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兩宋不同階段宋詞的主要意象群發(fā)生演變,呈現(xiàn)出階段性、時代性、社會性的特征。宋詞意象群從北宋前期女子生活意象群、到北宋中后期文士生活意象群、到南渡時期亂世生活意象群、最后到南宋前期軍事活動意象群,其演變發(fā)展過程可謂曲折而豐富。宋詞意象群既是詞人情感表達的載體,也是歷史變遷的縮影。
關鍵詞:宋詞 意象群 演變
意象是詩歌內(nèi)容表達的載體,是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處的意象即指客觀事物,詩人詞人將客觀事物運用于創(chuàng)作中形成詩歌意象,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同時,這些意象因在某一時期內(nèi)多次被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表達相似的特征,從而形成意象群。宋詞在長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意象群,它們呈現(xiàn)著各自特有的風貌。
宋詞的繁榮不僅體現(xiàn)在作家作品的數(shù)量、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形式、藝術風格等方面,還體現(xiàn)在意象群的豐富性方面。宋詞在意象的選取、組合、排列、運用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詞作意象群種類繁多,并且隨著時代的變化一直處在發(fā)展變化之中。宋詞意象群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是歷史變遷的縮影。宋詞意象群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fā)展變化,不同的意象群反映著相應階段詞人的生活遭遇和心境狀態(tài),這些意象群表達了詞人所寄托的豐富情感。從女子生活意象群到文士生活意象群,從亂世生活意象群到軍事活動意象群,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特點,因此通過對宋詞意象群的探索,可以進一步了解詞人的思想情感及宋詞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一、女子生活意象群—北宋前期
北宋前期,以柳永、張先、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等詞人為代表。他們生活在和平時代,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及較好的物質(zhì)生活。其詞作多反映享樂意識與女子艷情。他們繼承了花間詞人的詞體特征,以女性生活為主的題材取向,著重表達溫婉柔美的審美傾向??傊?,這一時期的詞人寫作意象群是以女子生活為主。
閨閣意象是女子生活意象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樓、欄、簾、幕等意象多用于描寫女性生活,是具有代表性的閨閣意象。閨中女子獨上高樓憑欄遠望,憂愁、相思、寂寞之情充斥心頭?!跋爰讶?,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柳永《八聲甘州》“妝樓”“欄桿”兩個意象描摹了閨中少婦高樓獨倚的姿態(tài)。思婦獨上高樓、思離人遠,渴盼歸來,“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跋汩|”與“高樓”兩個意象闡明女子身處閨閣,高樓望斷,渴寄書信,一解離愁。在這些詞作中,女子都是登高臨遠,倚欄遠眺、離愁滿懷。樓、欄、軒等閨閣意象群共同營造了濃郁的閨閣氛圍,揭示了女子內(nèi)心的細腑情思,描摹了女性的閨閣生活。
體貌意象是女子生活意象群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人從顏面、發(fā)飾、服飾等意象描摹女性的特點,體現(xiàn)了對女性美的欣賞。同時注重女性細微的動作情態(tài),通過意象進行細致的表達?!芭窒⒛佋茝?、終日厭厭倦梳裹”(柳永《定風波》)。“暖酥”“膩云”兩個意象將女性憔悴的容貌刻畫得栩栩如生。思婦云樣的秀發(fā)蓬松散亂,紅潤的面容憔悴瘦削?!肮帕_衣上金針樣,繡出芳妍”,“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晏殊《采桑子》)?!肮帕_衣”“金針樣”兩個意象對女子的服飾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同時,通過“眉心”“翠鈿”兩個意象突出了女性的動作,刻畫了女性嬌麗的姿態(tài)。服飾、妝容、體貌等意象豐富了女性的人物形象,使其立體可感。詞人以形象寫女性生活給人帶來美的感受。
二、文士生活意象群——北宋中后期
北宋中后期,以蘇軾、周邦彥、黃庭堅、秦觀等詞人為代表。此時政局多變,元祐年間蘇軾等蘇門詞人回朝做官,元符年間卻又遭到殘酷打擊。詞人雖仕途生涯坎坷,卻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創(chuàng)作了大量借自然表達建功立業(yè)和愛國情懷的詞作。得意之時有賞玩自然的的喜悅,失意之時便在自然中體驗愉悅自身的美。但同時這一時期的詞人遭遇巨大變化,人生無處不充斥著離別。因此,這一時期的詞作題材以文士生活為主,詞人多描繪自然景色和離別傷感,主要意象群便圍繞這兩部分展開。
自然景色是文士生活意象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人游于山水之間,自然景色便自然成為重要的描寫題材?!傲謹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高山。近處竹林圍繞的屋舍邊,有長滿衰草的小池塘,蟬鳴繚亂??罩胁粫r有白色的小鳥飛過,塘中紅色的荷花散發(fā)幽香。詞人短短幾句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nóng)村小景,表達自己閑適自得的情懷。“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周邦彥《六丑》)。夜里一場急風驟雨,埋葬了南楚傾國的佳麗?;ò陜合衩廊说拟O鈿墮地,散發(fā)著殘留的香氣,凌亂地點綴著桃花小路,輕輕地在楊柳街巷翻飛。詞人吟詠凋謝后的薔薇,借薔薇表達惜春之情與遲暮之感。花、草、樹、木等自然景象稱為北宋中后期詞人創(chuàng)作的主要對象,并借此意象來表達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感受。
