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榮
評課是每所學校、每位教師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是研究課堂教學最直接、最具體、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和手段。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襄陽市恒大名都小學在接觸了“六頂思考帽”后,學校數學組率先大膽嘗試“六頂思考帽”的評課形式,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將“六頂思考帽”引入到教學評課中,讓評課的教師“戴上帽子”聽課,在聽與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將思考的問題聚焦在一個點上,從而使思考的空間更有廣度,更有深度。
以曹玉環(huán)老師講的《認識周長》為例:
紅帽子教師直覺定性判斷:曹老師語言親切自然,有親和力,教學風格清新舒緩,我們聽著很舒服。課堂氣氛輕松活潑,教學環(huán)節(jié)流暢緊湊,設計了很多的體驗環(huán)節(jié),學生學得也很開心。這是一節(jié)快樂有效的課堂。
白帽子教師以數據事實來評論:從教師課堂設問、教學方式、教師評價方式三方面收集課堂事實。首先,在課堂中提出的27個問題,其中記憶型問題有4個,理解型問題有1個,應用型問題有6個,分析型問題有8個,評價型問題有7個,創(chuàng)新型問題有1個。其次,教師教學方式主要有:教師講授、動畫演示、小組探究。動畫演示分為3次視頻展示和3次PPT動畫演示。
黃帽子教師肯定課堂的優(yōu)點與價值:曹老師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新穎,問題設計得巧妙,教學有層次,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她的課件制作精美,設計新穎,或故事或動畫,讓學生充分感知和理解周長的含義。教學中,曹老師注重學生的探究意識,注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她只做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教學活動,持續(xù)地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成功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獲得學習的滿足感。
黑帽子教師批判課堂的不足之處:未板書課題;追問不及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摸數學書一周時,對于規(guī)則圖形,應該引導學生從規(guī)則圖形的某個頂點開始摸索。不僅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
綠帽子教師需要對黑帽子教師提出的不足發(fā)表改進意見:一是追問要及時,問題指向應該更明確。建議在學生動手測量圖形周長的實踐活動結束后,再解決“王伯伯家柵欄有多長”的題目,這樣更能及時鞏固周長的計算方法,習題前后呼應;二是在讓學生體會周長與生活緊密聯系時僅僅用一段微課視頻是不夠的,那是老師展示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自己發(fā)現的,這時最好放手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找一找,用數學的語言說一說生活中周長的運用。
最后由藍帽子教師對課堂進行綜合評價:一、注重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二、注重教師的引領作用,有效提問。三、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我個人則認為曹老師在本節(jié)課中側重了學生對知識內涵的探究,讓學生充分地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但卻疏忽了知識的外延。
當教研戴上“六頂思考帽”,我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六頂思考帽”與校本教研有機結合起來,使老師們的觀察和思考更加全面,使我們的教研思路更加開闊,教研更加具有深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