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在“寫作評價標準”中明確提出“對學生的作文主要從內(nèi)容要點、語言使用效果、結(jié)構(gòu)與連貫性、格式和語域以及與目 標讀者的交流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關于目標讀者的交流評價標準要求:“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本文對當前學生寫作過程中讀者意識缺乏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培養(yǎng)讀者意識提出可操作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讀者意識;培養(yǎng)途徑
一、讀者意識缺失的具體表現(xiàn)
1.學生讀者意識淡薄,寫作態(tài)度消極
(1)寫作目的性模糊,表達愿望低下。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借助文字進行表達的愿望很低,較少主動地自我表達。
(2)有失偏頗的讀者意識普遍存在。學生把老師當做自己作文的唯一讀者。通過教學及調(diào)研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迎合老師或者成人世界的審美觀、價值觀,出現(xiàn)編造作文材料、刻意拔高思想的現(xiàn)象,毫無閱讀價值。
(3)尚未建立多元分層的讀者群體。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沒有建立多元分層的讀者群體。學生寫作只注重寫作的技巧,即關注“寫什么”和“怎樣寫”,而很少在乎讀者對寫作的重要影響。
2.寫作知識運用不恰當
(1)背景知識不共享。由于學生沒有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閱讀者在知識、文化背景等方面差異,未能提供充足的信息,致使在語言形式上留下一些“信息缺失”,而這些缺失又是閱讀者借助與寫作者共有的知識、共有的文化背景和現(xiàn)有的情景語境等難以推測出來的。
(2)詞匯選用不貼切。高中生在表達時不能兼顧話語的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通常只顧及語法上準確地傳達字面意義而沒有考慮用合理得體的形式傳達自己的意圖。很明顯,寫作過程中讀者意識遭到忽視,導致作者與讀者的關系難以建立。我們知道在表述建議時,英語作文中多會使用建議而非命令口氣:情態(tài)動詞“should”使作者的意圖以直接言語行為的形式得以表達,雖然句子的意思能清楚無誤地表達,但由于作者和讀者非上下等級關系,應該使用程度等級較低的情態(tài)動詞,如:had better或 can 等緩和語氣的標記詞。
二、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途徑
1.明確目標讀者,提升寫作能力
《課標》 在對寫作技能的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在寫作前應“明確目的和讀者對象”。當讀者不同時,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與表達方式也應當有所不同。因此,寫作前要明確讀者的結(jié)構(gòu)群體、了解讀者的基礎上對寫作的內(nèi)容與表達方式進行選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讀者意識就是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設定讀者對象,并在寫作時考慮讀者的需要而設法契合這種需要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作者中心的讀者是什么樣,二是讀者的實際反應如何。
(1)寫作前提問
Who is my audience?
What is his/ her attitude towards the subject?
What does he/ she want to know?
What material may the audience agree on?
(2)寫作中提問
Is this relevant?
Can the reader understand this?
Can this be convincing to the reader?
(3)寫作后提問
Does the audience believe what I say?
How does he/ she feel about my writing?
What else should I say?
2.采用多種評改形式,形成不同讀者對象
傳統(tǒng)“學生寫——教師改”的評改方式使教師成了學生作文的唯一讀者與評判者,不利于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學生互評,讓學生寫作具有濃郁的讀者意識,作者為真實的“讀者”寫作,又能及時得到“讀者”的反應,是互動的“大聲思維”的課堂。為了能使學生讀者順利完成評改任務,我們可以制定如下簡單操作的評改標準。
(1)看文章內(nèi)容
Have you come up with good ideas?
Have you provided good reasons or supporting de-tails for your good ideas?
(2)看文章結(jié)構(gòu)
Are your ideas stated clearly?
Are your ideas related to the topic?
Have you used linking words properly?
(3)看文章語言及其他
Are there any spelling or grammatical mistakes?
Have you used any sentence patterns provided in the text?
Is your handwriting neat and easy to read?
從預寫到分享寫作,每一步都引入了讀者活動,期間充滿了讀者的聲音。學生能意識到“真實讀者”的存在.并能從他們的反饋中了解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進而促使他們?yōu)檎鎸嵉哪康膶懽鳌?/p>
因此,要讓學生形成“讀者意識”,首先要讓學生具有“發(fā)表”的意識。學生有了發(fā)表意識,自然就具備了“讀者意識”。具體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發(fā)表。
(1)朗讀與展示:教師作為讀者身份在學生互評后發(fā)現(xiàn)特別出色的作文,選出來在班上公開朗讀、 展示等,特別優(yōu)秀的可作為范文品鑒。
(2)制作作文墻:作為讀者的同伴或教師總能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美文或其中精彩的詞句,擷取其中精彩的部分,注上作者姓名,貼到教室內(nèi)外的作文墻上,供師生欣賞。
(3)網(wǎng)絡(微博、微信):將學生作品進行編輯、電子出版,網(wǎng)絡上的(微博、微信)讓學生作品的發(fā)表不受地點與時間限制,且具有良好保存性。
一旦學生的作品得到發(fā)表,便實現(xiàn)了“公眾言說”的愿望,他們的“讀者意識”就有了確切的落腳點。這個意識一旦蘇醒過來,學生的寫作行為就會多一些“讀者關照”,寫作過程中就會自覺地從作者角度來審視自己的作文。
總之,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英語作文教學理念,重視讀者意識培養(yǎng),學生有了明確的讀者對象,就能抒發(fā)真情實感,借助于寫作這條途徑敞開心扉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分享。如此,寫作的意義和價值才能真正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我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幾點認識[J].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
作者簡介
倪銘,大學本科,初級職稱,從教7年,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