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萍
【內容摘要】理論的提升,實踐的探索,讓課程理念落地生根。本文結合《竹韻工坊》課程開發(fā)的教學實踐,闡述拓展課程的基本框架,通過課堂教學,課程開發(fā)報告,實地參觀,專家引領等方式開發(fā)了《竹韻工坊課程》。實踐證明,《竹韻工坊》課程從學生的真是生活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跨學科實踐性能力,課程屬于草根性課程。
【關鍵詞】課程 ?實踐 ?STEAM ?跨學科能力
STEAM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s(數學)五門課的英文首字母的縮寫組合成的。STEAM教育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教育。在STEAM教育理念下,我們開發(fā)了《竹韻工坊》課程,并通過實踐建設了屬于兒童自己的《竹韻工坊》場館。
學生建設的竹韻工坊,既從學校的自身特色出發(fā),關注學生的需求,也與《竹韻工坊》課程對接,讓《竹韻工坊》課程得到延伸?!吨耥嵐し弧穲鲳^不同于博物館、科技館等社會場館,也有別于學校的功能教室,他是學生建設成的學校的特色課程場館?!吨耥嵐し弧穼儆诓莞降耐卣拐n程。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下,我們讓課程理念在學校落地生根。
一、《竹韻工坊》課程的基本框架
為了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學校進行了精心的規(guī)劃論證,建立了比較科學可行的運作程序,使校本課程從一個新課程的理念成為一個具體的可以操作的課堂內容,使校本課程從一個單純的概念成為一個具體的教師可以施教的實體?!吨耥嵐し弧氛n程共19課時。課程設計為四個部分:識竹篇,話竹篇,制竹篇,展覽篇,基本框架如附表。
二、課堂教學展示,課程的一個軌跡
拓展課程開發(fā)過程中,老師不斷實踐,開設公開課。如鐘老師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課堂《竹制書簽的制作——用中國元素來設計》一課。她用中國元素制作竹簽,屬于《竹韻工坊》課程的一部分。鐘老師的課堂上,學生運用中國元素,比如臉譜、祥云等設計,并動手在書簽上作畫,接著用裁紙刀裁成合適的大小,用塑封機塑封,最后打洞加流蘇等配件增加美觀性。制作好的竹子書簽作為竹韻工坊建設的一個部分,這樣的一個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后裝飾竹韻工坊體現了技術與工程結合,藝術與數學結合,打破了常規(guī)的學科界限。
三、基于STEAM理念的課程開發(fā)報告,分享心得
為什么想到要開發(fā)這個課程?怎樣開發(fā)?開發(fā)了什么?金老師從三個方面講述《竹韻工坊》課程的開發(fā)和實踐。
在學校的教學理念下,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真我學生風采。學校鼓勵教師開發(fā)課程,著眼學生地方文化的傳承,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注重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實現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吻合,給《竹韻工坊》拓展課程的實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設環(huán)境。
課程設計為四個部分。識竹篇主要是讓學生認識自然之竹,竹的分布,竹編工藝等,對竹有感官認識。話竹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竹文化,竹與文具,竹文化名人,竹建筑,舌尖上的竹筍等。制竹篇通過竹制微盆景,竹貼畫、竹篩創(chuàng)作、傳統竹制玩具、中國元素竹葉書簽等活動的開設,讓學生親歷社會實踐,學生將想法或創(chuàng)意付諸實踐。展覽篇通過展覽物品的收集、場館設計、布置,提升學生創(chuàng)意物化能力。
四、《竹韻工坊》場館參觀,實踐探索
竹韻工坊實行免費對外開放,除節(jié)假日館休之外,每日中午開放,竹韻工坊配備專業(yè)講解員為參觀者提供熱情、周到的講解服務。老師們趁中午休息時間參觀了場館。學生作為小導游,介紹竹韻工坊場館。學生當導游介紹竹韻工坊的參與職業(yè)體驗活動,發(fā)展了學生的興趣專長,提升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
竹韻工坊又名竹韻博物館,是《竹韻工坊》的創(chuàng)意物化成果。竹韻工坊設有“竹的傳統民間老物件”、“創(chuàng)意制作小作品”、“竹微盆景”、“竹的化學物品”、“學生活動精彩瞬間”五個專題,共展出作品50余件,并配以歷史場景復原、模型、創(chuàng)意組合等,以豐富的陳列形式,增強陳列的藝術性和可看性。
五、專家對課程指導,明確研究方向
教研員鄭老師對鐘老師的課點評,鄭老師向在座的教師講解了STEAM教育的內涵,STEAM教育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教育。鄭老師指出,可以選擇有難度的內容,比如從準備材料、選擇工具、選擇素材、表達相關的難點攻克、作品的展示評價等等。鐘老師的課是課程的一部分,是課程中的一個軌跡,是課程中的一個點,有利于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讓學生有深度體驗。
在開發(fā)拓展課程《竹韻工坊》的過程中,我們注重實踐和理論的結合,讓課程理念落地。課程開發(fā)注重學習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注重學習的過程,而非體現在試卷上的知識結果;課程開發(fā)注重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并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華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