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浩 何浪
川西阿壩藏族自治州小金縣是資深戶外愛好者最為熟悉的山野之一。因為僅離成都市不到200公里的車程,這里以四姑娘山為核心輻射出中國西南地區(qū)山地運動的天堂。無論是大眾的騎行、徒步還是頗有難度的越野跑、重裝穿越,以至于技術和體能兼?zhèn)涞呐时?、攀巖、高海拔登山,在這都會有著各自愛好者的專屬記憶。
今年4月,川西的春雪如期而至,厭倦了普通重復的路線、成熟乏味的景區(qū)、千篇一律的攀登,何浪和他的小伙伴似乎與這個老朋友找到野雪這種新的相處方式。
攀登至巴郎山 4863 峰接近頂峰幾十米的位置,再往上是不具滑行條件的陡峭巖石地帶,因而在此轉換下滑。
何浪,四川人,清華高材生。有過多座高技術攀登山峰經(jīng)驗的超級奶爸,曾翻譯過《登山進階》等國外攀登書刊,越野跑高手,在挪威工作期間接觸登山滑雪從此對野雪一發(fā)不可收拾。他也是這次行程的主導者,主要的計劃和路線都是基于他的前期探索和資料分析。
楊小華,國際著名高端戶外品牌攀登大使,有著國內(nèi)外多座技術型山峰攀登經(jīng)歷,在成都建立“攀登公社”。
Berg( 盧一葦),重慶大學畢業(yè)的資深攀登愛好者,常年冬天混跡于雙橋溝,畢業(yè)多年依舊義務擔任重慶大學登山社指導員。
張澤浩,本文作者,國企職員,技術登山、野雪愛好者,利用有限假期近幾年在青海、四川、新疆及日本、俄羅斯多次追逐大粉雪的蹤跡。
此外,還有陳春石、顏代堯、丁亮、李昊昕組成的極致玩家攝制組,負責全程跟隨拍攝這次川西尋雪的影像。
巴郎山是從成都前往川西腹地的一道重要關隘。隨著巴郎山隧道的通車,通往埡口的公路更加人跡罕至,在這片曾經(jīng)車來車往的埡口附近,卻隱藏了眾多非常適合登山滑雪的區(qū)域。其中綜合條件最好的,是巴郎山埡口西北方向直線距離2公里的4863米無名峰。
從四姑娘山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過巴郎山隧道口前的岔道,往埡口方向行駛3公里,在右手方向就能看見金字塔形的4863峰,由此拉開了我們川西野雪的第一站。
我們連續(xù)兩天早晨從四姑娘山鎮(zhèn)出發(fā),驅車到達位于公路邊海拔4180米的起點。沿草坡背板上攀約100米,進入一條積雪的溝槽后,轉換為AT(Alpine Touring,登山滑雪)上升模式。溝槽里的雪坡陡且狹窄,需要較為流暢和連續(xù)的踢轉。經(jīng)過大約100米的之字形上升,才可在翻過溝槽之后,進入一片坡度相對和緩的大雪原。雪原宛若一只大碗,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處狹窄的開口,正好朝向幺妹峰的方向。在雄偉幺妹的映襯下,這片秘境似乎就是靜靜在這里等待我們這群雪瘋子。
我們在這片白色雪原上觀察到多條滑降路線,整體坡度都不大。雪原盡頭海拔4600多米,再往上就是4863米的陡峭角峰,是這座山最精華的滑降區(qū)域。這里總體滑降高差有500至600米,應該是整個巴郎山區(qū)域最大的。
第一天的行程,主要以適應海拔、裝備,偵察路線和雪況為主,沒有具體的路線和安排。唯一的“亮點”是何浪不小心在雪坡上滑落手機,使得主題轉換為“找手機”。這么光滑而廣大的區(qū)域,無果的找尋也提醒了我們需要在雪地時刻做好裝備管理。我們將雪板留在了雪槽的底部,為第二天的攀登節(jié)省體力。
