這句話的理解,但是一部分同學就會認為自己語文思維能力差,并不敢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傳遞出來。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高考語文復習時,鼓勵學生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三、 結語
以上便是對高考語文復習階段所出現(xiàn)的誤區(qū)以及解決對策的探討,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或者是更好的對策來促進高考語文學科的復習,希望一線的高三語文老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不斷的探索,以提升高三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佚名.高考語文難?政策早就告訴你,你卻打無準備的仗![J].重慶與世界,2018(14):56-57.
[2]金華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高考語文備考策略[J].漢字文化,2018(9):68.
作者簡介:
黃必灶,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