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乃偉
摘? 要:本文首先對特殊兒童父母的角色認識進行界定,然后對前人的研究進行考證,針對特殊兒童父母的角色認識問題及目前的狀況,在認真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這類問題的建議。
關(guān)鍵詞:特殊兒童? 角色認識? 喚醒良知? 特教培訓
特殊兒童,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本文中特指在特殊教育學校接受教育的兒童。特殊兒童父母,即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父母。特殊兒童父母的角色認識,是指特殊兒童的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對所扮演角色的認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社會角色理論認為,角色觀念決定角色行為,角色扮演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承擔角色者對角色的領悟。因此,父母對自己的角色認識,對家庭教育的成效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我國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自己的角色認識并不清楚。而在特殊兒童的父母中,這種情況更加嚴重,這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特殊兒童的教育。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特殊兒童父母的角色認識問題進行梳理,以期此類現(xiàn)象有所改善。
通過查閱資料,結(jié)合在教學過程中與特殊兒童父母打交道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特殊兒童父母對自己的角色認識不清,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轉(zhuǎn)嫁教育責任
轉(zhuǎn)嫁教育責任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將教育責任轉(zhuǎn)嫁給學校。有一些家長認為,老師是專門教育特殊兒童的人,只要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交給老師就行了。事實上,這樣的父母沒有認清楚自己的地位,忽視了家庭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我們知道,父母是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主體,任何人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教育的影響,父母自身是真正能隨時發(fā)揮教育影響作用的人。而學校是教育單位,老師只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合作者。對特殊兒童而言,父母教育的影響相對于普通兒童更大,因為他們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逐步實現(xiàn)生活自理進而自立。
第二,將教育責任放手給祖輩或者其他人員。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的特殊,不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guān)愛和照顧,而是連自己都歧視這些孩子。這樣一來,有些特殊孩子的教育和養(yǎng)育任務就都放到了祖輩身上,甚至有的父母不愿意自己面對這些孩子,只把孩子丟給保姆。還有一些家長為了自己和孩子以后的生活而拼命工作,從而把孩子交給祖輩。祖輩教育孩子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對于特殊孩子,總會再多一分關(guān)愛甚至溺愛,這些都不利于特殊兒童的成長。還有些祖輩,由于身體和知識的原因?qū)逃厥鈨和挠杏喽Σ蛔悖焕谔厥鈨和某砷L。而保姆不是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遠遜色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
(二)缺乏明確的角色定位
由于孩子身體或心理的特殊性,更容易使得父母對孩子產(chǎn)生高期待或者挫敗感。讓他們不能明確地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這些都會弱化父母的社會角色,甚至因此縮小他們的朋友圈,使他們孩子的生活空間變得更為狹小。
小桐是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在上學之前,母親從來不帶她出門,使得小桐的自閉癥更加嚴重。她的父母這樣做,看似是在“保護”小桐不受其他人的“欺負”和“嘲笑”,卻犧牲掉了父母和女兒共同在外面相處的寶貴經(jīng)歷。
再如8歲的智力障礙孩子小燦,在剛剛來學校讀書幾天后,就被在外打工的父親打電話要求回答出1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試題。結(jié)果可想而知,父親就得出上學無用的結(jié)論,希望小燦不要再來上學了。這樣的父母很難從子女身上得到滿意的期許,他們更容易因為這樣的孩子而情緒低落,進而影響到父母與家庭其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
而小潤的母親可以說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是老師們交口稱贊的“好家長”,但是,為了照顧小潤,母親辭去了工作,在學校附近租房住,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小潤身上,甚至忘記了自己,很少和親戚朋友來往,縮小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這也是缺乏明確角色定位的表現(xiàn)形式。
(三)父親的角色缺失
在有母親參與照顧的家庭里,對特殊兒童的照顧和教育責任,基本上都劃歸到了母親的職責范圍內(nèi)。照顧和教育特殊兒童,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除了工作,這些母親還要操持家務和照顧教育自己的特殊孩子,她們常常缺少家庭其他人特別是孩子父親在撫養(yǎng)教育孩子方面的幫助,從而造成了父親教育角色的缺失。
根據(jù)特殊兒童父母的表現(xiàn),結(jié)合對他們的訪談進行分析,我認為特殊兒童父母角色認識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特殊兒童的情況認識不足
