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倫 楊國彤
【摘 要】葉圣陶先生曾就語文教學做出過相關的闡述:“語是口頭表達,文是書面表達,兩者之間巧妙結合,就是語文”。由此可見,在語文當中,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舉足輕重,密不可分。語文,即是語言文學,也是交際文學。本文旨在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相關措施,從而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1]。
【關鍵詞】初中階段;語文教學;語言文字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31-01
引言
語言文字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對象,也是教師教學的首要目標。《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曾經(jīng)出過相關規(guī)章制度,語文教學過程應該不斷淡化教學形式,提高對語言文字教學的重視程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初中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質量[2]。
一、加強文章誦讀,提高閱讀語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中語文課本中有著各種類型的閱讀文章,并且多為名家名作或者精美范文,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欣賞性,能夠幫助學生綜合感悟體會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運用功底,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意義內(nèi)涵,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反復誦讀,在理解的基礎上領會感悟文章的深層要義,從語音、語法等多種角度綜合體悟語言運用的巧妙和規(guī)律,逐漸欣賞作品語言,品味作者思想情感,獲得情感的渲染和心靈的陶冶。
書中的文言文相對其他的一般類型的文章而言更難誦讀或者講解,學生無法做到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全文。為了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掌握程度和應試能力,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閱讀《岳陽樓記》《愛蓮說》等比較易懂的名篇,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文章中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和嚴謹完整的結構,帶領學生通過想象進入真實情境理解和感悟文章的真諦,誦讀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水平。
二、加強生活實踐,加深理解和體驗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語文課程根植于社會現(xiàn)實,也是社會真實生活的寫照。想要真正學好語文,提高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需要加強教學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通過喚醒學生真正的生活體驗領悟語言文字的深刻含義,領悟文章深層內(nèi)涵,通過語文實踐掌握語文運用規(guī)律,多加接觸語文材料,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加深閱讀理解和體驗,獲得語文學習的感性意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語文新課標中也曾指出語文學習的奧義,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例如:教師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第三段時,可以通過播放錄音引導學生初步形成邱少云烈火燒身卻能做到紋絲不動的印象,繼而重點講解具有分析性的詞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邱少云當時的內(nèi)心活動并且進行自主思考,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邱少云的優(yōu)秀品質,分析邱少云的英雄事跡,進一步給學生布置以“烈火中的邱少云”為題的課后作文,切實做到將作文訓練融于平時的教學活動當中,結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膶懽饔柧?,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改變原來只注重說寫而忽視聽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相輔相成,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營造良好語言氛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育部門需要提高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促進“推普”活動深入展開,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引導學生認識普通話的重要性,切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同時,教師需要開展更多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穿插多種形式的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活動,舉辦演講比賽或者詩朗誦等,鼓勵學生自主收聽觀看優(yōu)秀的綜合性語言節(jié)目,增強學生對普通話的感悟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公平競爭環(huán)境和競賽氛圍的形成。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量,注重摘抄積累各種優(yōu)秀段落或者名言名句,制定更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涉獵各種類型讀物,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拓視野,在閱讀中有所感有所得,從中吸取文化知識,豐富語文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文學素養(yǎng)。
四、加強作文訓練,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想要真正學好語文和語言文學并付諸于實踐其實并不容易,教師除去需要重視學生口語表達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對書面語言的重視度,不斷規(guī)范書面化的語言訓練,將教師的“講”和學生的“練”巧妙結合起來,根據(jù)教材教學體系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制定層次更加清楚、目的更加明確的作文訓練方案,充分結合班內(nèi)學生自身特點,將作文訓練和閱讀教學巧妙結合,并在作文收回之后及時進行評閱打分,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交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增強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
其實,書面語言的訓練有很多方法,教師可以布置日記或者隨筆訓練,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所思所想,將生活體驗巧妙融入到日常點滴記錄中,寫出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的作品,引導學生學會作文謀篇布局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五、結語
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科自身性質和特點出發(fā),以語言文字的教學為首要目標,以語言為主要學習對象,提高自身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不斷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健康且高尚的審美情緒。
參考文獻
[1]陳耀德.試論語言文字的教學[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2]王敏.突出語文的工具性加強語言文字教學[J].科學教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