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摘要]新媒體時代下,輿論傳播范圍較廣且速度較快,且技校學生缺乏完善的辯證思維,易受負面話語以及信息源的影響。對此,學校政工師應采用創(chuàng)新的輿論引導方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切實提高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真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與輿論引導工作,促進技術院校輿論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與和諧性。
[關鍵詞]新媒體;政工師;輿論引導力;提升路徑
一、新媒體時代下技術學院輿論特點
首先是傳播速度較快,隨著新媒體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媒體信息實現了雙向互動,民眾可以針對某個話題自由發(fā)表言論,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與數量均得到增加,線上輿論傳播也在影響線下的輿論傳播情況。技校學生的興趣愛好、文化程度以及政治意識存在一定的趨同性且比較敏感輿情信息,以致學校成為輿論信息的主要傳播陣地,線上平臺與線下話語環(huán)境相互影響,加快了輿論的傳播速度。其次是傳播范圍較廣,技校學生的思想言行直接影響著身邊所有受眾,整個學生群體處于輿論事件環(huán)境中。雖然技校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與自主批判意識,但其存在較強的從眾心理,對輿論信息深信不疑,以致增大了輿論傳播規(guī)模。最后是傳播影響深遠,輿論群體主要通過各種網絡途徑固化話語價值觀念,使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差異化的影響,自身認知體系被打亂,而無形中使學生群體產生的價值觀念會直接影響此后整個群體價值觀的形成。
二、新媒體時代下技術學院輿論現狀
首先,技術學院的輿論話語背景比較復雜,且存在多種信息源。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增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無數信息被傳播至各個媒體終端,微博、微信以及網絡直播等均成為信息的傳播方式,影響著社會輿論的具體走勢。當前網絡平臺的信息監(jiān)管方式并不完善,以致網絡信息存在失真,甚至部分不法組織在網絡上傳播虛假信息,迷惑技校學生,甚至西方所謂的資本主義向學生滲透錯誤的價值與國家觀念,嚴重影響著學校的輿論環(huán)境,不利于學院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其次,部分學生缺乏辯證思維,技術學院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塑造時期,對信息的來源與真實性缺乏一定思考,且網絡推送的信息具備一定的迷惑性,學生很容易將虛假的信息作為言語素材。除此之外,學校并未做好信息的監(jiān)管工作,學生面對海量信息也不愿花費更多時間追溯其真實性,沒有經過正規(guī)渠道了解網絡媒體信息的真實性。且學生在看待信息時缺乏辯證思維,更多人云亦云,直接消化傳播沒有思考的信息,以致增大了信息的失真程度。最后,技術學院的輿論引導機制并不完善,沒有及時把控學生群體各階段關注的信息,對熱點問題也沒有實時監(jiān)督,以致負面輿論蔓延。同時,學校的輿論監(jiān)督機制并不完善,引導力度無法滿足其影響程度,使得輿論引導失去了自身的時效性。除此之外,學生缺少言論參與途徑,且學校缺少專業(yè)的政工師進行指導,以致突發(fā)輿論事件時只可被動應對。
三、技術學院政工師提高自身輿論引導力的途徑
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便是政工師,其應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增強自身的公信力與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下,學院政工師應及時利用新媒體方法把握學生的思想與言論,主動占領學生的思想教育高地。
(一)轉變角色,強化引導意識
技術學院政工師不但屬于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且還應成為校園輿論的引導者。新媒體時代下,傳統(tǒng)的輿論引導方式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對此,學校應正確定位政工師的角色,在對學生群體進行輿論引導時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法,時刻監(jiān)督學生的輿情變化情況,在事前預警的基礎上注重做到事中控制與事后反饋工作。比如政工師可以樹立輿論引導者與監(jiān)督者的角色,在網絡直播中宣讀學校的政策規(guī)章制度等。輿論引導應貼合學生的日常工作,政工師應及時了解學生新媒體網絡中探討的話題,在切實了解學生實際訴求的基礎上強化交流工作,及時引導話語走向。除此之外,政工師在日常工作中也應具備輿論引導意識,采用新媒體工具關注學生的言語環(huán)境,對學生關注的話題進行正確評價。
(二)創(chuàng)新輿論引導手段
一方面,學校政工師應利用新媒體工具打造輿論話題平臺,政工師不但屬于教育者也應成為學生的朋友,切實融入學生群體。政工師應積極學習新媒體網絡溝通工具的使用方法,宣傳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信息內容,拉近師生距離,在針對某個社會現象與學生進行深入探討。比如可以在微信上發(fā)布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信息,利用網絡工具與學生交流互動,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為其呈現符合學習精神的輿論內容,從而有效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學院政工師應掌握輿論的傳播規(guī)律,創(chuàng)新話語機制,政工師在與學生雙向交流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達成思想共識。新媒體網絡可以為師生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拉近師生距離,此時政工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社會實踐、就業(yè)以及學習生活等情況進行引導,通過新媒體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給予其一定的人文關懷,充分獲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除此之外,學院政工師還應在相關網絡平臺上講解當前的熱議事件,掌握輿論的引導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
(三)充分利用新媒體載體與平臺
傳統(tǒng)的說教方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無法發(fā)揮教育的引導作用。而構建新媒體輿論交流平臺,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傳播力,及時遏制消極輿論的出現。同時,還應建立輿論監(jiān)控平臺,解讀當前輿論熱點,做好學生的思想宣傳工作,及時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進行正確引導,傳播正能量的信息,確保校園與線下輿論符合當前的社會主義價值形態(tài)。
結語
新媒體時代下,學生要求具備較高水平的政工輿論,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學校政工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喜歡的自媒體平臺,積極發(fā)現問題并參與輿論討論,在引導輿論方面采用積極的價值觀,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藍善康.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論引導能力提升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