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華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個小學畢業(yè)生應能正確地、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計算,達到這 一要求,才能升入中學進一步學習和參與生產勞動打好基礎.
如何實施這個教學要求呢?談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要講清算理和法則
算理和法則是計算的依據.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筑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四則計算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小學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湊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數連加的概念,十進制計算法,有關數位的概念,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商的變化規(guī)律,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約分與通分等概念。
以上這些基礎知識,都應講得很清楚,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學習新知識時能發(fā)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如“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在講解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小數、百分數互化時,就要用到它。分數單位的概念,在講解分數加、減、乘、除的計算法則也離不開它。這兩部分知識,學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練,學習小數、分數四則計算才能順利進行。
可以這樣進行:先用圖表示怎樣才能講清算理呢?一定要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的原則,應引導學生講述算理,概括法則。如講同分母分數加法2/7+1/7時,可以這樣進行:先用圖表示(圖略)。
提問:2/7和1/7這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結合觀察圖形回答,2個1/7加上1個1/7等于多少通過計算這題,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法則嗎?
接著講5/8-3/8,提問,這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單位?5個1/8減去3個1/8等于幾個1/8?得出2/8。通過以上兩題,你能概括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嗎?在這個基礎上再出示結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把分子相加、減作分子,分母不變。這樣教學既使學生弄清了算理,又使學生掌握了法則,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打下了基礎。
二、要講清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運算順序是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完全相同,因此,講清這個運算順序是很重要的。
三、要講清運算定律的意義
小學教材中主要講了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一個性質:“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從這個數里依次減去兩個加數”。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幾個定律對于整數、小數和分數的運算同時適用,用途是很廣泛的。
講解時,首先要使學生理解這幾個定律的意義。鑒于學生難掌握減法性質和乘法分配律,教學時,可舉學生熟悉的事例,并結合畫一些直觀圖加以說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要求他們熟記定律的意義,到四、五年級時要求他們會用字母表示定律。
其次,要使學生能根據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要啟發(fā)學生根據題目的不同特點,選擇合理、簡便的算法。
四、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
有些知識,要通過課堂教學的訓練,使學生能脫口而出,并做到準確無誤,只有這樣計算才能正確迅速。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加強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加強口語教學和練習。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發(fā)展,筆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筆算法則計算出來的。如987×786,就是要進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見,如果口算出錯誤,筆算必然出錯誤。因此不僅低、中年級基本口算的訓練要持之以恒,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展、加深,在高年級也應同樣重視。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概念、法則,增大課堂教學密度,提高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訓練中,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靈活運用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記憶力。
五、要有計劃地組織練習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除了要重視算理和法則的教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運算定律的教學,有計劃地組織練習也很重要。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計算應該天天練,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重點練,對于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yè),要及時地發(fā)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學生的錯消滅在萌芽之中。教師的認真批改作業(yè),分析錯誤原因,找出錯誤規(guī)律,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做題和驗算的習慣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