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斌 王宏虬
摘 要:研究云南松幼苗對水分脅迫與干旱鍛煉的響應,可為云南松耐干旱品種選育及后期的造林提供理論依據,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采用溫室盆栽技術,通過不同梯度的水分脅迫與不同時間的干旱鍛煉處理,測定相關生理指標研究云南松對干旱的適應機制。結果表明:在4種水分脅迫下,對云南松的根、莖、葉的干物質積累、整株總干物質積累和相對生長率均有抑制作用,表現為下降趨勢。其生物量分配(根/冠比)呈明顯變化,生物量向根系轉移,水分利用效率隨著水分脅迫的增加而提高。中度干旱鍛煉能降低SOD活性,增加POD和CAT活性,過度干旱可提高SOD活性。但降低了POD和CAT活性,表明云南松幼苗在干旱鍛煉過程中通過自身的一些形態(tài)指標和生理指標的變化來增強抗旱性。
關鍵詞:云南松;水分脅迫;干旱鍛煉;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29
*為本文通訊作者 云南松是材、脂兼用樹種,具有速生、優(yōu)質、高產脂和生態(tài)適應性強等特點,在云南和四川2省都有大規(guī)模種植,林地面積已達600多萬hm2,為主要的林業(yè)生態(tài)和經濟樹種。然而,近年來隨著云南地區(qū)季節(jié)性和非周期性干旱問題日益突出,給云南松造林和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保證幼苗較高成活率是造林中最重要的技術屏障,耐干旱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已成為研究熱點。本文以云南松幼苗對水分脅迫與干旱鍛煉的響應,進一步探索其適應干旱的能力,是研究提高植物抗旱性能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水分脅迫下,植物體內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通過干旱鍛煉,植物對水分的敏感性下降,促使根系發(fā)達,持水能力增強,干物質積累多,抗逆性強。大量研究還表明,植物抗旱性與其抗氧化能力有關。過去幾十年對云南松種苗繁育、高產脂云南松選育、施肥效應、遺傳多樣性、林分結構與生物量和生產力以及林分持續(xù)經營管理開展了大量研究,但云南松的抗旱適應性研究是貧乏的,關于云南松苗期對水分脅迫的適應機制還鮮見報道。
本研究擬以云南松幼苗為研究材料,采用水分脅迫與干旱鍛煉的方法,目的是評估幼苗的抗旱適應能力,探索云南松對干旱的適應的生理機制,為云南省云南松育苗、造林及優(yōu)秀抗旱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云南松幼苗為容器實生苗,共120株,系彌勒市中心苗圃半年生營養(yǎng)袋苗。
1.2 試驗方法
1.2.1 水分脅迫試驗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水分)隨機區(qū)組設計。分4組進行水分處理:適宜含水量(正常持水量的80%)、輕度干旱(正常持水量的60%)、中度干旱(正常持水量的40%)和重度干旱(正常持水量的20%),每組處理設置3個重復。
1.2.2 干旱鍛練試驗
干旱處理應用Price和Hendry的方法。與上述處理類似,同樣分為4組:干旱1h、2h、3h和4h。連續(xù)5d進行試驗,每組3次。
1.3 相關指標測定
M每個處理在實驗結束后取樣,生長特性指標:采用烘干差重法。
水勢測定:使用小液流量法測定水勢。
抗氧化酶活性測定: CAT活性用紫外吸收法,POD活性用分光度法,SOD活性用氮藍四唑光還原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分脅迫對云南松生長特性的影響
各水分脅迫處理下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的干物質積累、生長率與根冠比差異明顯(表1)。隨著水分脅迫強度的加劇,幼苗及其各器官生物量積累生長量明顯下降:適宜水分>輕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而根冠比和瞬時水分利用率隨干旱脅迫增強而明顯上升。結果表明云南松幼苗通過自我調控,增大相對根系量,從而增大根冠比,提高獲取土壤水分的能力,從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實現持續(xù)生長。
2.2 干旱鍛煉對云南松幼苗水勢與相關酶活的影響
圖1A顯示干旱鍛煉使云南松幼苗根與葉的水勢均顯著降低。在時間4h的干旱鍛煉處理后葉和根的水勢分別顯著降低至-0.48Mpa和-0.46Mpa。
抗性酶測定發(fā)現,間斷干旱1h和2h處理根中SOD活性均比對照低(圖1B),但是CAT活性和POD活性增強(圖1C、D),說明在短時間的干旱鍛煉降低幼苗葉的SOD活性,而增強POD和CAT活性。然而隨著干旱鍛煉時間增長,葉SOD活性開始上升,POD和CAT活性開始顯著下降。間斷干旱3h和4h處理后根中SOD活性顯著增強,但CAT活性和POD活性減弱(圖1B、C、D)。綜合分析發(fā)現間斷干旱2h處理是抗性酶變化的關鍵拐點,干旱鍛煉超過2h后云南松幼苗的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不能維持ROS的正常動態(tài)平衡,造成生理危害。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中,云南松的生長特性在水分脅迫下均受到抑制,生物量的分配方式向根部轉移。適度的干旱鍛煉能提高POD和CAT活性,使云南松幼苗的抗氧化系統(tǒng)得到鍛煉。而過度的干旱鍛煉雖然能提高SOD活性,但POD和CAT活性呈明顯降低趨勢。SOD活性使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強,POD和CAT活性使H2O2和羥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參考文獻
[1] 張立軍,梁宗鎖.植物生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383-384.
[2] 趙麗英,鄧西平,山侖.活性氧清除系統(tǒng)對干旱脅迫的響應機制[J].西北植物學報, 2005, 25(2): 413-415.
[3] 彭立新,李德全,束懷瑞.植物在滲透脅迫下的滲透調節(jié)作用[J].天津農業(yè)科學, 2002, 3(1): 40-43.
[4] 馬飛,姬明飛,陳立同,等. 油松幼苗對干旱脅迫的生理生態(tài)響應[J]. 西北植物學報,2009,29(3):548-554.
[5] 郝再彬,蒼晶,徐仲.植物生理實驗[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4: 110-117.
[6] 譚曉榮,伏毅,戴媛.干旱鍛煉提高小麥幼苗抗旱性的抗氧化機理研究[J]. 作物雜志,2009(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