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冰
【摘 要】舞劇《鐵道游擊隊》為“紅色經(jīng)典”作品之一。其情節(jié)跌宕起伏,戲舞相融。生動傳神地對“打票車”“打洋行”等經(jīng)典情節(jié)的演繹,加之奇特的舞美裝置,為整部作品增光添彩。而雙人舞在舞劇中的編排,更是具有點睛之效,表現(xiàn)著殘酷的戰(zhàn)爭中人們溫情的存在。
【關鍵詞】《鐵道游擊隊》;雙人舞;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J7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116-01
舞劇《鐵道游擊隊》由楊笑陽任總導演,彭麗媛?lián)嗡囆g總監(jiān),總政歌舞團創(chuàng)作演出。其是以山東秧歌作為主要動作元素進行編創(chuàng),同時將現(xiàn)代舞、古典舞等舞蹈語匯融入其中。編導在《鐵道游擊隊》中運用現(xiàn)代舞劇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藝術技巧對其重新進行構架,使得整部作品富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及特定的歷史感。[1]
《鐵道游擊隊》這部舞劇令人贊不絕口的地方有許多,例如燈光和道具的使用及對場景轉換的巧妙設計等等,其中觸碰到我內(nèi)心深處的是劉洪與芳林嫂、小坡與梅妮兩組戀人的雙人舞片段,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他們間的“愛情”,這也是編導有意設計的一個“點”貫穿于劇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劇中起到升華主題的作用。在其中編導有意識地將兩對戀人之間的愛情放大,通過運用舞者的肢體表達、彼此間情緒、情感的表達及雙人舞中演員的默契配合,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抗戰(zhàn)背景下兩組戀人間的不同情感,并以情帶舞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首先對劉洪與芳林嫂、小坡與梅妮兩組戀人之間的雙人舞片段進行對比分析。在舞劇中,根據(jù)小說原著的故事情節(jié)敘述,編導對兩組戀人間不同的情感表達選用不同方式的動作編排。芳林嫂的丈夫在戰(zhàn)爭中犧牲了,她開始守寡過日子,后來在幫助鐵道游擊隊的斗爭中和劉洪相識并產(chǎn)生了愛情。芳林嫂在一生中經(jīng)歷了許多磨難,自然她和劉洪的愛情就不會像青梅竹馬的小坡和梅妮一般青澀、無憂無慮,去盡情所愛,而是摻雜了數(shù)不盡的牽絆、無奈和顧慮,他們間的愛情則顯得更加的小心翼翼,不敢肆無忌憚地表露自己心中的愛意。因此為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并在符合歷史條件、時代背景和環(huán)境氛圍的情況下,編導為他們設計出獨特的雙人舞動作,使得演員的舞蹈表演與舞劇所要為觀眾呈現(xiàn)的戲劇性、風格性、觀賞性有著較完美的契合度。
在劉洪與芳林嫂的雙人舞片段中,加入了部分生活化的動作元素,例芳林嫂幫劉洪整理衣襟......通過對寫實性動作的設計,塑造出一位心靈手巧而又吃苦耐勞的芳林嫂的形象,同時通過這些生活化動作的展現(xiàn),寫實與寫意的相融合體現(xiàn)出兩人在艱難背景下的互為依靠、互為鼓勵,他們的愛情也顯得更為珍貴。在劉洪的肢體語言表達中,為突出其淳樸、憨厚的性格特征,巧妙地采用了山東三大秧歌中“鼓子秧歌”的動律體態(tài)。相比對少年英雄小坡與梅妮這對戀人的形象和性格設計卻大為相反。兩人從小青梅竹馬,且又處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階段,編導抓住這個特點以選用雙方較多的接觸配合于雙人舞的肢體語言表達中,來展現(xiàn)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愫,同時還加入了一些戲劇化的表現(xiàn)手法,例如:梅妮準備偷親睡夢中的小坡,結果被突然間醒來的小坡發(fā)現(xiàn),梅妮羞澀地跑開等等,編導利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以此來表現(xiàn)青春時期的愛情。
編導還巧妙地運用她的“辮子”為塑造梅妮這個俏皮而又羞澀的少女形象做點綴,其中“捏辮子”成為少女梅妮這個人物形象的典型動作。在整部劇中兩組雙人舞的動作設計雖不同,但都有山東秧歌的元素貫穿于始終,例如膠州秧歌的“正丁字擰步”,在芳林嫂與梅妮的動作編排中都有體現(xiàn),但表達的內(nèi)心情感是不同的。
其次對小坡與梅妮前后兩組雙人舞段進行對比分析,其情緒情感與肢體表現(xiàn)的轉換尤為突顯。兩人第一次的雙人舞出現(xiàn)在舞劇中的第二幕——“打洋行”初戰(zhàn)告捷,兩人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營造的都是歡樂、輕松、愉悅的氛圍,且動作的設計也都是比較的輕盈、俏皮、活潑,是積極向上的,是他們青梅竹馬生活中真實、幸福的寫照。第二次的雙人舞段出現(xiàn)在舞劇中的第四幕——游擊隊員與敵人殊死搏斗,而梅妮在戰(zhàn)爭中被日軍槍殺,小坡看著自己的戀人即將死于自己面前......此時梅妮的典型動作“捏辮子”不再出現(xiàn),意味著她的俏皮、羞澀已無力呈現(xiàn),且動作的設計也由最初的“主動”變?yōu)椤氨粍印?。在動作設計中小坡的“抱”“抓”“追”,梅妮的“松”“放”“脫離”,成為此次雙人舞的基調(diào),兩人已無前段雙人舞時的輕盈、生機勃勃,動作、情感在彼時都充滿著死亡的氣息,充滿著悲痛、哀傷,但她又有對生的欲望,對他們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前段雙人舞來看不管是在情感還是在動作方面都形成鮮明的對比。生死之別,這種情感的拿捏、釋放,不禁戳到觀眾的內(nèi)心,使人潸然淚下。
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必然與演員成功塑造的形象分不開,正因為塑造的形象生動逼真,其最有可能成功地將編舞者賦予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傳達給觀眾,使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那個虛擬的人物真實地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舞劇《鐵道游擊隊》又何嘗不是,通過舞劇的完美展現(xiàn),使觀眾感受到他們樸實、真切的愛情,以勾起心中的那根弦,不禁使人帶入其中。
參考文獻:
[1] 司龍秀.對比分析舞劇《鐵道游擊隊》中的雙人舞片段[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