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艷
跟隨“中國好老師”哈爾濱讀書會的步伐,我細致地閱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雷夫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的第56號教室是學生和家長向往的教育圣地。當讀完第三部分時,我竟不自覺地幻想著自己是雷夫老師的學生,正坐在56號教室,心中是那樣幸福。雷夫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實踐家,他能把教室變成自己和學生的家,他用愛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在這間教室里沒有害怕,沒有恐懼,有的只是支持、鼓勵和信任。雷夫和學生一起閱讀,一起寫作,一起學習數(shù)學,一起看電影,一起旅游,一起玩音樂,一起排練表演,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還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如此情景,如此的教育方法,是我們一直都期望的。在第56號教室里學習過的學生是幸運的,是幸福的,是讓人羨慕的。
我們常把學生比喻成種子,希望他們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他最強、最好的一面,教師需要找出其成長中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在認真拜讀了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跡》后,我掩卷沉思,不禁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雷夫用書中一段段樸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熱情和態(tài)度還不夠,還要運用智慧及巧妙的方法。比如說看電影,雷夫老師會在看電影之前先給學生講解電影里面難懂的片段,幫助他們做好準備,與此同時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勞動節(jié)、教師集會時都會安排一些電影給學生欣賞,增加知識面。比如說雷夫老師利用運動賽事來教育學生如何保持風度與運動家精神。又比如說在教室內進行經(jīng)濟教學,讓學生懂得怎么使用錢幣。他帶著學生搞樂隊、看電影、排練莎士比亞的劇本、做實驗、搞體育、出去旅游等。雷夫老師旺盛的精力來自哪里?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學校要求去做的,而且平常的煩瑣工作已經(jīng)很累了。在完成正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之外,還組織這么多的活動,在一般人眼里,他是在自討苦吃。但是雷夫老師感到十分幸福。我想雷夫老師并沒有去介意這些,因為他沒有把教師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而是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來做,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身心投入,讓56號教室的學生全方面發(fā)展。我嘗試著用雷夫老師的“愛”來創(chuàng)造奇跡:我?guī)ьI學生在周末跳繩,舉辦跳繩比賽,邀請家長參與比賽并擔任裁判;在我的班級人人都是班干部,學生爭先恐后地領任務、挑重擔;學生成績進步了,我便會帶他們去玩網(wǎng)紅蹦床,幫助他們學會勞逸結合;學習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就帶著學生支起帳篷去看星空,學習了《桂花雨》我就和學生一起品桂花茶。我還打算仿照雷夫老師的做法帶學生在春天里去郊游、去放風箏……雷夫老師對工作的投入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樣一句話: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雷夫老師奉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還有全部的愛。
雷夫老師精力旺盛,為人謙和、有耐心,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毅力。在平凡的崗位做不平凡的事。雷夫老師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起點,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找到教育契機,從而循循善誘地來進行教學,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偠灾追蚶蠋熓俏覍W習的好榜樣,他用這樣一個范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學生無限多的東西——用我的愛和智慧凝聚起無窮的教育力量,期待在未來也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復華小學)
編輯∕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