第二天, 我們順著第一天路線很快上升到較為陡峭的區(qū)域。離開了碗底,雪況極為復雜,為避免滑墜我們只能轉換為背板模式,順著有露出石頭的小脊踏雪向上。經(jīng)過一個冬天和春天的積累積雪很厚,只能交替游泳開路。接近峰頂是一片裸露的巖石,已經(jīng)不具備滑行條件。在大約4800米的位置,四個人分成兩隊,根據(jù)滑雪水平選擇了兩條不同難度的路線進行滑降。
前幾日的高溫形成了一層雪殼,加之較窄的雪槽地形都為滑行增添了不少難度。滑至碗底,我們又花半小時修建了一個小型跳臺,朝著幺妹峰的方向“飛臺子”的體驗讓腎上腺素瞬間升至頂點。
4863峰在春季也存在較大的雪崩風險,特別是在最陡的角峰區(qū)域。這一帶角度在30到40度之間,正是最容易發(fā)生雪崩的地形。在我們到訪的兩天中,部分區(qū)域雪面分層情況十分明顯。與我們同時上山的另一支隊伍在一條山脊路線下滑時,在下方觸發(fā)了一場規(guī)模不小的板狀雪崩。
當時他們正沿著山脊下滑。在他們腳下數(shù)米處,坡度由緩變陡,正是雪層處于被拉伸狀態(tài)下的應力薄弱點。雪崩順理成章地在這里被觸發(fā),萬幸無人被卷入。當時大霧彌漫,即使我們直線距離僅為100多米,都沒有察覺到雪崩的發(fā)生。
巴郎山區(qū)域有好幾個山頭都可以滑雪,其中綜合條件最好的,是巴郎山埡口西北方向直線距離2 公里的4863米無名峰。從四姑娘山鎮(zhèn)驅車往埡口方向,過了盤山公路的之字形路段之后,在右手方向就能看見金字塔形的4863峰。4863峰的滑降高差有500至600米,是整個巴郎山區(qū)域最大的。
上山口位于公路邊海拔4180米的位置。沿草坡背板上攀約100米高差,進入一條積雪的溝槽,就可以上板了。溝槽坡度較陡,需要連續(xù)地踢轉。溝槽高差大約100來米。翻過溝槽之后,就進入一片坡度相對和緩的大雪原。雪原像一只大碗,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處狹窄的開口,正好朝向幺妹峰的方向。這片雪原上有很多滑降路線,整體坡度都不大。雪原盡頭海拔4600多米,再往上就是4863峰的陡峭角峰,是這座山最精華的滑降區(qū)域。角峰正面有好幾條很陡的路線,坡度均在50%以上,在這里可以略滑出點極限的感覺。
4863峰存在一定的雪崩風險,特別是在最陡的角峰區(qū)域。這一帶角度在30到40度之間,正是最容易發(fā)生雪崩的地形。在春季,雪面分層情況也很明顯,在這里滑雪一定要做好最周密的準備。
“在雄偉幺妹的映襯下,這片秘境似乎就是靜靜在這里等待我們這群雪瘋子。”
隊中唯一的女性楊小華在攀登巴郎山4863峰過程中。
在巴郎山的雪原上遙望四姑娘山,云霧繚繞的幺妹峰(海拔 6250米)靜靜地俯視著我們。
尋雪之旅的第二站是四姑娘山的結斯溝。這里沒有長坪溝和雙橋溝的喧鬧,對于尋雪小分隊來說卻散發(fā)著原始的誘惑。
結斯溝是一條面積非常大的山谷,分支眾多。在這之前任何資料都沒有結斯溝野雪的記錄。靠著何浪對幾條溝的登山和穿越經(jīng)驗,以及依照谷歌地圖對坡度、朝向、海拔的分析,我們計劃來到其中的一條岔溝——雙海子溝,希望在這里能遇到適合滑雪的地形。
我們從四姑娘山鎮(zhèn)驅車到達結斯溝向花村后,乘坐拖拉機進溝。進溝有一條路況很差的土路,春天雪化之后的路面非常泥濘。在所有人反復推拉嘗試后,性能強勁的拖拉機也難以開到溝尾。經(jīng)過10多公里3個小時的顛簸,不得不在距離溝底4公里的地方提前扎營。出于偵察路線和節(jié)省體力的目的,扎營后我們將雪板徒步運至溝底后空身返回。溝底灌木叢生,也無法確定較為合理的上行路線,只能趁著夜色降臨前匆匆返回營地。