傷別意象群是這一時期文士生活意象群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人在經(jīng)歷痛苦離別時,內(nèi)心也有著深切的悲傷?!笆晟纼擅C?,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xiàn)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肮聣灐薄皦m滿面”“鬢如霜”“淚千行”“明月夜”“短松岡”等意象,極力渲染詞人的傷別之悲,所用意象極致凄涼哀婉,加深全詞的悲傷基調(diào)。作者運用這些極致凄婉的意象來表達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難舍親人,柔腸寸斷。這一時期文士的生活大多遭遇變遷,也多有離別之景,其中以蘇軾的這首《江城子》最具有代表性,通過大量的意象集中表達自己的憂傷,為離別更增添了一份傷感。
三、亂世生活意象群——南渡時期
南渡時期,以朱敦儒、李清照、張元干、陳與義等詞人為代表,他們的生活在“靖康之變”后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南渡時期兵荒馬亂的生活、社會的巨變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因此,這一時期詞作的意象群以亂世生活為主。
酒是詞人亂世生活意象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渡時期,大部分詞人生活困苦,經(jīng)受著巨大的精神折磨。他們不得不借酒消愁,以此來排遣內(nèi)心的苦悶?!霸娙f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朱敦儒《鷓鴣天》)。詞人描繪自己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眼里?這首詞作于北宋末年,當時奸臣當?shù)?,民不聊生,是北宋歷史上最腐敗的時期。詞人潔身自好,不與墮落的統(tǒng)治集團同流合污,因此只有借酒消愁來排遣自己的苦悶?!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御傍晚之時急來的冷風吹?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詞人借助“酒”這一意象表現(xiàn)了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熬啤边@一意象成為南渡時期詞人作品中的普遍意象,“酒”成為詞人消除苦悶的工具,成為詞人創(chuàng)作的主要意象。
夢事是詞人亂世生活意象群的另一個重要組成的部分。詞人在南渡時期境遇艱苦,處境悲慘,便借以夢事使得自己處于另一種理想境界,以此來逃避現(xiàn)實?!胺路饓艋隁w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李清照《漁家傲》)。詞人在夢中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的夢魂仿佛升入天國,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心民生的天帝?!耙笄趩栁覛w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詞人在夢中大膽的暢想著一個與現(xiàn)實完全不同的理想境界,這場夢事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逃避。“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痹~人的夢魂經(jīng)常縈繞著未光復的祖國中原之路。在蕭瑟的秋風中,一方面,金兵營壘相連,軍號凄厲;另一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宮寶殿已成廢墟,禾黍充斥,一片荒涼,令人惆悵。詞人借夢事渴盼國家統(tǒng)一,在夢中為自己營造了一個理想的境界,并借此諷刺朝政。南渡時期詞人借助夢事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夢中他們可以遠離戰(zhàn)火紛飛、兵荒馬亂的世界,進入自己設定的理想境界,暫時忘記痛苦。
四、軍事活動意象群——南宋時期
南宋時期,以辛棄疾、陸游、姜夔、張孝祥等詞人為代表,他們都生活在“靖康之變”后,國家的破裂使他們渴望征戰(zhàn)疆場的生活,金戈鐵馬,揮刀舞劍,一統(tǒng)山河。因此這一時期詞作的意象群主要以軍事活動為主。
士兵是軍事活動意象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士兵是軍事活動的主體,是詞人在戰(zhàn)場上主要描繪的對象?!鞍税倮锓主庀轮?,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秋天在戰(zhàn)場上閱兵,將軍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著北疆的歌曲。“炙”即指部下,詞人描繪了戰(zhàn)場下將軍與士兵的活動場景,將軍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士兵,在戰(zhàn)場上更加勇猛殺敵?!皩④姲賾?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辛棄疾《賀新郎》)。漢代名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這兩句引用漢代典故,描繪了將軍征戰(zhàn)疆場,最終卻身敗名裂的凄慘境地。詞人借此表達國破家亡的悲痛。無論士卒還是將軍,在南宋的戰(zhàn)役中,他們都征戰(zhàn)沙場、揮刀舞劍,可是卻仍然擺脫不了國破家亡的命運。南宋時期,由于戰(zhàn)事頻繁,士兵便成了詞人傳達保家衛(wèi)國思想的核心意象,因而得到大量描寫。
武器是軍事活動意象群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因為有了刀、劍等武器,士兵們才可以征戰(zhàn)沙場、無所畏懼、勇猛殺敵。“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需長劍”,要把北方的國土收復需要萬里長的倚天長劍?!白砝锾魺艨磩Γ瑝艋卮到沁B營”(辛棄疾《破陣子》)。壯士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壯士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潮洶涌,無法入睡,只好獨自吃酒看劍。由此可見這把寶劍對壯士的重要性,正是這把寶劍幫助壯士殺敵,實現(xiàn)他報效祖國的愿望?!皠Α边@時便是詞人表達報效祖國愿望的重要意象,由“劍”可以斬殺四方、精忠報國。
綜上所述,宋詞意象群從北宋前期女子生活意象群,到北宋中后期文士生活意象群,到南渡時期亂世生活意象群,最后到南宋前期軍事活動意象群,其演變發(fā)展過程可謂曲折而豐富。宋詞意象群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歷史變遷的縮影。意象群作為宋詞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宋詞的歷史發(fā)展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使宋詞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