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不斷增多,且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如今在大數據時代下,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更是難上加難??萍嫉陌l(fā)展本身是把雙刃劍,大數據給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給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帶來新的曙光。
關鍵詞:大數據;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246-01
作者簡介:徐喜娜(1995-),女,漢族,河南漯河人,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一、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含義
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即網購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被網絡直接或者間接組合保留下的網購消費者個人對自身信息所享有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主要的內容包括信息的決定權、信息查詢權、信息保密權、信息刪除權。目前學界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客體范圍有所爭議,筆者認為可對其分為兩種情況,與人身相關的個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證號、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以及網購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呈現出的經濟效益信息:消費習慣、購買物品信息、近期瀏覽商品、職業(yè)以及收入狀況等。隨著互聯(lián)網營銷模式的不斷革新,很難對其具體范圍一一列舉,因此對網購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提供一種盡可能寬泛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如學界對個人信息權保護客體范圍的爭議而言,王利明教授認為:個人信息應包括所有“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識別本人的信息”。①因此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客體范圍進行界定時,也應采取一個籠統(tǒng)概括的方式較為穩(wěn)妥。
二、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
目前,我國立法上尚未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予以明確規(guī)定。要解決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與濫用的問題,立法則為首要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我國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探討:
其一,與人身相關的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信息,住址等,對其保護可以引用我國現有法律對個人信息權的相關規(guī)定。如《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一條從民法基礎法的層面上確立了個人信息權;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中對“非法獲取和提供個人信息首次入罪”;行政監(jiān)管法律層面上《網絡信息安全法》對個人信息權保護的完善。另外,在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法律屬性節(jié)點上,筆者認為應當在民法上將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名譽權、姓名權等同列,給予其正當的法律地位。
其二,網購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呈現出的經濟效益信息,包括消費習慣、購買物品信息、近期瀏覽商品、職業(yè)以及收入狀況等。這類個人信息在法律保護上尚處于灰色地帶,因此常常被商家當作營銷手段肆意的采集并分析利用,尤其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收集更加便捷、高效,給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造成嚴重威脅。由于其相較于人身相關的個人基本信息來說,對公民的人身和財產的危害性較低,因此法律應當對其進行區(qū)分保護。
三、大數據時代下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措施
(一)從源頭上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流向的控制——建立智能個人信息資料庫
建立個人與政府共同管理個人信息的模式。筆者認為,公民對其個人信息的保護能力畢竟有限,必須通過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幫助公民把個人信息“拿”回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個人信息被濫用的問題。政府建立統(tǒng)一的智能個人信息資料庫,把網購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集中寄存在公權力的手中,利用大數據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流向的追蹤,便于公民行使信息的決定權、信息查詢權、信息刪除權。
(二)在過程中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使用的控制——許可制度
不可否認的是,對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商業(yè)價值,也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如互聯(lián)網廣告通過鎖定特定的人群進行精準投放,同時也幫助網民過濾掉與其無關的垃圾信息。因此,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許可使用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立法對不同權利類型的效力層級進行劃分,從而對不同類型個人信息的許可使用指明方向,即加強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的同時,又對個人信息使用得到一個合理范圍的控制,從而便利個人生活和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三)在維權中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障——智慧司法
針對我國目前對個人信息權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強的現狀,構建完整的個人信息權保護法律體系至關重要。建議整合已有法律法規(guī)中相關保護和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的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除了立法環(huán)節(jié),司法環(huán)節(jié)對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一直是較難突破的問題,尤其是公民在維權過程中的證據收集難、侵權責任難以劃分的情況。大數據能夠創(chuàng)造出復雜的人工智能,讓計算機代替人類完成動態(tài)監(jiān)測、信息追蹤等專業(yè)業(yè)務,幫助法官準確高效的判案,節(jié)省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從而為網購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提供有力的保障。
[ 注 釋 ]
①王利明.隱私權概念的再界定[J].法學家,2012(1):119.
[ 參 考 文 獻 ]
[1]楊俊濤.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17.
[2]王舉.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框架設計[D].西南政法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