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秦秦 裘利英 陳 穎 呂 英
浙江省新昌縣中醫(yī)院 浙江 新昌 312500
近年來,筆者應用口瘡清免煎顆粒劑治療皰疹性口腔炎,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94例皰疹性口腔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7例。觀察組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2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3.41±1.50歲。對照組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23例;年齡7個月~6歲,平均3.45±1.4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入院后都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療、抗感染治療以及降溫處理,并接受維生素補充治療,對照組患兒需要接受更昔洛韋靜脈滴注治療,患兒每日接受1次治療,每次劑量為5mg/kg,連續(xù)接受5天治療。觀察組患兒則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同時接受口瘡清免煎顆粒劑:甘草、大黃各5g,玄參、知母、黃芩、淡竹葉、生地、兒茶各10g,蘆根15g,生石膏30g。將顆粒劑用開水沖泡,攪拌均勻后讓患兒服用,每日服用2次,嬰兒需要每日服用1/3劑,幼兒為1/2劑,小兒幼童則服用2/3劑,患兒治療周期同樣為5天。
3.1 療效標準:治愈:治療后潰瘍以及口腔皰疹完全消失,其它癥狀消失,食欲以及體征恢復正常。控制:治療后癥狀得到明顯控制,口腔皰疹以及潰瘍出現(xiàn)減少,流涎情況有所減輕,食欲有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相關癥狀未出現(xiàn)任何改善,部分病情甚至出現(xiàn)加重情況。
3.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3.3 兩組患兒主要癥狀恢復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主要癥狀恢復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主要癥狀恢復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食欲恢復2.8±0.5 1.6±0.5a例數47 47潰瘍消失3.5±0.8 2.3±0.4a皰疹消失3.7±0.9 2.6±0.5a體溫恢復2.9±0.9 1.7±0.3a
3.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中醫(yī)學將皰疹性口腔炎歸于“口瘡”范疇,發(fā)病機理多為心火上炎,風熱乘脾,中醫(yī)治療以養(yǎng)陰利濕、清心胃熱為主??诏徢迕饧孱w粒劑方中黃芩、知母、生石膏清肺胃濕熱;蘆根、竹葉除煩清熱,也有較好的生津效果;玄參、生地生津滋陰;兒茶收濕生肌斂瘡;大黃瀉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性。諸藥配伍,可達到利濕養(yǎng)陰、清心胃積熱的治療目的。與此同時,口瘡清免煎顆粒劑為中藥提純制劑,患兒服用十分便利,可以幫助患兒順利接受治療,比傳統(tǒng)中藥湯劑更易于患兒接受。
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患兒入院后分別接受不同類型的方案治療,對照組患兒僅給予西藥治療,觀察組患兒采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及口瘡清免煎顆粒劑聯(lián)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接受治療后的臨床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患兒各項癥狀的恢復時間快于參照組,說明口瘡清免煎顆粒劑與西藥聯(lián)合治療可以產生較好的協(xié)同功效。
綜上所述,口瘡清免煎顆粒劑治療心脾積熱型皰疹性口腔炎患兒臨床療效確切,患兒各項癥狀明顯緩解,恢復時間較快,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