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敏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中,寫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良好的寫作技能能夠推動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文字,賞析文學作品并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新的交流方式的不斷衍生和社會語言生活的不斷變化都給語言文字的應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這一挑戰(zhàn)也間接傳遞到了教育領域中來,對小學語文寫作課堂的要求提出了更嚴苛、更高標準的要求。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啟蒙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和文學、人文基本素養(yǎng)的神圣使命。其重要性鞭策著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合理采用多樣化、高效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標。總之,我國對小學語文作文課堂的要求的不斷提高是現階段各種教學策略和教學思想應運而生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寫作課堂;作文教學;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語文字詞基礎知識,能夠較為熟練的運用詞匯和觀察身邊事物。其邏輯思維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的成熟著,這推動了學生對事物有了基本的認知和見解。以上的條件為學生接受較為基礎而系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打下來一定基礎,讓學生有了接受知識的良好客觀條件。寫作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任務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為這一階段既是學生在小學教育中的沖刺和知識匯總階段;優(yōu)勢學生接受更高等級教學的鋪墊。高年級的教學任務可謂是承上啟下,對學生的學習生涯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由此,提出處實效功的教學策略是當務之急,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的一些教學經驗淺談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方法的措施。
一、培養(yǎng)課內外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是相輔相成,有著猶如雙子星一樣的緊密聯(lián)系。要想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是不可或缺教學策略之一。在現階段的閱讀要求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課外讀物諸如《仙女的孩子》、《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童話。通過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在穩(wěn)定的閱讀時間進行的專注閱讀的好習慣,就能讓學生在閱讀和感受書中情節(jié)的過程中獲得驚艷的心靈體驗和審美愉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去寫作、去模仿、去創(chuàng)造的強烈興趣。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推動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文章的中心和主題,開拓學生的知識世界,提高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有許多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興趣的范本?!毒奕说幕▓@》、《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等等童話題材的課文就十分接近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特點。這些貼近學生的閱讀偏好的課文不僅能勾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避免上課分心。當然閱讀范圍可以有課本讀物延伸至課外讀物,如《城南舊事》、《致小讀者》等等曾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優(yōu)秀兒童經典文學也十分適合作為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理解水平的首選。
二、注重課文主題的開發(fā),抓住主題進行寫作練習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主體性寫作的范本來自于教材。通過各個專家長期的精心收錄,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可謂是學生鍛煉寫作能力,學習寫作技巧、模仿寫作邏輯思維的最佳楷模。然而學生和教師對課文的解讀和開發(fā)不夠充分,導致學生無法發(fā)現每一篇精讀課文更深層次的魅力和亮點。相信教師在重新開發(fā)教材內容之后,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會更加深刻有力,從而領悟到課文精選語言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如《呼風喚雨的世紀》、《電腦住宅》這些充滿了想象力的科幻類課文因為其豐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描述而勾起學生對未來和對周圍事物的進一步想像,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并很好地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如何讓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和獲得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就要看教師如何向學生展示這些課文、解讀課文中的句子了。
三、多積累運用寫作素材,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寫作同樣需要“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便需要不斷積累,在閱讀中不斷記錄優(yōu)美的句子、精煉的詞語、文采驚艷的表達方式。通過不斷積累優(yōu)質的寫作素材并對這些“素材模范”進行不斷的“改造、化用”,最終將別人的經驗轉變成自己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達到積累寫作素材的最終目的。這一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需要從某一時刻開始培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正如“積水成山,風雨興焉”一般,當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達到質變的節(jié)點時,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便會更上一層樓。
例如,《憶江南》這首詩中對春天的描寫輕松靈秀,“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這兩個句子寫出江南春色的色彩明麗,讓人眼前一亮。學生便可以積累文中的詩句,通過對詩句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運用,在寫作與春天相關的主題時,便能將此運用其中,給文章平添一分詩意。學生在摘抄和積累寫作素材時應該注重一定的人文特征,注重所選取的內容的思想性和文學性。文學素材摘抄貴精而不貴多。只有大量而優(yōu)質的素材積累才能有效提高學做水平。
結語:
除此之外,在語文的學習中,教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放在寫作教學的第一位。相信教師在注重閱讀量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的基礎上再開展相關作文技巧教學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產生濃厚興趣。由興趣啟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能最大限度助力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賈銀霞.人教版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高年段)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高莉.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課題運用的三種方法[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6,19(4)143-144.
[3]陳怡.人教版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多元文化類型的比較研究[J].教育探索,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