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金朵
摘 要:降香黃檀是我國珍貴的紅木樹種之一,其材質較為堅實,抗腐蝕性較強,香氣怡人,是我國家具生產以及工藝品雕刻的上等原材料。此外,降香黃檀在醫(yī)學方面具有止血止痛、行氣活血等重要應用功效,市場經濟價值較高。本文對降香黃檀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對其發(fā)展方向進行概述,旨在提升降香黃檀種植質量與產量,擴大種植經濟效益。
關鍵詞:降香黃檀;栽培技術;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35
降香黃檀屬于豆科黃檀屬植物,我國主要有28種1變種,在世界范圍內黃檀屬植物大約有100種,其中降香黃檀是國產黃檀屬的重要樹種。降香黃檀材質質地堅硬度較好,紋理美觀細密度較好,能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化生產重要的上等材料。將降香黃檀心材降香油提取之后能作為香料中的定香劑,這樣能使得香味揮發(fā)更加持久。由于降香黃檀自身具有較高的市場種植價值,我國多個地區(qū)開始進行引種栽培,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控制,旨在提升種植效益。
1 栽培研究現(xiàn)狀
降香黃檀是陽性樹種,喜光耐旱,忌水澇,抗逆性較強,我國降香黃檀野生資源主要是集中分布在海南西南部、西部、南部等,此外在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也有分布和引種栽培。降香黃檀林中植物種類并不多,常見的主要是耐旱性較強的植物。從降香黃檀種子特性、幼苗生長情況、造林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可知,降香黃檀在海南地區(qū)生長適應能力較強,對種植土壤沒有過高的要求,成苗之后種植密度較大,如果氣候過于干熱將會限制其快速生長,所以當前降香黃檀人工林種植培育過程中可以選在丘陵區(qū)域。降香黃檀種子不易保存,通過研究證明,當前將降香黃檀種子含果莢在低溫狀態(tài)下,大約為12℃能有效保存6個月,種子仍具有良好的生命力[1]。
2 降香黃檀人工栽培技術分析
2.1 造林地選取
降香黃檀對立地條件沒有較高的要求,其自身具有良好的耐旱耐貧瘠能力,在山脊區(qū)域、干旱瘦瘠的地區(qū)都能進行種植。降香黃檀是典型的陽性樹種,在海拔800m以下的區(qū)域都能進行種植。在丘陵山地區(qū)域進行造林,可以選在海拔低于500m以下的位置進行種植。降香黃檀能耐短時低溫,適宜在24°N以南、海拔300m以下的區(qū)域進行種植。
2.2 整地操作
在人工造林之前要進行細致整地,對立地條件進行分析,選取對應的整地方式。林地較為平緩,可以應用塊狀或是帶狀進行整地。帶內需要依照植株間距進行挖穴,對種植區(qū)域坡度進行檢測,如果坡度超過25°應采用狀進行整地。種植穴基本規(guī)格是50cm×50cm×40cm。結合種植要求與種植現(xiàn)狀可以在種植穴中添加適量有機肥和復合肥,這樣能保障植物種植之后快速生長[2]。
2.3 造林密度控制
降香黃檀是陽性樹種,樹冠較大,舒展性良好,在種植生長過程中需要保障充足的光照才能使得樹木獲取較多養(yǎng)分,促使幼林能快速生長,實現(xiàn)高產種植目標。降香黃檀在種植過程中主要產品是心材,要培育出較多樹徑較大的木材才能獲取。從當前各個區(qū)域降香黃檀實際種植現(xiàn)狀來看,選取的造林株行距一般是3m×4m、3m×3m,結合實際立地條件對種植株行距進行控制。
2.4 造林時間
各地根據氣溫情況選擇造林時間。福建、廣東、廣西等春季多雨的地區(qū),適宜在3-6月造林,如果有水源灌溉條件,7-8月也可用袋裝苗造林;海南種植季節(jié)相對較晚,在8-9月為最好的造林季節(jié)。
2.5 造林技術
在造林種植過程中要采取深栽措施,栽植過程中苗木挺直、根部舒展度較高。回填過程中,覆蓋的土壤高于穴面,形成丘狀,避免自然雨水侵襲之后樹穴變?yōu)榘夹危瑢е赂块L時間積水、發(fā)生爛根。
2.6 幼林撫育管理
在幼林撫育管理過程中通過撫育與擴穴相結合能促使黃檀幼林穩(wěn)定生長,在撫育過程中適度擴穴,將種植區(qū)域周邊土壤進行松動,使得根部更好地生長發(fā)育,促進幼林生長,實現(xiàn)速生豐產。在幼林種植過程中做好施肥操作至關重要,造林過程中要及時補充基肥,由于基肥發(fā)揮速度較慢,所以要結合幼林具體生長情況適度補充追肥次數。造林2個月前后可以追加的尿素1次,在9月結合松土撫育追加復合肥。等到第2年在雨季前要撫育追肥1次,追加適量復合肥[3]。
2.7 套種模式
從目前種植栽培實踐活動中能看出,在茶園中套種降香黃檀能有效促進降香黃檀有效生長。其中兩年半生的降香黃檀樹木平均樹高以及地徑能達到4.38~5.16cm,未出現(xiàn)凍害以及病蟲害等,具有良好的種植生長能力以及速生能力。要對實際套種密度進行控制,目前可以擬定為450~6000株/hm2較為合適。此項操作能全面優(yōu)化茶園基本種植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茶葉與樹木種植質量與產量能全面提升,獲取更高的種植經濟效益。
