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敏
每接到新班,每面對新生,我都有一種沖動,那就是讓所有學生將他們嶄新的語文書翻開,大家一起來聞聞書的香味,一頁一頁翻看下去。這時候,學生們都會很激動,他們臉上帶著笑容,他們互相交流著此刻的感受,而我呢,則靜靜地看著他們。這是美妙的時刻!書的幽香和嶄新無疑讓老師和學生都心生快樂!
從一片墨香開始的語文教學,一定能引導學生走進更加美妙的文化世界。我就是這么認為的,也一直在這么做下去!作為語文老師,我本人時刻都沉浸在書香之中,書美之中,也正是我自己身體力行,才能讓學生也潛移默化地跟進這種體驗。
眾所周知,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語文由無數(shù)課文組成,每篇課文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相互之間產生千絲萬縷的關系。同時,語文也由無數(shù)個作家、詩人等構成,每個作者的身份、地位、經歷、觀念都有不同,語文這就形成一個百花爭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美點無數(shù),亮點無數(shù),語文老師就應該盡情讓這些美點和亮點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他們絲毫不覺得語文是枯燥的,語文不是只由字詞句段章構成的簡單東西,也不是老師折磨學生、讓他們昏昏欲睡的東西,語文就是驚喜,就是歡樂,就是欲罷不能,就是魂牽夢縈!
多年教學,讓我形成一些固定的觀念,很想表達出來,與同事們交流,請大家指正:
一、美談
這是教師授課環(huán)節(jié)與學生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認真?zhèn)湔n之后,將形成自己對課文的一些看法,教參的基本觀點與教師個人觀點之間可以有所不同,只要教師的理解是出于自己的深刻鉆研,也正是這些不同,才形成不同老師的不同特色。教師之間的特色是相當可貴的東西,千篇一律的教學不是正常現(xiàn)象。教師對教參的取舍正是基于對語文生動呈現(xiàn)的需要。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我大膽放權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前預習時就完成了生字詞查閱、故事情節(jié)提煉、環(huán)境描寫解讀、伏筆照應勾畫等簡單內容,在課堂上時,我就只設計了兩個問題:1.對友情的正確解讀;2.對父親的全面認識。友情方面,同為兒時小伙伴,但不是都表現(xiàn)出對“我”的友好的,只有我最好的朋友杰里做到對“我”的關心,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引申出名人對待友情的實例和觀點、學生自己對友誼的體驗。學生紛紛舉手表達。父愛方面,本文父親的做法有些不好理解,他讓兒子在夜色中從幾米高的懸崖上自己下來,難道不怕兒子摔下來?他有保障措施嗎?他的做法好是不好?這些問題一拋出,學生更是爭論不休,當然,在不斷地觀點對碰中,認識在逐漸統(tǒng)一,一切都是教師的指揮棒起到的神奇效果。而整個課堂的熱烈氣氛告訴我,語文之美妙正在于此!
二、美讀
朗讀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讀,讀而為美,那一定是完全投入型的。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他當著學生的面,就讀得相當投入,你看,他盡量地“將脖子拗過去,拗過去”,以致我認為他讀的是“極好的文章”。由此可見,教師美讀,也在影響學生模仿。古人讀書講究搖頭晃腦,講究字正腔圓,講究有滋有味,看來美讀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教學《天上的街市》,一定不能只作文字上的解析。我在講這首詩之前,有個女生就找到我,說她非常喜歡這首詩,她想先給老師背誦。聽著她那么陶醉地吟詠,我就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講好這首詩。在行課時,我采用層進式教學法,讓學生由表及里感受詩意。每進一層,都讓學生朗讀出來,每次朗讀,學生都更有體會,讀得更投入,更有美感。下課后,這名學生又找到我,說:“我原以為這首詩只表現(xiàn)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聽老師講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首詩原來是以理想世界來折射人間的苦難、貧窮和不平等不自由啊,那讀這首詩時感情就應該調整調整了。”對這么聰穎的學生,老師只有贊許和點頭同意了。
三、美觀
語文教學就是將語言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語言表述自有語言表述的魅力。但是,我們的學生在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我們也要讓他們多見識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正是語言表述的對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是“讀”與“行”的有機結合,才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認知。不過,并非所有學生都能在繁重的學業(yè)之余有機會和有時間也有財力和精力去行萬里路的,有一個補全認知的最好辦法,那就是在我們的課堂上以圖像和聲音來展示這個世界。直觀的課件,可以有效補齊學生對某個領域的經驗。《濟南的冬天》表達的是老舍對濟南這個第二故鄉(xiāng)的眷戀,我們完全可以展示濟南作為泉城的生動圖片,感受老舍眼睛里的藍水晶般的空靈天地?!痘实鄣男卵b》是美麗的童話,依照初一學生的天性,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動漫作品,讓學生體會對安徒生童話的再創(chuàng)造,顯示這個令人著迷的童話如何調動了全天下的想象力?!秳游镄φ劇肥侵Z貝爾獎獲得者以科學觀察者的角度來寫的,那么,諾貝爾獎的設立與重要地位,甚至諾貝爾本人的情況都可以進入語文課堂,讓學生通過短短的一段介紹性視頻增長知識,提高認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觀點。將語文書不當作死的課本,而當作活的世界,將語文課不當作傳授與接受的過程,而當作共同的欣賞和品味,這才是對語文這門學科的正確認識,我想,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在這點上多做文章。
美,就在我們身邊,美,需要我們有發(fā)現(xiàn)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