次日,在一晚的降雪之后,隊伍早起,從露營點出發(fā)輕裝較為快速地到達了前一天的放板處。收拾好全套登山滑雪裝備,隊伍在溝底茂盛的灌木中來回找路。由于視線受阻,百十來米直線距離的路程顯得十分困難。
走出密林后,與巴郎山情況類似,我們首先需要通過一處較陡的溝槽路線。翻過溝槽,比巴郎山規(guī)模還要大的雪碗出現(xiàn)在面前,堪稱超級碗。雪碗的三個方向都有數(shù)不盡的難度不一的路線。從海拔5000米到達4000米,可滑高差達千米左右。根據(jù)時間安排,我們計劃選擇一條路線較短難度較小的路線嘗試,并計劃以下午1點30分作為關門時間節(jié)點。
然而就在何浪、小華和我攀升到大約4500米海拔時,周邊發(fā)生了兩處板狀雪崩。一處發(fā)生在旁邊數(shù)十米開外,崩落距離100來米,另一處在頭頂上方300米高處,因為坡度較緩,直到雪崩在右側緩緩下落時,我們才察覺到。
周邊的雪層這時也發(fā)生了崩裂的悶聲。我們迅速撤到巖石區(qū)域,保證自己不處于雪崩可能再次發(fā)生的路線上。驚魂未定的我們,大聲呼喊下方?jīng)]有上來的Berg停止上行。迅速轉滑之后,依次順著雪層較為穩(wěn)定的雪崩區(qū)邊緣下滑。雪崩的陰影使得下滑毫無樂趣,純粹成為了一場逃命的游戲。當天的雪況是表層連續(xù)硬殼,下層又是很深的粉雪,這正是超遠程觸發(fā)雪崩的必要條件。
雖然在這里完成了可能是結斯溝歷史上的首次滑雪,但結斯溝—雙海子溝的探索整體顯得性價比不足。不便的接近性使得雪上時間極為短暫。如果能在溝底設立營地,可以開展多日不同滑雪路線,將是十分不錯的選擇。然而雪崩就像隱藏在雪地背后的幽靈,無時無刻不能忽視它的存在,隨時都有可能走入它設計的陷阱。
由于交通不便,我們不得不背板徒步最后4公里才得以抵達雙海子溝底。
在雙海子溝扎營的雪夜。
結斯溝是一條面積非常大的山谷,分支眾多。我們這次造訪的是它的一條岔溝——雙海子溝。雙海子溝溝尾的大雪坡距離最近的居民點向花村十來公里,有一條路況很差的土路通達??砂?shù)赝侠瓩C或摩托車前往。但是春天雪化之后路面非常泥濘,我們這次拖拉機也難以開到溝尾,只好在還有4公里的地方提前扎營。摩托車的通過性比拖拉機更好一點,可以一直開到溝尾。
雙海子溝的最大問題是雪崩風險。拋開較差的接近性和較高的雪崩風險,雙海子溝是一個非常好的登山滑雪目的地。在4000米出頭的地方就可以上板,最高點5000米以上,足有1000米的滑降高差。這里也是一個碗狀雪盆。雪盆的三個方向都有數(shù)不盡的難度不一的路線。這里的雪整體偏硬殼,我們?nèi)サ臅r候正好新下了一層10厘米的粉雪。如果不是剛經(jīng)歷雪崩后心臟還在顫抖,滑降的感覺其實還挺不錯。
“這里沒有長坪溝和雙橋溝的喧鬧,對于尋雪小分隊來說卻散發(fā)著原始的誘惑?!?p>
在雙海子溝底的茂密灌木林中探路許久,才找到合適的上山路線
雪夜過后,穿越在雙海子溝的山林中。
大哇梁子埡口全景。
發(fā)現(xiàn)這里存在滑雪的可能性,源于去年11月一支自駕車隊因雪崩埋掉公路而被困住的新聞。對于雪瘋子來說,雪崩就意味著這里具有滑雪的兩個條件——坡度和雪量,公路的存在又說明可能具有較為不錯的接近性。
雪崩和野雪這對雙生兒,帶給你無限刺激也更加接近萬劫不復。因為在結斯溝的雪崩驚魂,整個隊伍都陷入較為低落的狀態(tài),對于最后一個目的地大哇梁子不再抱有特別高的期望。