2.8 修枝間伐
降香黃檀分枝較多,側枝較為粗壯且沉重,這樣將會導致樹干長期生長中逐步彎曲或是倒伏,對主干穩(wěn)定生長威脅較大,所以要定期進行修枝。造林種植當年年底可以進行第1次修枝間伐,將樹冠1/3以下的枝條全部剪除,如果上部分樹冠仍舊較為沉重,所以要采取疏冠措施,剪除樹冠生長較大的枝條。在第2年中可以采取第2次修剪操作,摘除新生的萌條,將與主干進行競爭的枝條剪除。第3年仍需進行修剪,使得直立狀態(tài)的樹干能保持2m以上,促進主干生長。通過科學規(guī)范化的修枝操作,能提升樹木光合作用,有助于保障幼林以及林木根部生長發(fā)育。
3 降香黃檀病蟲害防治建議
從目前降香黃檀種植情況來看,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細菌類穿孔病、黑痣病、枯萎病、卷葉蟲、金龜子、白蛾蠟蟬、蛀梢害蟲等。其中黑痣病、金龜子、白蛾蠟蟬產生的危害較為嚴重。種植管理人員要對降香黃檀不同時期的病蟲害進行總結,擬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病蟲害防治質量,提高種植綜合效益。
炭疽病是降香黃檀苗期重要病害,在幼苗時期會受到侵害,主要是對降香黃檀苗木以及幼樹葉片與枝條產生危害,在種植過程中要加強監(jiān)控,實際發(fā)病高峰期大多都是在每年6-9月,一旦發(fā)病,應在發(fā)病初期階段間每隔15d便要噴施相應濃度的百菌清與炭疽福美。降香黃檀黑痣病主要是在降香黃檀苗期與幼樹生長階段發(fā)生,大多數病斑主要是存在葉片、枝條與果莢上,如果自然降水量較多,將會導致病斑快速蔓延,危害嚴重將會導致葉片全部顯為黑色,將會導致葉片逐步掉落,對幼樹穩(wěn)定生長會產生較大影響,病在每年6-7月為高發(fā)期,將會致使葉片不斷脫落,枯黃問題較為嚴重,可以應用最佳比例的波爾多液,在新葉初生階段,此時病害尚未擴散,可以每間隔15d用藥2次左右進行防治。
在蟲害中,人工栽培的幼林受到瘤胸天牛危害較為嚴重,實際危害較為嚴重,可以選取相應濃度的辛硫磷藥液進行防治。在幼蟲期間,可以應用注射器將藥物注入入侵孔中,然后應用棉花進行封孔,能有效防治。
4 珍貴樹種降香黃檀發(fā)展展望
近些年降香黃檀野生樹種資源日益枯竭,其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速度較慢。一般情況下種植10a之后才能起到良好的藥用價值,木材效益較低。在種植20年之后心材直徑能達到12~15cm,隨著樹齡不斷生長,木材自身價值也會逐步提升。從各項統(tǒng)計數據來看,降香黃檀普通料市場售價是3600~4800元/kg、中等料4600~5800kg、精選料6800~17600元/kg,是為數不多的按斤論價的木材。當前市場需求仍在進一步擴大,所以當前降香黃檀市場種植前景廣闊,合理開發(fā)人工栽培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市場發(fā)展前景較好。當前要在保護降香黃檀資源基礎上,逐步擴大種質資源收取。篩選更多優(yōu)良品種,創(chuàng)新應用無性繁殖技術,對種植區(qū)域科學規(guī)劃,強化各項管理操作,全面提升降香黃檀材料質量與產量。從生產實踐中全面研發(fā)降香黃檀栽培技術,對林木生長周期基本特點進行整合,合理應用套種模式,注重降香黃檀深加工,全面推動降香黃檀產業(yè)發(fā)展[4]。
5 結語
降香黃檀具有良好的市場種植前景,種植效益較高。應全面創(chuàng)新原有的栽培技術,對栽培管理多個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化控制。選取造林地、強化整地操作、控制造林密度、選取造林時間、應用造林技術、強化幼林撫育管理,要對降香黃檀常見的病蟲害進行整合,擬定綜合性防治措施。對市場發(fā)展前景進行分析,在因地制宜基礎上對不同種植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降香黃檀種植質量和產量,推動降香黃檀產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鄭兵,曾麗君.降香黃檀引種栽培技術研究概況[J].綠色科技,2017(15):94-95.
[2] 高媛,李效文,陳秋夏,等.降香黃檀引種栽培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7,58(1):52-55,58.
[3] 梁翠珠,陳儉中.降香黃檀在鄉(xiāng)村“四旁”的綠化栽培優(yōu)勢及前景[J].南方農業(yè),2016,10(31):73-75.
[4] 冷凝.降香黃檀引種栽培研究[J].花卉,201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