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玲
(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產后出血是臨床中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引發(fā)產后出血的原因較多,例如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等。中央性前置胎盤(ComPlete Placenta Previa,CPP)指的是胎盤完全覆蓋自宮頸內口,臨床體征表現(xiàn)為無痛性無誘因的反復陰道流血,初次出血時間早,且反復頻繁,一次大出血即可使孕婦陷入休克狀態(tài)。因宮頸口被胎盤完全覆蓋,因此胎兒無法經陰道分娩,必須采用剖宮產的方式,但產時及產后均可能發(fā)生大出血,危險性較高[1]。因此,臨床中應當根據中央型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止血方式,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通過宮腔球囊壓迫聯(lián)合欣母沛治療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效果良好。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共66例中央型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各33例。聯(lián)合組年齡29~39歲,平均年齡(32.52±1.19)歲,孕周34~36周,平均孕周(35.15±0.85)周,平均產時出血量(463.18±22.46)ml;對照組年齡28~39歲,平均年齡(32.47±1.25)歲,孕周34~36周,平均孕周(34.79±1.71)周,平均產時出血量(462.99±23.14)ml。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行剖宮產,且發(fā)生產后出血;②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術中發(fā)生大血管損傷;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③有宮腔球囊禁忌癥;④精神病或家族精神病史;⑤不同意參與研究。
聯(lián)合組采用宮腔球囊壓迫止血聯(lián)合欣母沛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胎兒順利娩出后,在子宮周圍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注冊證號:H20120388,Pharmacia &amP;UPjohn ComPany)250 ug。將胎盤剝離,放好球囊固定在宮腔,從陰道拉出來固定,關閉子宮切口,根據患者子宮的大小以及張力充注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直至子宮變硬或注射阻力明顯上升[2]。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陰道流血量等,合理判斷宮腔球囊的留置時間,一般為24~48 h。取出宮腔球囊前,應先緩慢放出50 ml液體,再全部放出。對照組僅采用宮腔球囊壓迫止血,方法與觀察組相同。
①對比兩組產后2 h以及24 h出血量、止血時間。②對比兩組生命監(jiān)測指標,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血氧飽和度(SPO2)以及脈搏。
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則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聯(lián)合組產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出血量及止血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出血量及止血時間對比(±s)
組別 n 產后2h出血量(ml) 產后24h出血量(ml) 止血時間(min)聯(lián)合組 33 538.49±30.46 631.06±42.58 23.19±4.46對照組 33 665.14±39.63 741.49±49.89 40.23±6.73 t/14.556 9.672 12.124 P/0.000 0.000 0.000
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SBP、DBP、SPO2、脈搏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命監(jiān)測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生命監(jiān)測指標對比(±s)
組別 n SBP(mmHg) DBP(mmHg) SPO?2(%) 脈搏(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3 109.35±10.16 108.54±9.89 78.91±9.28 78.14±9.95 94.57±6.53 95.03±6.81 85.83±5.29 85.11±5.02對照組 33 109.28±10.51 108.71±9.94 79.06±10.17 78.76±9.52 94.62±6.21 95.17±6.59 86.06±5.74 85.52±5.29 t/0.028 0.070 0.063 0.259 0.032 0.085 0.169 0.323 P/ 0.489 0.472 0.475 0.398 0.487 0.466 0.433 0.374
臨床中產后出血的定義是胎兒娩出24 h內出血量>500 ml,剖宮產時出血量>1000 ml,大部分發(fā)生于產后2小時內,一旦發(fā)生產后出血,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臨床中處理產后出血的方法較多,例如子宮按摩、宮腔填紗、縮宮素注射、前列腺素類藥物等。若止血無效,則需要采用子宮壓縮縫合術、子宮動脈栓塞甚至子宮切除,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了巨大的影響[4]。因此,臨床中應根據產后出血原因及患者的特點,采取科學、安全的治療措施。
剖宮產是目前臨床中終止中央型前置胎盤妊娠的主要方法,大出血一般是由于胎盤剝離或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當胎盤順利娩出后,子宮下段肌肉組織較薄,收縮力受到影響,無法使附著的胎盤成功剝離,也無法使胎盤剝離面的血竇縮進閉合,導致產后大出血,治療難度較高。傳統(tǒng)臨床治療時一般以加強子宮收縮為原則,通過鹽水紗布對子宮下剝離面進行壓迫,對出血部位的開放血竇縫合并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但子宮下段是接受宮頸動脈以及陰動脈血液供應的主要位置,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效果不明顯,需要對髂內動脈進行結扎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但髂內動脈結扎難度較高,且持續(xù)時間長,可能最終需要行子宮切除術。雖然該手術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多數(shù)產后出血患者均為育齡婦女,對生育有一定的要求,子宮切除術會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無法挽回的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子宮內會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一定的內分泌功能,對體內生殖、生理及病理過程具有重要的影響,若在絕經前切除子宮,即使保留卵巢功能,也可能引發(fā)一系列更年期癥狀,因此在對育齡婦女治療時,保留子宮極其重要[5-6]。
本次研究顯示,聯(lián)合組產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SBP、DBP、SPO2、脈搏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宮腔球囊是近年來臨床中應用較廣泛的產后出血治療措施,其作用原理與子宮填紗類似,都是通過對子宮的壓迫,達到止血的效果。子宮填紗主要是將無菌紗布填充入子宮中,刺激子宮收縮,起到機械壓迫止血的效果,同時胎盤剝離面在紗條的壓迫下,出血速度會減緩或暫停,有利于促進血小板的聚集、激活以及凝血因子的釋放,形成血栓堵塞玻璃面血管,最終達到止血的效果[7]。但該方法對醫(y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可能出現(xiàn)縫隙。另一方面,紗布本身能夠對出血起到吸收效果,可能引發(fā)隱匿性出血,臨床療效一般。而宮腔球囊存在一定的可塑性,置入子宮后能根據子宮的具體情況,充入適量生理鹽水,避免出現(xiàn)死角,通過對子宮壁進行壓迫,增加宮腔的壓迫,從而對血管形成壓迫,最終達到止血效果[8]。但部分患者的子宮無法對宮腔球囊的壓迫止血形成反射性收縮,導致止血效果不良。欣母沛是天然PGF2a的合成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對子宮平滑肌收縮的抑制,引發(fā)子宮強直性收縮,對胎盤剝離面的血管形成壓迫,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另一方面,該藥物還能夠有效提高子宮肌層縮宮素受體的敏感性,能有效促進宮縮,起到預防、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
綜上所述,宮腔球囊壓迫聯(lián)合欣母沛治療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減少出血量,縮短止血時間,同時對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影響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