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是推動教學前進的重要手段,是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要措施,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交流溝通的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德語閱讀;案例應用
自古以來,中國就提倡合作學習。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第一次明確提出小組合作這個概念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取得的重大的成就。被譽為近代教育最成功的改革之一。
1 小組合作學習在德語學科應用的背景及原因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老師要真正退居到幕后,充當主持人的角色。課堂舞臺的主角是學生,老師設(shè)計課堂,組織課堂,評價課堂,學生主演,有效的活動到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小組合作學習,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之上。初中階段的德語專業(yè)教學,作為一個小學科,有著這個學科的特殊性。學生年齡大概在13 歲左右,已經(jīng)開始和學會了自主學習,已經(jīng)學習了六年的英語課程,對語言學習有了清晰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德語學習知識儲備。下面以新編大學德語第二冊第六單元Text So habe ich angefangen 為例,談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德語教學中的應用。
2 小組合作學習在德語閱讀教學的具體實例
2.1 課前的師生準備
老師按照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性格愛好,考試成績等情況把學生分成4組,每個小組6人,面對面坐好,四個小組圍城一個圈,老師站中間,便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也便于老師關(guān)注到所有人的情況。
上好閱讀課的前提是精選題材。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上閱讀課。作為閱讀的文章,必須層次分明,有邏輯,難易適中,貼近生活。So habe ich angefangen就是這樣一篇適合閱讀的文章。
2.2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實例
在閱讀課之前,老師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提前做好閱讀的導學案,幫助學生找到文章重點。因為是外語課堂,除了了解文章大意,歸納主要內(nèi)容之外,也要掌握單詞和短語。所以這趟閱讀課的特殊處就在于,不僅閱讀了課文,也掌握了單詞和重要短語。
文章分為六個自然段,每個小組有六位同學,每位同學對應一個自然段,比如A組同學里面有6位同學,A1同學詳細閱讀第一自然段,并完成老師準備的第一個問題,A2同學閱讀第二個自然段后完成第二個問題以此類推……
2.2.1 自我學習
分配好任務,發(fā)完導學案之后,老師先讓學生在10分鐘內(nèi)充分閱讀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并做好相應的練習。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必須把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充分掌握,達到用自己的話復述段落的要求。
Abschnitt 4 Was macht der Autor für Computerbenutzung?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B-STICK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Wo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schnitt 5 Was mache ich , wenn ich vor dem Computer sitze? (5 Verben)
Was ist die bedeutung von Computer ? Oder Was veraendert der Computer das Leben der Menschen?
2.2.2 學生討論
自我學習完之后,學生有5分鐘一起討論的時間。四個小組中選相同段落的同學聚集在一起討論,本段落重要的詞匯短語,語法知識點,達成一致的觀點。進行內(nèi)容的第二遍記憶,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盡量掌握知識點,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
2.2.3 小組之間互相學習
分段談論完后,小組之間,組員和組員之間有20分鐘互相學習。例如:A1同學用德語講述第一自然段的重點內(nèi)容,小組的其他成員認真傾聽,并做好第一自然段的練習。再用2分鐘消化這一段的知識點。A2同學用德語講述第二自然段的重點內(nèi)容,小組的其他成員認真傾聽,并做好第二自然段的練習,以此類推,直到每一個人都完成了整個文章的導學案,也了解和掌握了整個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
2.3 成果展示及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 是學生主要參與課堂,老師組織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在自我學習以及溝通交流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學生在這堂課不僅閱讀了課文,掌握了課文大意,更學習了文章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又在互相交流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活動結(jié)束之后,老師要把發(fā)下去的學案收上來檢查,通過導學案的查看,來判斷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掌握情況,檢查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有沒有聽懂,有沒有讓其他學生聽懂。
3 反思和不足
這樣的小組合作方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學生的學習情況要相對平均,如果基礎(chǔ)很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很難參與起來,而且會影響整個班級小組合作的進程。所以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不適合有基礎(chǔ)特別差的學生的班級。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選擇相對簡單的文章,讓基礎(chǔ)差的同學,能看能說能寫能交流。
參考文獻
[1]裴娣娜.發(fā)展性教學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趙靜宇.對有效合作學習的探討[J].吉林教育,2003(6):12-13.
[3]朱建華.新編大學德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