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價值屬性決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統(tǒng)中的核心地位,而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教育者,是對班級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尤其是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日益多元化,學生們?nèi)找鎮(zhèn)€性化,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班主任唯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促進班級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促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班主任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jié)合新課標中提倡的教育理念,運用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使他們能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一、
用真摯的師愛,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如果小學生們喜歡哪個教師,他們就會喜歡這個教師所教的科目,他們就愿意聽從這個教師的教導。相反,如果學生們不喜歡某個教師,那么他們就會對這個教師的言行產(chǎn)生一定的逆反心理。班主任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用真摯的師愛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們從內(nèi)心深處認識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讓學生們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
(一) 以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錯誤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班主任要不厭其煩地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如同學之間發(fā)生了爭吵現(xiàn)象,那么班主任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批評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將團結(jié)友愛真正地落到實處。如課堂上,學生們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刻,那么班主任可以巧用教學機智,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不是僅僅的批評指責。如自習課上,有的學生會有不遵守課堂秩序的行為,班主任可以充分地夸贊與肯定遵守課堂秩序的學生,讓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從而用積極的正期望去引導學生的行為。
(二) 是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表率
小學生們特別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尤其是班主任的言行舉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學生們常常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因此,班主任要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端正的儀表儀態(tài),一絲不茍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好學生們的榜樣,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品性的熏陶。
二、
用十足的耐心,轉(zhuǎn)化班級中的問題學生
從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個班級中都有一兩個問題學生,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是卻嚴重影響著班級的班風班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性格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如果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就被貼上了問題學生的標簽,那么就會影響他們的終身發(fā)展。而且問題學生容易出現(xiàn)反復的問題行為,他們有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類似的錯誤。所以,班主任要用十足的耐心,去轉(zhuǎn)化班級中的問題學生,從而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我們班的李小剛(化名),班級中典型的學困生,不能認真完成作業(yè),課上不是自己做小動作,就是說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語。其實李小剛挺聰明的,就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我也多次找他談話,與他分享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李小剛的自律性有待提高。每次談話之后,能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yè),但是不過幾天,就又變成老樣子。于是,若干次后,再一次聽到小組成匯報說,李小剛沒有寫完作業(yè),我找到李小剛說:“咱們做一個約定,每天你寫完作業(yè)之后,讓家長用手機拍成照片發(fā)給我,不管多晚,我每天都要見到你的作業(yè)。男子漢說話算數(shù),好不好?”李小剛點了點頭。后來,只要晚上十點,我還沒有收到李小剛的作業(yè),我就會給家長打電話,或者發(fā)消息,提醒其家長,讓李小剛第二天早晨寫作業(yè)。在我的一再堅持和努力之下,李小剛慢慢養(yǎng)成了認真寫作業(yè)、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李小剛的父母還專門到學校,當面表達了感謝,我由衷地替他感到高興。
三、
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那么班主任就要與時俱進,組織學生展開豐富的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首先,班主任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節(jié)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實踐活動。如父親節(jié)或者母親節(jié),組織學生給父母準備小禮物,可以是一封信,可以是一個賀卡,可以是任何一個手工品,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自己對父母的愛表達出來;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藝匯演,即給學生搭建唱歌、跳舞、相聲、小品、樂器演奏的舞臺,引導學生將自己多才多藝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如在五一、十一等節(jié)假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演講,讓學生們思考勞動的意義,讓學生們思考新時代背景下的愛國行為,等等。
其次,班主任可以在合適的季節(jié),組織班級學生走近自然,展開郊游、爬山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春的勃勃生機,夏的熱情似海,秋的碩果累累和冬的寒風蕭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景色的欣賞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再次,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如引導學生去學校附近的養(yǎng)老院,給老人們送去溫暖和歡樂;如引導學生做力所能及的環(huán)境清潔工作;如引導學生展開植樹、護樹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等等。
總而言之,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以班級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為德育教育的核心,用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用真摯的師愛感化學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從而使班級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4).
[2]王芳,來春旭.談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作者簡介:
徐秋苑,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十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