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幼兒園 李 漫
作品分析
歌曲《花繩魔術》是一首原創(chuàng)幼兒歌曲,歌曲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自于幼兒玩的翻花繩游戲和變魔術雜技藝術,將幼兒翻花繩變不同的物體想象成魔術師變魔術,富有游戲性和趣味性。變的特性,給予了歌詞創(chuàng)編較大的空間和可能性,也給整首歌曲帶來了無限的變化和活力。這樣的歌曲對幼兒是有較大吸引力的。歌曲旋律的前半部分,曲調的音高、節(jié)奏和速度相對比較平穩(wěn),起伏不大,歌唱起來有一種敘述的感覺,告訴你花繩變魔術是這樣玩的。歌曲說唱部分的加入,提升了歌曲的活潑性,體現(xiàn)出一定的愉悅感和趣味感。
幼兒分析
幼兒對翻花繩游戲和變魔術雜技藝術是不陌生的,有一定的經(jīng)驗并且很感興趣,因此他們對歌詞的理解有經(jīng)驗基礎,有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的激勵下,幼兒學會唱該歌曲是具有可能性的。
學唱歌曲的重點
歌曲的第三、第四句是演唱的重點,一是有附點音符,二是這兩句是需要幼兒仿編歌詞的樂句。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基本唱準曲調,唱清歌詞。
2.在變魔術的游戲情境中,理解、記憶歌詞內容,嘗試用替換的方法創(chuàng)編簡單的歌詞。
3.感受歌曲愉快的情感,積極投入到歌唱活動中。
活動準備
彩色花繩若干根,圖片四張,魔術師帽一頂。
活動過程
1.玩“變變變”游戲
(1)師、幼聽音樂進場。師:小朋友們,我是誰?今天我想帶領你們學變魔術的本領。你們學的第一個本領叫“變變變”,請你們仔細地聽音樂。當音樂快結束的時候,你們要變出一個動作造型。想好了要變什么嗎?
幼兒變好造型后,教師拿出魔術棒。師:你變的是××,動作真像;你變的是××,很可愛……
(2)師:還想變什么呢?我們再來玩一次哦!這次變的要和上次變的不一樣,而且要讓魔術師一眼就看出你變的是什么。來,聽音樂。
(設計意圖:用“變變變”的游戲導入活動,也為活動最后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做鋪墊。讓幼兒聆聽兩遍歌曲的旋律,能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歌曲)
2.學唱歌曲重點樂句
(1)師:你們變得不錯,讓我一眼就能看出你們變的都是什么。現(xiàn)在我要教你們第二個本領“變魔術”。
抽出花繩。師:看!這是什么呢?一條花繩,細細長長。(加上夸張的動作)會變魔術,你看仔細?。ㄋσ幌禄ɡK)
(2)師:上道具!一條花繩,細細長長,會變魔術,你看仔細!
(3)變出蝴蝶、小魚,幼兒重點學唱相應的樂句。
師清唱:變成蝴蝶,飛呀飛。(邊唱邊貼圖片3)
師:變成了什么?再聽一遍,魔術師是怎么一邊變一邊唱的。你能像魔術師一樣唱一唱嗎?會了嗎?再唱給魔術師聽一聽。(3~4 遍)
師:蝴蝶變好了,再變一個,仔細看!
師清唱:變成小魚,游呀游。(邊唱邊貼圖片4)
師:魔術師變出什么啦?你能像魔術師這樣把變的唱出來嗎?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幼兒學習整首歌曲之前引導幼兒學習重點樂句,難點前置)
3.學唱整首歌曲
(1)教師范唱。
師:要學會這個魔術,看來要先學會這首歌曲,請仔細聽(放音樂,教師唱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時候同時出示圖片1、2)。
(2)第一遍演唱(跟隨演唱)。
師:如果你們想當魔術師呀,那要跟魔術師一起唱一唱這首歌。
(3)第二遍演唱幼兒有問題的部分。
師:魔術師的耳朵是很靈的……
(設計意圖:重點演唱練習,不能平均用力)
(4)第三遍演唱(媒體退出)。
師:魔術師考級,一級魔術師是要將歌曲的曲調唱準,歌詞唱清楚。
師:這一遍唱得有進步。不過啊,你們都是看著圖片的提示唱的,如果我拿掉兩張?zhí)崾灸銈兊膱D片,你們能將歌詞唱清楚嗎?試一試哦!
(5)第四遍演唱(媒體再退出)。
師:我將四張圖片都拿走,你們能將歌詞演唱清楚嗎?
(設計意圖:以魔術師考級為由,激勵幼兒準確地演唱。逐步拿走幼兒記憶歌詞的支架,增加挑戰(zhàn)的難度,引領幼兒逐步熟悉歌曲)
4.邊唱邊表演
師:你們已經(jīng)是一級魔術師了,現(xiàn)在考二級魔術師。二級魔術師的要求是一邊唱歌一邊變魔術。魔術師一邊做動作還不能忘了唱歌。
(設計意圖:以魔術師考二級為由,激勵幼兒創(chuàng)編蝴蝶飛和小魚游的舞蹈動作,邊唱歌,邊表演)
5.仿編歌曲
(1)師:你們現(xiàn)在是二級魔術師,歌唱得好聽,動作做得漂亮。三級魔術師在向你們招手,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當花繩變魔術。
師:用你們的身體花繩變魔術,想一想可以變出什么呢?
(2)選取個別幼兒的動作替換創(chuàng)編歌曲。(創(chuàng)編4個)
(3)邊唱歌邊玩游戲。師:我們一起跟著這兩個小魔術師玩身體花繩變魔術的游戲,第一個變的是××,第二個變的是××,第三個變的是××,第四個變的是××。
(設計意圖:以考三級魔術師為由,激勵幼兒仿編歌曲第三、第四句,并且根據(jù)仿編的歌詞創(chuàng)編相應的舞蹈動作,將本次歌唱活動推向高潮)
結語:小朋友,你們今天跟魔術師學會了本領,高興嗎?你們真棒!回去后你們也像魔術師一樣,一邊唱歌一邊變魔術給爸爸媽媽和小伙伴看,好嗎?
活動后感悟
1.做細心觀察孩子的有心人,一定能夠從幼兒那里獲得靈感。孩子是天生的創(chuàng)作家,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眼睛聚焦每一個孩子,孩子的游戲、生活是我們進行教育內容創(chuàng)作和教學活動設計的源泉。
2.積極思考適合于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教學策略。(1)角色扮演:教師變身為魔術師,幼兒是跟魔術師學本領的徒弟,角色的扮演滲透游戲的意味。(2)情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魔術師變魔術,幼兒學變魔術的情境,讓幼兒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帶著學一個又一個本領的期待,積極地迎接學習的挑戰(zhàn),讓學習成為游戲活動的一部分。(3)難點前置:歌曲中幼兒不易演唱的樂句,在幼兒學唱整首歌曲前就感知學習,將難點分散,減輕幼兒學習的負擔,保持和增強幼兒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4)適度挑戰(zhàn):幼兒對歌曲的學習與掌握,是需要良好的學習品質支持的。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教師的教育智慧在于針對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基于幼兒已有學習經(jīng)驗的適度學習挑戰(zhàn),既能夠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又能夠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更能夠讓幼兒獲得有效的發(fā)展。
附歌曲:
花繩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