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熱學是高校能源動力類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與工程和日常生活都十分緊密,然而由于學生實踐以及工程背景知識的缺乏,導致這種以工程設備為基礎的理論課程的講解并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將傳熱學的基本理論滲透到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實例中,通過對這些生活現(xiàn)象及規(guī)律的分析來講授傳熱學的基本理論。課堂實踐表明,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傳熱學;實例教學;教學效果;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17-01
一、引言
傳熱學是能源動力類高等院校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是后續(xù)專業(yè)課學習的基礎。然而,在實踐教學中我們認識到,由于學生對工業(yè)實踐以及專業(yè)設備的知識的缺乏,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式的課程教學往往使得學生對一些概念的理解變得困難。其結果是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卻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而且更能進行實踐應用。對此,在實踐中,我們總結了利用實例引問題,討論分析,再理論滲透和結論總結的講授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二、教學實踐
1.提一個好的實際問題。
提出一個生活中或工業(yè)中常見的實例問題,引起學生興趣。例如在講解導熱系數(shù)問題時,看到同學們每天曬被子,就提問為什么要曬被子呢?同學回答說這樣晚上蓋起來暖和???那么潮濕的被子為什么不暖和?和干暖的被子的不同在哪里?這是就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互動思考這些問題。
2.討論和分析。
討論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我們可以逐步將話題從實例引入理論,這就為我們后續(xù)的理論講解奠定了基礎。例如對于曬被子的問題,我們就可以討論潮濕的被子和干暖的被子的主要不同在于材料的導熱性能。通過陽光照射,被子中會進入更多的空氣,而空氣是一種優(yōu)良的保溫材料,這樣就會讓身體散失的熱量減少。這樣通過討論就問題層層展開,逐步引入正題。
3.理論的滲透。
將理論滲透到教學中是我們學習的根本目的。因此,如何將問題引入的有興趣就顯得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能力,對課程的學習會產生很強的推動力。在理論的講述中,要做到有淺入深,由外圍到核心的漸進式教學,緊密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不感覺突兀,從而逐漸接受課程的知識。
4.總結。
對授課的總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初次學習一門課程知識,往往不能抓住重點,這是需要教師對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提綱挈領的重點知識總結,以使得學生更容易抓住知識的核心和運用方法,對所傳授的知識的領悟更加深刻。
三、效果評價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生活的認知能力。
將生活中和工業(yè)中活生生的事例靈活地運用與教學中,不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質,能夠有效地提高對生活的認知能力。因此,在學生中,教師應該時刻注意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懂得學習本知識的用途,從而提高對課程的認知度并提高學習效率。
2.加深學生對課程核心理論的理解。
實例教學的好處之一是促進學生對核心理論的理解,由于所舉事例在生活或工業(yè)中經(jīng)常發(fā)生,所以學生更容易記住并理解這些事例,通過對事例本身的認知來有效加深對核心理論的認知和掌握。實踐證明,這在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實例教學的最大好處是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實例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讓學生將理論和實際有效地統(tǒng)一起來,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還讓學生對實踐多了一份思考,對以后學習和工作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楊世銘,陶文銓.傳熱學(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郝一川,蘇小林.案例教學法在工科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實踐.中國電力教育,2010,24:75-76.
[3]鄭建東,陳綱領,王余杰等.生活實例在化工原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山東化工,2018,47:136-138.
作者簡介:賈志海(1975-),男,河北唐山人,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副教授。
致謝:感謝2018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教學課程建設(傳熱學)的資助。課題編號:NJPI-2018-DJY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