就像命運的安排,經(jīng)歷了之前的不順,當整片山域進入視野時,我們知道這將是川西野雪應許之地。
大哇梁子位于小金縣正南方向,從小金縣開車到達約1小時,這里有一條連接小金縣美沃鄉(xiāng)花牛村和汗牛村的簡易公路,可以到達大哇梁子山域的埡口。這里的優(yōu)勢在于可接近性,公路可以通向埡口,可以減少大約400米的爬升。大哇梁子東側沒有高山阻擋水汽,降雪量比巴郎山和雙海子溝更大,雪質也更粉。
經(jīng)過三天的探索,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里位于三條溝的交匯處,三條溝都有適合滑雪的山坡,可滑面積堪比一個巨型的滑雪場。這里豐富的地形變化令人驚嘆,有多個地形漂亮的雪槽,也有各種高度的斷崖,還有接近中級道坡度的簡單野雪路線。
與當?shù)厝私徽勚辛私獾剑@里是附近村民的夏季牧場,大約在每年10月開始積雪,直到次年6月份牧場積雪才會融盡。意猶未盡的我和Berg,在隊伍結束行程后又多留下了一日,包了一輛越野車,讓司機在埡口上下來回接送我們滑行。我倆在一天內(nèi)體驗了五條不同的粉雪路線。在雪況較為穩(wěn)定的情況下,扎扎實實享受了一整天徜徉在粉雪里的快樂。
大哇梁子的發(fā)現(xiàn)是這次川西尋雪之旅的高光時刻。首滑幾周之后,就有滑雪愛好者根據(jù)我們的信息,完成了那里最大的溝槽路線滑行。未來這里將迎來更多雪瘋子的造訪。
大哇梁子埡口之上的這座山峰,輪廓像極了瑞士的名片馬特洪峰。
大哇梁子位于小金縣正南方向,從小金縣開車過去約1小時,從成都過去需要5個多小時??梢詫Ш降叫〗鹂h美沃鄉(xiāng)花牛村的上磨子,之后繼續(xù)沿著公路往前開即可到達。山路經(jīng)常被積雪覆蓋,最好攜帶防滑鏈。
大哇梁子是我們這次三個目的地中雪況最好的一個。大哇梁子東側沒有高山阻擋水汽,降雪量比巴郎山和雙海子溝更大,雪質也更粉。這里位于三條溝的交匯處,三條溝都有適合滑雪的山坡,可滑面積非常大。豐富的地形變化讓這里的可玩性也非常好,有漂亮的雪槽,也有各種高度的斷崖滿足你的墜崖欲望。在這里連續(xù)滑好幾天也不會厭倦。如果準備好營地物資在這里住上兩天,相信定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大哇梁子的雪崩風險比前兩個地方小一些。但在連續(xù)的大規(guī)模降雪之后,也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有靠譜的同伴,并備齊雪崩搜救裝備之后再上山。
“就像命運的安排,經(jīng)歷了之前的不順,當整片山域進入視野時,我們知道這將是川西野雪應許之地?!?h3>結語
以阿壩州小金縣為主要區(qū)域的尋雪之旅,我們依次探索了巴郎山、結斯溝、大哇梁子三片山域。雪況漸入佳境,經(jīng)歷了種種狀況最終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深入體驗。
夏季將至,北半球的雪季漸漸結束。何浪迎來他第二個孩子的誕生;楊小華前往云南傳統(tǒng)攀和越野跑;陳導去了日本繼續(xù)追雪之旅;Berg和我,以及其他小伙伴也都回到了各自常規(guī)的生活軌跡中。不確定什么時候我們會回歸山野,但應該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