對特殊兒童的特殊情況認識不足,容易造成兩個極端,即心里歧視孩子和過分照顧孩子。這樣最終的結(jié)果有可能導致特殊兒童的父母轉(zhuǎn)嫁教育責任。此外,還容易造成他們對角色定位的偏差。
第一,歧視特殊兒童。這樣的父母明顯缺乏為人父母的責任感。有的特殊兒童父母認為孩子生下來有缺陷,已經(jīng)成為自己的“累贅”,從情感上很難產(chǎn)生與孩子的親近感,從而把孩子丟給祖輩撫養(yǎng)或者直接把教育特殊兒童的責任推給學校。這樣的父母忽視了一個問題,特殊兒童首先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親骨肉,他們必須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其次才是應當關(guān)注到他們生理或心理的特殊性。
第二,過分為特殊兒童考慮,擔心他們的生活。有的特殊兒童父母考慮事情較為長遠,擔心自己年老后無力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甚至他們和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成問題,從而拼命賺錢,讓以后的生活有所保障。這一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賺錢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特殊兒童的成長,父母的陪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祖輩、保姆以及學校都不能代替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此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和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殘疾人和老年人的保障,尤其是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鼓勵企業(yè)招收殘疾人群入職,在某些地方,殘疾人群已經(jīng)成為企業(yè)的“搶手貨”。而國家的養(yǎng)老保險事業(yè)也在如火如荼的發(fā)展,特殊兒童以及父母以后的生活保障不會有太大問題。
第三,不能正確認識特殊兒童的特殊性。在前面舉的例子中,小桐的父母在認識到孩子的“自閉”之后,為了“保護”她不受“欺負”和“嘲笑”,就不帶她出門。正確的做法是,在學齡前要更多地帶她出去走走,只有鼓勵她與人交往,才有可能更好地改善她的“自閉”。而小燦的父母一味追求在學業(yè)上能夠?qū)W會什么,忽視了孩子的智力障礙特性。對智力障礙孩子的教育重點應當是逐漸自理,進而自立,而不是追求學會“1+1=2”等學習方面的成績。小潤的父母看起來是很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其實,從另一種角度而言,是對他們自己的不負責。他們的孩子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他們的特殊,因此,家長不應當犧牲自己的生活,無微不至的“陪同”孩子。適當?shù)呐惆楹徒逃瑢⒆硬攀亲詈玫摹?/p>
(二)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中國的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不單單是特殊兒童的父母存在父親角色缺失的現(xiàn)象,普通家庭中同樣存在這種現(xiàn)象。照顧特殊兒童需要更多的精力,不能全依靠母親。相對于母親,父親的力氣更大,具有更多的男性特點?,F(xiàn)在的特殊教育學校中,大多是女性教師居多,這就需要家庭教育中父親的教育來進行彌補。對于有些特殊兒童而言,在家庭中進行感覺統(tǒng)合訓練,更需要父親的配合。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認識問題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性,針對這些,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引導特殊兒童父母正確認識其角色,進行父母角色知識方面的培訓
很多特殊兒童的父母都是想做孩子最好的父母,但是由于自身知識經(jīng)驗有限,不能正確認識其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和很多普通家庭中的父母是相似的,因此,有關(guān)教育機構(gòu)應該組織專家授課,對特殊兒童的父母進行角色知識方面的培訓。
(二)喚起特殊兒童父母的責任感
如前文所述,有一部分特殊兒童父母因為缺乏責任感,而歧視自己的孩子。對于這樣的父母,我們更應當集合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力量,通過加強立法,道德約束,他人勸說等方式方法,喚醒他們?yōu)槿烁改傅牧贾?,承擔起父母應負的責任。只有有了為人父母的良知和責任,才有可能正確對待他們患有殘疾的孩子,在扮演父母角色的問題上才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
(三)進行特教培訓,使特殊兒童父母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
很多特殊兒童父母因為缺乏對自己孩子特殊性的了解,而造成了教養(yǎng)方式的不正確。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應當進行針對性的知識培訓,依據(jù)他們孩子的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不同于對普通家長的培訓,應該由醫(yī)院、殘聯(lián)、學校等部門聯(lián)合起來,組織相關(guān)的學習活動與特教培訓,從而使得特殊兒童父母能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在入園和入學后,更應當加強家園合作和家校合作,使特殊兒童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特殊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能正確認知自己的角色,教育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
參考文獻:
[1]袁方.社會學百科辭典[Z].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
[2]寇文青.初中生父母親父母角色認知情況及其分類特點[D].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3]諶小猛、李敏.特殊兒童家庭親職教育需求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1年01期.
[4]田棟天.我國學前兒童親職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