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劍
摘 ? ?要: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教育是重要的。初中班主任不僅對學生進行學科教學,更對學生進行教育,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需要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與快速發(fā)展的社會需求相匹配。本文對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guān)鍵詞: 初中班主任 ? ?育人方式 ? ?改進措施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事物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導(dǎo)向的重要過程。初中班主任在育人過程中充當著引導(dǎo)者和教育者,育人是一份彈性極大的工作,并不是通過一次兩次集中教育就可以達到效果的。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育人方式已不能有效滿足學生接受教育的需求。
一、 淺析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
(一) 分層育人模式
初中班級是大量學生匯集而成的群體,這一群體的差異性比較大。對學生來說,有性格外向或內(nèi)向的,有家庭環(huán)境良好和稍差的,有學習能力較強和較弱的。所以,初中班主任進行育人時,大多會使用分層育人模式[1]。例如,當班級中較為外向的同學因為調(diào)皮搗蛋而不遵守紀律時,班主任要以說服教育為主。用真誠的心開導(dǎo)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如果對這類學生使用訓教或體罰的方式,則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與班主任發(fā)生沖突。又如對班級中學習成績稍弱的同學進行育人工作時,要從學生根源上尋找問題。找到學生學習成績?nèi)醯脑颍菍W習能力弱,還是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波動,通過談心的方式找到問題根源并針對性解決。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思想上是一張白紙,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對不同性格同學進行教育。如果育人方式出現(xiàn)錯誤,就會讓學生心理受到不可逆轉(zhuǎn)的創(chuàng)傷,對學生今后成長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班規(guī)育人模式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是中華傳統(tǒng)古訓。初中生正處于好動的階段,對身邊事情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搗亂課堂秩序。班主任要制定班規(guī),讓學生自覺遵守[2]。如果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觸犯了班規(guī)。班主任要嚴格按照班規(guī)懲罰,并且及時談心。學生的本質(zhì)大多是好的,班主任要適當建立獎勵規(guī)定。對于為班級做出貢獻的同學,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的同學進行物質(zhì)獎勵。通過規(guī)章制度對班級進行管理,不但可以讓學生在日常行為中有規(guī)可循,更可以提高班主任在班級同學心中的地位。
(三)真誠育人模式
班主任與其他學科教師不同,負責班級一切事情。因此,班主任需要對班上的同學有深刻了解。但是在育人過程中,難免需要對學生進行教育。所以,班主任大多使用真誠教育模式,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在真正關(guān)心自己,并解決自己經(jīng)歷的麻煩。學生在初中階段大多過著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與班主任的接觸比家長還要多,需要班主任在育人過程中使用真誠的態(tài)度對學生開展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育人主體不清晰
在一些教師的認知中,班主任是班級的帶頭者,在班級中占據(jù)重要位置。無論在課堂還是課余時間,都需要學生無條件服從教師指揮。但是在課程改革后,大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在這種充滿階級性的管理手段下,更容易讓身處青春期的學生產(chǎn)生叛逆心理,繼而導(dǎo)致班主任在育人過程中無法有效推進工作。教師在傳統(tǒng)育人模式下沒有將主體定位清晰,一味使用領(lǐng)導(dǎo)者的身份與學生日常相處。
(二)育人體系過于簡單
初中班主任的作用在于對班級進行整體管理,以樹立良好班風為首要任務(wù),對班級同學的心理活動及身體安全全面負責,還要抓學生成績并不斷提高。所以對大部分初中班主任來說,這項工作極其耗費精力。初中班主任之所以在工作中感到疲倦,因為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育人體系太過簡單[3]。例如,學生犯下錯誤時,教師如果通過體罰或訓教的方式進行懲罰,則會讓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產(chǎn)生叛逆心理,甚至與班主任發(fā)生頂撞、沖突等不良現(xiàn)象。如果班主任處理不當,今后則無法對班級同學進行管理。因此,目前存在育人體系過于簡單的問題。
(三)育人方式目標不準確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初中班主任通常以學習成績?yōu)橛四繕?。無論學生發(fā)生什么事情,班主任都以成績?yōu)榻逃繕?,渾然不管學生出現(xiàn)心理波動的原因是什么。初中生身處青春期,心理脆弱且敏感。這一群體需要傾訴,需要心理疏導(dǎo)。但是教師在育人時目標統(tǒng)一指向?qū)W習成績,對學生其他方面不關(guān)心。因此,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存在育人目標不明確的問題。
三、班主任育人方式優(yōu)化措施
(一)公平對待學生
班主任面向班級幾十名學生進行管理,首先要公平對待學生,讓每名學生感受身處公平的環(huán)境,不但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更利于班主任樹立自身形象。同時,班主任不能只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進行關(guān)注,通常決定班級整體程度的不是優(yōu)等生,而是“后進生”。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對后進生進行關(guān)注,找到后進生學習成績差的原因,并與家長及時溝通,與學生談心,讓每名學生都能真正有所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
在素質(zhì)教育環(huán)境下,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負責學生一切,變成引導(dǎo)學生培養(yǎng)自主能力。自主能力包括自律能力,所謂自律能力指自我管理能力。教師在進行班級日常管理時,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學生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更可以為今后學習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例如,進行教學活動時,不用教師組織課堂紀律,在課堂中預(yù)留出足夠時間讓學生學習理解新鮮知識。并且在下課期間,班級能夠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是下課十分吵鬧,影響需要休息的學生。
(三)提升班主任溝通能力
育人工作是班主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有效進行的工作。開展育人工作時,班主任需要與學生有效溝通,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要通過合適的言語打動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因此,班主任需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例如,開展育人工作時,教師需要準確定位自身,與學生平等溝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帶著真誠的心理為自己解決煩惱[4]。其次,溝通時,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學生吐露心聲,是因為學習成績下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低落。在傾聽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真實原因,以此對學生進行及時心理疏導(dǎo)。最后,在對班級中“后進生”開展育人工作時,教師要學會通過語言進行鼓勵,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對周邊同學充滿信心,以此讓學生有效提高綜合能力。
結(jié)語
初中班主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開展育人工作。因為育人工作是一項彈性極大的工作,需要教師真正了解學生、走入學生,真正起到育人作用。教師既要讓學生懂得互相尊重,又要樹立自身地位與形象。在教育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的今天,育人工作是初中班主任需要花費大量精力開展的。因此,班主任要給學生一些時間,也給自己一些時間。
參考文獻:
[1]馮甜甜.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分析及改進措施[J].亞太教育,2016(1):63.
[2]向偉.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4):223-224.
[3]劉峰,王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8).
[4]向梅.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文理導(dǎo)航,2015(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